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写得好看,其实没多少创见

2019-01-22 03:00杨津涛
南都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世宗前人雍正

杨津涛

近些年,清宫剧的流行,让人们对雍正和年羹尧的“相爱相杀”,多少都能说上几句,而又往往知之不详。在此背景下,郑小悠的《年羹尧之死》才一问世,就成为文史畅销书,被媒体广为报道,赞之“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年羹尧,并对其死因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作者郑小悠是北大历史学博士,史学功底深厚;同时她兼具创作网络小说的经验,文笔颇为流畅。郑小悠将这两点相结合,在《年羹尧之死》中,“用大量细节一个点一个点地深入剖析”(马伯庸语),合理解释了年羹尧为何在短短数年间,就由权势滔天落魄至罢官自尽。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让人有一口读完的欲望。

但是,郑小悠说,“能对年羹尧抱很大同情的作者不多,年羹尧在学术研究里是一个配角,在文学作品中稍微著名一点”,恐非实情。专门研究年羹尧的论文并不少,台湾学者陈捷先《年羹尧死因探微》,大陆学者史松《论年羹尧之死》、牛剑平《羹尧案述要》等,都借档案资料,对年羹尧生平及被杀缘由做过细致考证。此外,讨论雍正、年羹尧关系的论文更多,如苏同炳《雍正与年羹尧》、吴佩桦《如此君臣:清世宗与年羹尧君臣关系及其形象流变》等。

这些前人研究,早已指出了《年羹尧之死》中涉及的几乎全部观点,如两人“郎舅”关系演变的过程、年羹尧向允禵夺权的经过、雍正调解“三巨头”矛盾的办法、年羹尧监视允糖的不慎,及年羹尧“情商不足”导致败亡等等。

很多人通过《年羹尧之死》,知道雍正称年羹尧为“恩人”,且频繁赏赐,而年羹尧安然领受之余,对雍正渐生的不满,没有一点察觉。用郑小悠的话说,就是雍正通过上谕表示愤懑后,“已经听惯了皇帝甜言蜜语的年羹尧没有足够的警惕之心,没有就此做出任何谢罪、请辞之举……”,此类叙说,都早有前人论及,如陈捷先说,“在世宗方面言,爱昵的朱批,原来也许是笼络年羹尧的手法,而年羹尧竟视为真诚心意,把天子谬托为知己了。他对世宗的不恭顺态度既不能去除,世宗怎能不对他发生厌恶之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年羹尧之死》中,郑小悠将雍正“倒年”分为四个阶段,即“秘密放风阶段”、“公开放风与搜集证据阶段”、免去年羹尧各项职务、给年羹尧及其家属判刑。巧合的是,冯尔康名作《雍正传》中,对“倒年”过程也是列了四步,第一步是雍正决定打击年羹尧、第二步是“给有关人员打招呼,揭发或警惕年羹尧的活动”、第三步是“直指年羹尧,将其调离陕西”,最后是第四步“勒令年羹尧自裁”。

通过对比,我们很容易发现,《年羹尧之死》的“四个阶段”和《雍正传》的“四步”,差别只在前半部分——郑小悠没有把雍正决定“倒年”单独列出,而把“放风”分为秘密和公开两个阶段。同时,两书有关“放风”对象的言说,也大致相同。郑著说是两类,“一类是很得雍正帝看重,又和年羹尧无甚来往,甚至有矛盾过节的大臣”;“第二类放风对象……大多是年羹尧的亲朋故旧……”冯著是分为三类,包括“年羹尧亲信”、“原为年所不喜(的人)”“与年有一般关系(的人)”。

郑小悠有没有参考前人研究,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她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有实录、起居注,有谕旨、奏折汇编,也有文人笔记,唯独没有一篇前人论文或一本前人著作,难道郑小悠的意思是,本書内容全部是她爬疏史料所得的“原创研究”吗?身为历史学科班出身的学者,写作的虽然是一本通俗读物,而全然无视前人研究成果,似于理不合。我对本书最失望之处,也正在此处。

对于《年羹尧之死》这本书,郑小悠还有一个自信。她说,以年羹尧“为主角之一,给予比较多同情的,我还是第一个吧”。之前研究年羹尧的学者,确实极少有对其表示同情的,因为雍正所列“九十二条大罪”,固然很多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但年羹尧在西北肆意妄为是实,被杀也不冤枉。其他史家对年羹尧一案,多持“客观”立场。

言而总之,《年羹尧之死》确是一本堪称典范的通俗历史作品,但书中存在引用前人观点或与前人观点暗合之处,这在“参考文献”中当有所表现才对。

猜你喜欢
世宗前人雍正
“蜜枣”的由来
韩国世宗公务员住房价格4年涨5倍
致寝前人语
雍正:朕终于把自己毒死了
雍正:奏折上面玩段子
打渔人
趣味古文
这么痴情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见
周世宗挨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