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预防和临床观察

2019-01-22 04:38安鹏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氟康唑

【摘 要】目的:研究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70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35例,其中对照组实氟康唑治疗,研究组实施伏立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换药率、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80.00%,且研究组换药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患者,可实施伏立康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降低换药率,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血液肿瘤;真菌感染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由于使用化疗药物,加之患者自身疾病影响,使其容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发生率与致死率较高,需要使用合理的抗真菌药物进行预防,降低患者死亡率[1]。目前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小组,在研究中指出使用伏立康唑、氟康唑预防感染,但这2种药物使用频率均较高,但其在临床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2]。但实际临床中,需要根据药物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本文通过将不同药物纳入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入的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70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35例。纳入标准:均经过常规检查获得确诊,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病情较为稳定;排除标准:无法积极交流者,相关资料不完善者。其中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为2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5±3.54)岁;研究组:女性18例,男性17例,年龄为2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4±3.3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研究组实施伏立康唑(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963)治疗,每次静脉注射200mg,每天2次。

对照组实施氟康唑(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名生产,国药准字H20040664)治疗,每日静脉注射200mg,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有效:咳痰咳嗽症状消失,发热消退,肺部影像学改善;好转:发热消退,咳嗽与咳痰好转,且肺部影响好转;无效: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有效+好转)/例数×100%。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换药率、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取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计算计数资料的时候采取X2,选择n(%)进行表达,计算计量数据的时候采取t,选择()表达,其中当P<0.05的时候,数据为差异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换药率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80.00%,且研究组换药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侵袭性真菌感染,在化疗期间的患者发病率也高达10%,死亡率也较高[4]。其中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属于新代光谱抗真菌药物,抗菌谱广,且抗菌作用較强,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预防、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目前氟康唑与伏立康唑在临川使用率均较高,但临床换药率较高,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效果并不理想[5]。

本文通过对比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80.00%,且研究组换药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25.71%,P<0.05。而伏立康唑可发挥良好的抗真菌活动,对多项真菌均有较强的杀伤力,且抗菌光谱,更加安全[6-8]。其中氟康唑属于一代抗真菌药物,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较低,但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较高的耐药率,使得临床利用率较低。氟康唑是治疗白念珠菌导致的真菌感染常用药物,但目前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较高,使得治疗出现一定难度[7]。但氟康唑能够防止真菌细胞膜表面的麦角甾醇成分,使得细胞组织不断破裂,实现了杀菌的目的。在两者药物使用后,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能够观察出治疗后患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患者,可实行伏立康唑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治疗后安全性较高,换药率较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荣伟,王莉.氟康唑不同给药途径预防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9):2300-2301.

[2]欧晏娇,张雷达.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950-952.

[3]刘飞飞,王彦,陈荣等.国内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和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3):159-163.

[4]张晓艳,李蕾芳,张国香等.伏立康唑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3939-3941.

[5]郭芳芳,张敬东,钟智强等.氟康唑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2):3644-3649.

[6]张志春.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0):71-73.

[7]翁小红,王三南,尚尔宁等.不同口服剂量氟康唑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真菌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7,26(8):29-32.

[8]薛慧,冯术青,李雪敏等.米卡芬净与氟康唑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真菌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J].天津医药,2019,47(6):650-653.

作者简介

安鹏,男,吉林省人。大学本科学历,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血液肿瘤治疗与防治。

猜你喜欢
氟康唑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碳酸氢钠涂擦患儿口腔及乳母乳头疗程与治疗鹅口疮复发率的疗效观察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30例
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治疗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比较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