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野望

2019-01-22 11:54王诒薇
中国公共安全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标电动科技

□ 文/王诒薇

科技在解决城市交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时,也让它逐渐走向秩序和规范,对于长期存在安全隐患和超标问题的电动自行车来说,它在经历野蛮生长期后,开始回归到理性与法治的路径中。1817年,德国人卡尔•德莱斯创造了一种名为“Laufmaschine”的木制两轮车,就此拉开自行车发展史的序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具有创造和开拓精神的人们设法想要为自行车增加动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助推下,世界上第一台由电池驱动的自行车于十九世纪末问世。

中国在经历了80年代自行车的辉煌时期后,于1995年才拥有第一台由清华大学研制出的轻型电动自行车,虽然这一天的到来比国外晚了整100年,但电动自行车以它独到的优势在国内平稳落地,尤其是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让电动自行车在中国有了明确的身份和技术规范。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电动自行车产量剧增,在其发展过程中相继引发法规与现实矛盾、市场壁垒严重等问题。过去二十年,电动自行车以不同形式多次进入公共讨论,尽管相关部门作出种种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始终难以实现“药到病除”,加之1999年的国标多项条款始终存有异议,新国标迟迟无法出台。2018年5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称新国标),并于今年4月15日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实施不仅让此前电动自行车存在,如电池寿命、坡爬能力、磨损等问题得到硬性标准指导,对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来说,也将向着“专业化、轻量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电动自行车政策变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呈逐年增长之势,成为时代进步的新标志之一。不断拓宽的机动车道,让自行车逐渐淡出城市繁忙的交通道路,在密集拥堵的车流中,电动自行车得到一席发挥空间,它以优于自行车的速度,不受交通规则限制自由的在车流间“之”字行穿梭,又以亲民的价格收获多数普通家庭的喜爱,成为小家庭中便捷代步工具的首选。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电动自行车产量从2000年的29万辆飙升至2013年的3695万辆,达到一个产量高峰。十余年的时间,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了127倍,虽然各地有关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出台了种种规定,但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真正约束它的发展,尤其在三四线城市,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几乎随处可见。

2014年以后,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电动自行车产量稳中有落。2016年共享单车的热潮席卷全国,自行车的回归不仅唤起人们对它怀有的文艺情结,也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在选择非机动车出行工具上,自行车又占有了一席。同一时期,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处境却并不明朗。随着智能交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科技在解决城市交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时,也让它逐渐走向秩序和规范,对于长期存在安全隐患和超标问题的电动自行车来说,它在经历野蛮生长期后,开始回归到理性与法治的路径中。专注电动自行车智能创新的深圳市概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概念科技)CEO蒋英杰在接受ITS智能交通的采访中对新国标的实施表示支持:“长期以来,电动自行 车行业都处在管理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厂家,他们不仅不讲究产品的设计和安全,在价格上也做得很低。新国标作为强制性条款,填补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过去在硬性要求上的缺失,也对这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变革开启了科技竞争的新局势,但也要经受变革带来的阵痛期。中国自行车协会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2.5亿辆。在新国标未落实之前,这些流向市场的电动自行车往往在重量、速度、电池等方面均不达标,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每年因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平均在上万起,事故死亡人数年均上升13.5%。从部分条款强制到全文强制,电动自行车国标修订之路走了近20年,新国标的正式实施,意味着市场上有九成的现有电动自行车面临着淘汰,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洗牌的时刻已然到来。

变革纵深推进 科技创新提升品牌附加值

去年8月21日,中汽认证(CCAP)发布了电动自行车3C认证细则,这即意味着电动自行车工业产品由过去的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3C认证管理,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4月14日为政策过渡期。从今年4月15日起,省级质检部门注销了全部电动自行车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而未获3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将不能出厂和销售,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通过3C认证审核的产品,每年都还将接受一次监督检查。此外,去年12月28日公布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型号命名与标志要求》和《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要求》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整车质量规范、零部件要求、电池/充电器安全要求都有了一整套可实施标准。

“作为主打科技创新的电动自行车企业,我们很支持新国标的出台。想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条路必须要走,而且要坚决走下去。”过去四年概念科技始终把业务重心放在海外市场,新国标出台无疑为国内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蒋英杰在采访中透露,概念科技已经在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布局。“过去因为监管不严,市面上大多超标电动自行车不论从性能、重量还是设计上严格来说都是趋于电摩一类。作坊式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整车都是铝管压弯焊接,外观上会有多处明显的焊缝。”在概念科技,记者见到不同于印象中笨重、缺乏美观的电动自行车。“这才是符合新国标,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自行车。我们是在国内最先使用镁合金材料的企业,一次压铸成型,这也是它看起来外观光滑、线条流畅的原因”蒋英杰颇为自信的向记者介绍。

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随着交通出行工具愈加丰富,不论是象征家庭延伸的汽车、方便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是科技化的电动自行车,它们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壤去发展。处于变革阵痛期的电动自行车产业虽然日子有那么一点儿不好过,但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创造和准备的人。善于开拓的人们不仅给自行车增加了电动助力,今日人们还给它赋予智能。弗吉德里克•赫兰在他的著作里写过:“城市交通是发明爱好者的梦想之地。”在整个电动自行车产业链中,有企业正在做“硬件+软件+服务”的全流程供应链产品,有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智能型电动自行车提供车联共享解决方案,也有企业专注科技自主创新。

展望

5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会(下称知识产权报告会)。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林广海在答记者问中讲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助力,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才能够得到改得的利益。”对于已经进入科技竞争新局势的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如何保障自主知识产权不受侵害是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议题。蒋英杰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这两年一直在争取维护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此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创新是我们的根本,也是优势,大环境虽不乐观,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块需要有人去看见。”

行业变革必然会掀起一阵风浪,在浪潮退去后,如何让电动自行车更好的与城市智慧交通融合共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去走。

猜你喜欢
国标电动科技
电动自行车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科技助我来看云
MINI 电动概念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科技在线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