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固定与不固定补片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研究

2019-01-22 04:38杨国鹏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

【摘 要】目的:对比单点固定与不固定补片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一共收治11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实施免气囊、免固定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57例实施免气囊、单点固定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57例的手术耗时、术后卧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7例的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57例的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比例、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术后半年疾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不固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应用价值显著,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点固定疝修补术;不固定补片疝修补术;腹股沟疝;血清肿;疾病复发率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自问世、在临床应用后,便因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对机体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疾病的复发率低等优点广受临床赞赏。随着我国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现今大量基层医院均开展了这一手术方案。再者,随着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频率的增加,有不少研究学者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基础上创新了手术方法,部分术式疗效更为理想,更适合在临床应用推广。现今,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是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但因为该术式无需进入患者腹腔,只在腹膜外进行操作,其操作空间比较小,虽然可以降低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尤其是在固定补片治疗时。再者,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指出,免固定法疝修补术也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本研究基于此,对比分析单点固定与不固定补片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補术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一共收治11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大小区间在22岁至77岁,平均年龄(49.79±5.36)岁;术前ASA分级如下,1级患者31例,2级患者26例。对照组5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大小区间在23岁至77岁,平均年龄(50.07±5.41)岁;术前ASA分级如下,1级患者29例,2级患者28例。两组腹股沟疝的临床数据比较,P>0.05,但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患者参与研究前均对本研究有一定了解,自愿参与本研究。

(3)患者均为成年人;

(4)患者均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中的腹股沟疝诊断标准[1];

(5)患者均意识清晰,精神正常。

排除标准:

(1)巨大阴囊疝患者;

(2)复发疝患者;

(3)合并血液性疾病;

(4)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5)精神异常,沟通障碍患者。

1.2 方法

手术流程如下: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患侧稍高5°-10°,若患者为双侧疝,则先完成一侧疝的治疗,然后再完成另一侧疝的治疗。经患者肚脐孔下制作长弧形切口(10mm),朝耻骨方向逐渐扩大间隙,置入Trocar,建立气腹,充入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3-15mmHg。利用30°角冷光源镜开展镜推法,创建腹膜前间隙、耻骨膀胱间隙,充分显露耻骨与腹壁下血管等部位的解剖标识,创建髂窝间隙,充分显露疝囊。检查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情况。对照组57例实施免气囊、单点固定疝修补术治疗,将准备好的UHS补片上层网状补片仔细修剪为15×10cm的补片,带线缝合一针,折叠补片后,顺着Trocar置入手术视野。在患者的患侧下腹制作一个小切口(2mm),置入带钩针将缝线牵出,平铺补片后,将线结埋于皮下。若患者是双侧疝患者,则使用同种方法处理另一侧疝。修补完成后,在光源镜直视下放气,确定腹膜外壁、补片、腹膜平贴为三明治效果后,常规缝合切口。实验组57例实施免气囊、免固定疝修补术治疗,将补片置入手术区域平铺,放置补片时不固定中央点,充分展平补片,直视下放气,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耗时、术后卧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比例、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术后半年疾病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

实验组57例的手术耗时、术后卧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7例的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比例、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术后半年疾病复发率

实验组57例的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比例、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术后半年疾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提高,临床应用的手术器械逐步规范化、精细化,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如何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成为了外科医师思考的问题,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2]。

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应用前期,采用疝钉、缝线固定,患者术后会产生慢性疼痛、异物感、局部感觉异常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逐渐被解决[3]。《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中明确指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补片固定方法可采用疝固定器、缝合、医用胶等等方法,对直径小于4cm的患斜疝可不进行固定,因为不固定补片修复可减少对修复区域腹壁抗张强度的影响,采用聚丙烯补片能够快速与腹壁组织整合粘连,只要有组织长入,无需担忧补片移位。但对于复合疝、直疝以及股疝等是否可以采用不固定补片治疗,并未明确说明。但有研究[4]指出,不固定补片,术后可尽快促进胃肠蠕动,可加速患者的康复,临床观察半年无复发。

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不固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虽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物应用比例、血清肿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与不固定补片治疗无差异,但是手术耗时、术后卧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更优。

由此可见,不固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显著,更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光明.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单点固定法与免气囊免固定法的对比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313.

[2]陆晶晶,吴永丰.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单点固定法与免气囊免固定法的对比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11):858-861.

[3]王大川,鲍峰,刘文,等.单点固定与不固定补片的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4):271-275.

[4]钟春林,赵平武,王大川,等.经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应用研究[J].腹部外科,2018,31(4):280-283.

作者简介

杨国鹏(1977-),男,河北省沧州市人。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胃肠肿瘤。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观察
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278例临床疗效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局麻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