主体责任未落实引发重大事故
——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警示

2019-01-21 06:03本刊
江苏安全生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二氯苯尾气车间

2017年12月9日2时9分,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间二氯苯装置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875万元。事故装置为间二氯苯生产装置,位于聚鑫公司四车间。

保温釜异常7小时,无人报警

2017年12月8日19时左右,聚鑫公司四车间尾气处理操作工吴铁钢发现尾气处理系统真空泵处冒黄烟,随即报告班长沈某明。沈某明检查确认后,将通往活性碳吸附器的风门开到最大,黄烟不再外冒。19时39分左右,氯化操作工唐某梅到1#保温釜用压缩空气(原应使用氮气)将釜内物料压送到1#高位槽。19时44分左右,放料工徐某城将1#脱水釜中的间二硝基苯和残液蒸馏回收的杂2、杂3一并放入1#保温釜内,20时4分放料结束。放料前保温釜温度127℃,放料后温度降为123℃,指标正常。21时左右,真空泵处再次冒黄烟。沈某明认为氯化水洗尾气压力高,关闭了脱水釜、保温釜尾气与氯化水洗尾气在三级碱吸收前连通管道上的阀门,黄烟基本消失。21时35分左右,车间控制室内操朱某萍对氯化操作工唐焕梅说,1#保温釜温度突然升高,要求检查温度、确认保温蒸汽是否关闭。唐某梅到现场观察温度约为152℃,随即手动紧了一圈夹套蒸汽阀。22时42分左右,沈某明在车间控制室看到DCS系统显示1#保温釜温度“150℃”(已超DCS量程上限150℃),认为是远传温度计损坏,未作相应处置。

23时30分左右,沈某明班组与夜班赵某海班组7人进行了交接班。23时57分左右,精馏操作工杨某良发现1#高位槽顶部冒黄烟,报告班长赵某海,赵某海和七车间前来协助处理的班长张某云等人赶到现场,赵某海到1#高位槽操作平台进行处理,黄烟变小后,人员全部离开了现场。12月9日0时14分左右,赵某海认为1#保温釜DCS温度显示是异常,又来到1#保温釜,打开保温釜紧急放空阀,没有烟雾排出又关闭放空阀。0时20分左右,赵某海到三楼用钢锯将1#高槽位的尾气放空管锯开一道缝隙,有烟雾持续冒出。1时1分左右,赵某海又到1#保温釜,打开1#保温釜紧急放空阀,有大量烟雾冒出,接着关闭并离开。1时39分左右,赵某海再次来到1#保温釜,用F扳手紧固保温釜夹套蒸汽阀门。2时5分左右,氯化操作工付某接到内操刘某平指令,到1#保温釜进行压料操作,氯化操作工田某军协助,精馏操作工杨某良也在现场。2时5分31秒,田某军关闭了1#保温釜放空阀,付某打开压缩空气进气阀向1#高位槽压料,田某军观察压料情况。

2时8分41秒,付某关闭压缩空气进气阀,看到1#保温釜压力快速上升;9分2秒,田某军快速打开1#保温釜放空阀进行卸压;9分30秒,1#保温釜尾气放空管道内出现红光,紧接着保温釜釜盖处冒出淡黑色烟雾,付某、田某军、杨某良3人迅速跑离现场。2时9分49秒,保温釜内喷出的物料发生第一次爆炸;9分59秒,现场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爆炸造成四车间及相邻六车间厂房坍塌。

混酸串入保温釜,暴力卸压引发爆炸

尾气处理系统的氮氧化物(夹带硫酸)串入1#保温釜,与加入回收残液中的间硝基氯苯、间二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和硫酸根离子等形成混酸,在绝热高温下,与釜内物料发生化学反应,持续放热升温,并释放氮氧化物气体(冒黄烟);使用压缩空气压料时,高温物料与空气接触,反应加剧(超量程),紧急卸压放空时,遇静电火花燃烧,釜内压力骤升,物料大量喷出,与釜外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燃烧火源发生爆炸。

责任制不落实,违法组织生产

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职责不清,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未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未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措施缺失,应急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装置无正规科学设计。该企业间二氯苯生产工艺没有正规技术来源;也没有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工艺计算和施工图设计;总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安装、管线走向等全凭企业人员经验决定。

违法组织生产。间二氯苯、硝化酸混合物、1,2,4-三氯苯、间硝基氯苯产品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前提下,违法组织生产。

变更管理严重缺失。未执行变更管理要求,擅自取消保温釜爆破片,使设备安全性能降低;擅自更改压料介质,擅自改造环保尾气系统,造成事故隐患。

教育培训不到位。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时间不足,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记录台账造假,操作人员普遍缺乏化工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清楚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不能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不能有效处置生产异常情况,不能满足化工生产基本需要。

操作人员资质不符合规定要求。事故车间绝大部分操作工均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不符合国家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强制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不能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自动控制水平低。间二氯苯生产装置保温釜压料、反应釜进料、精制单元均没有实现自动控制,仍采用人工操作。厂房设计与建设违法违规。四车间厂房在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和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设计和施工;未委托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理控制;施工结束后,未经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

设计、监理、评价、设备安装等技术服务单位未依法履行职责,违法违规进行设计、安全评价、设备安装、竣工验收,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灌南县委县政府和化工园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属地监管责任不落实,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依法查处非法企业,加大中介服务机构监管力度

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和行政许可审批手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把好准入关和监督关,坚决杜绝“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有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部门要联审会办、论证和审批化工建设项目,提升入园安全条件,提高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依法查处无备案、许可、环评、安评、用地等法定手续或手续不全的非法企业,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

进一步加大中介服务机构监管力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设备安装检测和安全评价等工作合法合规,服务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安全评价、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信用评定和公示制度,对弄虚作假和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依法吊销资质、降低资质等级、追究相关责任并在媒体公开曝光。

全面管控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强化风险管控,全面加快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广大职工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有力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按照管控措施清单,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要求,严格加强变更管理,规范变更申请、变更风险评估、变更审批、变更验收的程序,严格管控变更风险。

(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二氯苯尾气车间
一种由副产混合二氯苯制备二氯代苯胺的方法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基于EVS的上海某化工污染场地中1,4-二氯苯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超声波强化零价铁/过硫酸钠体系降解1,2-二氯苯
适应更严格尾气排放的工艺选择
招工啦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