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升降抑幽汤的疗效观察

2019-01-22 04:38万宝臣郑和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疗效

万宝臣 郑和平

【摘 要】目的:探究给予脾胃湿热型HP(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人升降抑幽汤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46例脾胃湿热型HP感染患者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选出23例实施常规西医三联疗法(研究1组),另外64例在研究1组基础上给予升降抑幽汤治疗(研究2组),评估两组疗效及中医症候评分,统计HP根除情况。结果:研究2组HP根除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22/23)、91.30%(21/23),相较于研究1组的82.61%(19/23)、78.26%(18/23)更好;治疗后研究2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研究1组分(P<0.05)。结论:给予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病人服用升降抑幽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升降抑幽汤;HP感染;疗效

慢性胃炎作为临床消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病原体入侵、长期摄入烈酒、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多种因导致胃粘膜发生持续性炎性病变,其中HP感染为引发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1]。由于该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往往容易漏诊或误诊,但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纤维内镜技术的精进显著提高医师对于慢性胃炎的认知。既往临床针对慢性胃炎主要采取以根除HP为目的的三联疗法,长期运用后发现,疗程漫长、HP根除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服药存在较多副作用,故采取中西医疗法结合是保证慢性胃炎病人疗效的重要前提,我院对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案

1.1 基线资料

纳入46例脾胃湿热型HP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2018.02~2019.02在我院开展研究。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1、2组(n=23),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2:11、13:10,年龄分别为38~70岁、39~69岁,均值分别为(54.15±4.26)岁、(53.98±4.31)岁,以上基线资料(P>0.05)。

1.2 方案

(1)研究1组实施常规西医三联疗法:给予病人奥美拉唑(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mg/粒批号:国药准字H20033484)20mg,1次/d;阿莫西林(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5g/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00492)0.5g及甲硝唑(四川新斯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64g/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60861)0.64g,3次/d口服,7d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2)研究2组在研究1组基础上给予升降抑幽汤治疗:汤剂配方组成如下:丁香、薄荷各3g(注意水煎时后下),姜黄6g,赤石脂、黄连、熟大黄及蝉蜕各10g,藿香、神曲、生白术、僵蚕、凌霄花各15g,海螵蛸、煅瓦楞子各20g(注意水煎时先煎),蒲公英、土茯苓、太子参各30g。具体服用方法:1剂/d,冷水煎第1遍,过滤后再次加入煎第2遍,2遍煎得药液(400ml左右)混匀分成两份,早晚各服用一次,7d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与HP根除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下降超过65%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明显改善,证候积分下降超过30%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23×100%[2]。

(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采用4数积分法,以0、2、4、6别对应证候程度的无、轻、中、重进行积分[3]。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与HP根除情况

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82.61%、95.65%,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1.30%,研究2组相较于研究1组更好(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2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研究1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学统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胃痞满”范畴,主要是由于脾虚导致阳气不升,血液淤滞,是以寒邪极易入侵形成湿热所致[4]。故中医针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主张以运转脾阳、颐养脾气、祛湿解热、理气调胃作为治疗方针。随着中医文化的与时俱进,如何采用中医方法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大量繁殖是近年来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

根据李建松、林国彬、陈智龙等人[5]报告显示,升降抑幽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运用于临床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病人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82.61%、95.65%,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1.30%,研究2组相较于研究1组更好(P<0.05),原因可能为升降抑幽汤中薄荷(芳香辛散)、蝉蜕(疏散风热)、生白术(祛湿利水)、太子参(益气健脾)、凌霄花(散风凉血)、丁香(祛寒温中)及僵蚕(散结解痉)能够运脾阳、升脾气,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君药,海螵鞘(止血、止痛、抑酸)、煅瓦楞子(抑酸止痛、祛痰化瘀)、姜黄(行气止痛)以及能够泻热通肠的熟大黄为臣药,起到祛湿解热的作用,而藿香、神曲等药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由于西药尤其是抗菌类药物长期服用后易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下降,进行造成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而本研究将三联疗法与升降抑幽汤联合使用,能夠快速根治HP,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升降抑幽汤的运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还能有效抑制HP的大量繁殖,有利于HP根治率的提高,促进疗效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关军丽.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9):2375-2376.

[2]马永建.三仁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6):61-62.

[3]杨梅芳.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相关性[J].当代医学,2016,22(21):156-156,157.

[4]刘思珠,陈天艳.半夏泻心汤与三联疗法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16-518

[5]李建松,林国彬,陈智龙等.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6):787-790.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