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发力让督查更高效—基于渭南强化督查实践的思考

2019-01-22 09:20朱育漩
中华环境 2019年11期
关键词:督查意识群众

文 朱育漩

渭南地处渭河平原东部,被誉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因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导致污染不易扩散,是汾渭平原的污染较严重地区之一。为有效降低当地污染程度,对照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中的要求,检查企业落实情况,调查应急预案的合理性,生态环境部2019年启动了新的强化监督。2019年3月18—31日,我们来到了陕西省渭南市,参加了第20轮次的强化监督工作,对下辖11个县市区的1132个点位开展工作,报送问题245个。通过17天的督查,笔者认为强化监督既需要用好“内功”,以党建为引领,创造“自身硬”的督查队伍;又要做好“外功”,以宣传为突破,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让更多人切实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之中。

练“内功”,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

为了将来自不同单位及地区的29名工作组成员聚合,完成17天内、9个组、11个不同地区的同时协作,并保证团队向心力和控制力始终在线,我组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定位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一是以党建促进业务,围绕中心建队伍。通过在临渭区中心组驻地召开集合大会,面对面沟通加深了解,消除新建团队陌生感,增进团队熟悉感和配合度,对后续工作展开起到了提纲挈领、形散神聚的作用。会上统一了工作纪律和工作方法,强调以“严”字当头,把纪律挺在前面。此外,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划分了三个临时党小组,以便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力争“将每名党员作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这一使命最大化发挥。

二是发挥“头雁效应”,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表率作用。组长把大局、抓纪律,做到纪律上“抓实抓小抓细抓早”,副组长业务水平高超,联络员协调各方流畅,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各小组分工明确。除了组长、副组长赴各组指导工作,还在中期和后期召开全体视频会议,通过分享经验和总结成果,强调集体荣誉感,巩固凝聚力,同时保证工作收尾干净,不留尾巴。中心组带头做到了党建不放松,业务也突出,为各小组起到了充分示范作用。

三是党建形式多样化,建设队伍“润物细无声”。中心组党支部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设计了四类栏目,保证近距离、常态化、全天候守纪律、做业务。每天通过微信群发送,让全体组员“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影响着工作组的工作纪律。四类栏目分别是“学习园地”:督促组员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融会贯通;“纪律广播”:为工作组拉起纪律“红线”,让组员能够严守政治纪律,经常校正偏差;“党旗飘扬在监督一线”: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一线谈心谈话”等。

四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一线。检查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声明帮扶目的,增进与企业和群众的感情连接,让企业及群众打心底里愿意与我们沟通。对企业弱化检查者身份,做到以“合作伙伴的态度沟通交流,以检查者的技术专业排查”。此外,心理因素也是我们的考虑范围。我们会提示企业早整改、早受益,只有整改彻底到位才能实现后台销号,与督察组彻底“分手”。通常企业接收到这种提示信息后,配合意愿强烈。核查过程有很多无名企业和小餐馆地点隐蔽,信息推送不清晰,工作效率较慢。我们考虑到街道办是对当地企业尤其是“散乱污”和作坊式检查点最熟悉的基层组织,于是临时机动与街道办取得联系请求支持,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检查点位数,也为我们采集当地环保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提供了信息。

在党建促业务的核心管理思想和多层次多举措的灵活党建形式下,切实做到了抓管理、带队伍、保持战斗力不衰减。虽然中心组和各小组各自区域独立作业,但却分区共联动,保持了控制力又不失灵活力,真正将各人、各职的潜力发挥到了最大化价值。工作组成员自律严谨、稳重克制,在工作中沟通十分顺利,被检查对象都十分配合,同时也感受到了被检查者对检查组的尊重。

修“外功”,以宣传为突破扩大公众参与

强化监督既是对国家、国民环境问题的大盘点和大清理,也是对环保人业务知识的大贯穿、增强职业认同感的大洗礼。在与基层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对环境知识的系统了解是不够充分的,但群众迫切想要了解专业的、系统的知识,这让我们思考,是否我们可以在强化监督的过程中,嵌入“帮扶-宣教”模块,既能为宣教开辟一方新的阵地,又能为帮扶注入更强动力。

深入拓展帮扶的内涵和外延

帮扶是第一原则的工作方法深得民心。在督查人员耐心宣讲环保知识时,群众非常认可。当地环保局反馈的意见跟我们实际感受到的是一致的,其负责人认为,从2016年督查开始至今,从百姓一开始颇有怨言,到现在的积极配合,这与我们中央督查作风清正,督查帮扶的服务意识息息相关。或许,我们可以继续挖掘帮扶的内涵和外延,以让帮扶发挥更大效力。

建议系统化、规范化帮扶材料。按照现象级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帮扶材料的编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及群众对于“环保标准”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他们也是在环保督查中逐渐清楚环保标准,而每轮帮扶人员的口头指导并不能规范统一,对企业实际行动的影响力有限。目前,环保督查已经总结出一批数据,这些数据是否可以支撑我们针对企业和群众进行分类帮扶材料的编纂。这样,我们告知“污染肇事者”问题及整改方案的时候,还可以给出一个书面性的资料。资料可围绕环保法律法规、国家环保趋势、该行业潜在可能发生的环保问题及规避措施、解决方案等展开。既可以给予企业明确的行动方案,让企业更有方向感;又能切实帮扶企业从“被动检查改环保”到“主动有为创环保”。 “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指导企业“走一看三”,在符合环保规定的情况下做大做强产业,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响炮”。

以督查为抓手,帮扶内容导入宣教模块

帮扶内容除了解决现有环保问题,还可以引导环保发展趋势。前者需要技术帮扶,而后者需要宣教帮扶。目前,我们的环保技术指导已经逐渐系统化和规范化,但“帮扶-宣教”的内容性和系统化还十分不足。什么样的宣教媒介最有效?答案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温度,这是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我们督查的每一个企业,都该是我们宣教的主战场。环保科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口头帮扶科普,基层群众和企业未必能听得懂、理解透,对后续夯实群众的环保执行是有难度的,更遑论对群众建立可持续的环保意识。如果能系统性地进行宣教帮扶,对环保督查的纵深发展,对普及国民环保意识都将大有助益。

建议在未来帮扶工作中,一要做到“帮扶话出口,老乡听得懂,材料递手中,环保有依据”,手中要有统一的宣传教育材料。如以A4纸为基础,图文设计精美,口号言简意赅,内容贴近生活,形式生动有趣。随着工作组文件包一并下发,工作组成员随机打印,根据不同企业和地区环境问题选择性打印宣教材料。走到一些地方,发给一些老乡,贴到一些乡村宣传栏上;二要建立督查前的内部“帮扶—宣教”培训。如当下垃圾分类、秸秆焚烧、扬尘认定等一些科普性的知识,帮扶人员首先应有统一培训后的系统认知,而不是仅凭借不同轮次帮扶工作组对环保知识的多寡随机化帮扶。

以督查为抓手,导入宣教模块,对建设有全民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生态文明大国有“釜底加薪”的作用。比起常规的“生态环境部—当地政府—地方环保部门”的层层宣教传达,这种“帮扶—宣教”垂直环保信息的传导更直接、更迅速、更长效。“帮扶—宣教”模块的嵌入,有助于系统地将环保知识同步推进,将对培养群众及企业深层次、内生性环保意识,提升国民生态文明素质奠定强有力的群众基础。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大国的难点,也是环保督查的机遇和巧点。

内容上以小见大,重点挖掘环境关乎个人利益的小事

在强化监督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群众对环保知识缺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并不知道如何做才是环保,所以会重复性无意识进行环境污染。如当地焚烧轮胎和秸秆等情况一再发生,通常还伴随自家儿童在一旁玩耍,意识不到污染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影响。

建议用群众身边最小的事,切实到个人利益的小事进行宣教帮扶。如通过污染与生命健康相关联的科普小知识,以小见大讲述环境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效应。毕竟,比起高大上的环保责任,柴米油盐的百姓利益更容易让百姓理解贯彻环保精神。如对于烧轮胎的企业,需要深入认识到轮胎焚烧带来的实际危害,尤其是危害到了自己的小环境、小家庭,才能从根本上制止;对于露天焚烧的村民,必须要认识到这样对自己的农田带来的根本伤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村民和企业首先要意识到对自身的危害,才有可能推己及人。

巧用新媒体激励机制,实现宣传力和经济力的双丰收

建设生态大国,生态意识建设尤为关键,意识变行为就会变。生态意识需要附着在一些具体的小行动中,通过外在行为影响内在认识。要想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需要一些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最好的宣教加速器。要么是物质激励,要么是荣誉激励。这种激励机制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会内化为人的行为。

建议以督查所涉群众及企业为最广泛的媒体受众,开设或改造新媒体账号,贴近基层一线,为群众服务,详述环保与健康生活的危害,形成最基层、最广泛的群众环保基础。此外,或可参考目前成熟盈利的垃圾回收企业的做法,上传分类或者检举污染得积分换生活用品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互动模块。

事实证明我们的环保督查是切实有效的,也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但我们的人力成本高昂,所以要充分利用,环保督查组深入到的每一寸土地,都应是环保宣传的绝佳阵地。人力成本最宝贵,我们或可将我们环保系统的每一位同志物尽其用做环保宣教,跟着我们的督查一轮轮传递下去,为我们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大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群众人人有了自发清晰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之日,就是生态文明大国巍巍而立之时。

猜你喜欢
督查意识群众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