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9-01-22 04:38赵雪飞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临床治疗效果

赵雪飞

【摘 要】目的:对利用针灸法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期间我们收治的58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和针灸疗法配合治疗老年失眠症,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老年失眠症,每组均有29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开始之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P值大于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失眠情况并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发现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评价分数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而且研究组的分数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P值小于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配合针灸疗法进行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常规疗法,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针灸疗法;老年失眠症;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提升,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在持续上升。研究发现,老年人失眠症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也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病症。睡眠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良好的睡眠有利于人体精力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人体的免疫机能。老年人如果睡眠不足,极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以致在进行一些日常行为时出现意外摔伤等情况,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老年失眠症的治疗是当前医疗工作者应当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目前,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方法比较多,针灸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期间我们收治的58名老年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8名老年失眠症患者中,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28名,患者平均年龄(69.1±8.6)岁,患者平均病程(20.8±7.2)个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失眠症,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老年失眠症,每组均有29名患者。

实验对象筛选标准:患者症状与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的失眠诊断标准相符;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分数超过8分;患者年龄在65岁到80岁;患者在1个月内没有使用过镇静催眠或其它对人类睡眠会产生影响的药物;患者半年之内没有经历任何重大生活变故,即精神未受到重大刺激;患者同意参与本实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给与其阿普唑仑片进行药物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次1至2片,每天1次,服用时间为每天用餐之后、临睡之前,7天为一个疗程,总共需要5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29名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药物疗法,并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针灸时,让患者保持仰卧姿态,针灸之前对患者需施针处的批复局部消毒,针灸用针为30號2寸不锈钢毫针,选取四神聪、神门、百会、内关这几个穴位作为针灸时的主穴,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副穴。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选择脾俞、心俞作为针灸时的副穴;对于心肾不交型患者,选择肾俞、心俞这两个穴位作为针灸时的副穴。进针、捻转、得气后,需要留针半个小时,并且在手三里、足三里处进行温针治疗,针灸完成后的3个小时内,禁止患者进行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针灸每天1次,连续3周属于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对于两组患者的老年失眠症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依靠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来确定其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用于评定患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总共包含19个自评项目和5个他评项目,参与计分的主要是前18个自评项目。这些计分项目组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累积得到最后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l,总分数值越大,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主要参考失眠症诊断标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评价结果,疗效划分成治愈、疗效显著、有疗效、无疗效这个标准。治愈,证明患者不再具有任何老年失眠症的症状,其PSQI评分不超过3分;疗效显著,证明患者基本消除了大部分老年失眠症的症状,其PSQI评分不超过5分;有疗效,证明患者部分老年失眠症的症状消失或改善,其PSQI评分不超过10分;无疗效,证明患者的老年失眠症症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甚至失眠情况加重。本次研究中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治愈、疗效显著、有疗效的患者总和,与每组患者总和之间的比例。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以P值来判定其统计学意义,当P值小于0.05时,证明其具有统计学差异,当P值大于0.05时,证明其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开始之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P值大于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失眠情况并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8.47±3.68)分,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12.37±3.58)分.对比发现,虽然两组患者的PSQI评价分数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是研究组的分数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P值小于0.05,证明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55%,29名患者中,治愈患者7名,疗效显著患者17名,有疗效患者4名,只有1名患者无疗效;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有89.66%,29名患者中,治愈患者2名,疗效显著患者9名,有疗效患者15名,有3名患者无疗效,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老年失眠症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值小于0.05,证明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失眠症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其精力集中情况,以致出现精神恍惚等现象,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不仅无法及时控制其病情,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对于老年失眠症患者来说,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发生失眠症的原因非常多,包括机体衰老、身体疾病影响等多种因素。对于一些急性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催眠类药物进行改善,对于慢性睡眠障碍患者,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预防长期用药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对于这类患者通常使用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在近期研究中发现,使用褪黑素也能对患者的昼夜节律和睡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褪黑素对于激活神经细胞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失眠症临床治疗中也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药物。

另外,近年来针灸疗法在老年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开始逐渐普及,針灸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副穴。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引发失眠的病机比较多,包括阴阳失调,阳不入阴,针对这种原因造成的失眠,主要采用针灸方法为患者调和阴阳,在选择针灸穴位时,应当选取一些健脾养阴疏肝的穴位。本次研究中采用的针灸疗法,针灸主穴为四神聪、神门、百会、内关这几个穴位,其中四神聪、百会这两个穴位有利于抑郁的治疗,而且对于安神定志也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与常规疗法相比,针灸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而且对于老年失眠症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根据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配合针灸疗法进行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常规疗法,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老年失眠症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发现P值小于0.05,两组的疗效对比差异比较明显。综上可知,在治疗老年失眠症的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可以利用针灸疗法来提高疗效,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睡眠状况。鉴于针灸治疗在老年失眠症治疗当中的显著作用,应当在各个医院当中进行推广,以此来提升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波.舒眠胶囊配合针灸四神聪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170-171.

[2]王红,吴建丽,刘双岭,韩璐,张良,张淑香,王薇.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09):85-88.

[3]田鸿芳,王雷,周清辰,唐杰,秦秋果,吴江昀,孙旖旎,张圆媛,赵吉平.针灸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评价[J].中医杂志,2016,57(22):1929-1933.

[4]陈慧敏.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1):137+139.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温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运动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