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症分析及临床应用体会

2019-01-22 04:38刘桂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消化不良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

刘桂美

【摘 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症状以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为主,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在胃肠道功能紊乱诸症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症状,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国民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影响下而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持续性腹胀、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症[1]。西药可以快速控制患者症状,但无法要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胃肠道功能紊乱诸症多为病程较长,因此往往也需要长期治疗才能痊愈,我院于临床中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诸症,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共选取样本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4±5.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6±0.7年,3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2例慢性胃炎,1例急性胃炎,4例其他,观察组50例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8±6.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8±0.8年,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5例慢性胃炎,2例急性胃炎,3例其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症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入院就诊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胀气、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胃炎等症状。

(2)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同时排除合并其他可引起同类或相似原发性疾病患者。

(3)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通知书。

1.3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可根据症状确定。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不汀分散片(药品来源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82,规格0.1g/片,每日3次,每次2片,餐前口服),慢性胃炎患者使用阿莫西林类抗炎药物治疗等。

观察组患者根据症状使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组方如下:黄芩10、党参15、大枣10、姜半夏10、黄连6、干姜10、炙甘草6,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加减,嗳气频频加宣复花代赭石,胃脘胀痛合四逆散加元胡,胃脘灼热,嘈杂返酸合左金丸,腹胀明显,便秘者加大黄枳实厚朴,纳差者加炒麦芽鸡内金,苔黄腻加荷叶石菖蒲,苔白腻加砂仁佩兰,舌淡苔白,喜温喜按,遇冷加重,便稀者合理中汤加山药茯苓薏仁。所有药物加水煎至300ml,300ml为一剂,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餐前服用。

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期间不再接受其他疗法、服用其他药物,于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价和对比。

1.4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进行评价和对比。显效:患者症状消失,无不适感,无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患者症状好转,轻微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较入院就诊时提高;无效:患者症状未见好转,需调整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2)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3)使用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经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50例患者,22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临床有效率82.00%,观察组50例患者,28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96.0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50例患者,7例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观察组50例患者,2例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入院就诊时,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1.2±4.5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2.2±5.1分,两组患者入院就诊时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連续治疗6周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71.1±3.8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2.0±3.3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研究综述

半夏泻心汤是汤头歌里的一副方药,原记载为“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又和阴”[3]。基本组方为半夏15、黄芩9、干姜9、人参9、炙甘草9、黄连3、大枣4枚,是一副主治寒热错杂痞症的方药,通过寒热药性的相互作用以调节人体的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升降、补泻兼施以顾虚实,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

本组研究所用半夏泻心汤是在汤头歌记载基础上进行改良调整后所制,保留了原来半夏泻心汤调和肝脾、平调寒热、消痞散结功效并根据患者症状加减后特化某一方面效果。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热燥湿,长于清泻胃肠之热;半夏、干姜辛温开结,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党参、甘草、大枣甘温补脾,益气健中以补中焦之虚,与半夏相伍有升有降,以复脾胃升降之长。炙甘草又能调和诸药,使药性充分发挥,达到寒热平调、升降复常、开结除痞、逆降逆之功。

3.2 半夏泻心汤与相邻方药对比

瀉心汤是汤头歌中中药方药的一个类别,与半夏泻心汤相邻的组方有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泻心汤等。实际上包括半夏泻心汤在内,诸多泻心汤的基础上组方是一样的,只是在一味药或几味药上做加减。如生姜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组方中减干姜二两后加上四两生姜调整而成,但是生姜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在主治功效上有所不同,生姜泻心汤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因此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

虽然泻心汤组方差异较小,可能仅在几味药上有所差别亦或者仅仅是药量差异,但是泻心汤中君药未变,主治仍以调寒热并阴阳,但是对症有所差别,如王旭高所说:“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生姜泻心汤治水与热结之痞,故重用生姜以散水气;甘草泻心汤治胃虚气结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补中气而痞自除。”这提示半夏泻心汤只是对泻心汤组方的一个调整与利用,就像本组研究中对症加减的思路一致,本质上治疗思路相同,在临床中其他泻心汤也能够取得半夏泻心汤相似或相同的功效。

3.3 发展展望

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应用只是中医组方在临床中应用的一个个案案例,虽不有代表性,但是从研究结果来说,对于慢性症以及西药无法标本兼治的痞症,中药组方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未来临床中,应当遵循中医的一般理论,在中医循证思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传统药方不断改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中西医并重的前提下共同推动我国临床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敬博.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业,2017,26(4):65-67.

[2]曹翠纳,张北平,赵喜颖等.半夏泻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焦虑、睡眠质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5):779-784.

[3]张喜,宋军.半夏泻心汤治验撷菁[J].中医杂志,2019,60(3):259-261.

猜你喜欢
消化不良半夏泻心汤临床疗效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