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01-22 04:38刘颖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舒适护理

刘颖

【摘 要】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的78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40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45.34±6.56)、SAS(47.67±6.1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5.78±6.12、54.23±6.14),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流行性感冒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舒适护理;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

流行性感冒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多是由于人体感染病毒所致。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转变,周围环境的污染,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日益升高。一旦发生流行性感染,由于空气中的尘埃直接接触污染物,进而增加此病的发生率,同时此病有较高传染几率。若不及时给予诊治,容易累及肺部,而引发肺部感染,增加治疗难度[1],影响该患者身体健康。同时,还应做好相应护理干预,保证临床疗效。本文为了分析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特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78例流行性感冒患者来源于我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病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75岁,平均年龄(37.67±6.23)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3.24±1.23)个月。研究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72岁,平均年龄(36.56±5.15)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3.56±1.12)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经临床对比研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

(1)采取隔离措施。由于流行性感冒有着较强传染性,必须对患者采取隔离,才能够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再次传播[2]。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空气,减少交叉感染。保证床单干燥整洁,并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变应原,增加患者住院舒适感。

(2)心理護理。由于流行性感冒者一旦被隔离后,难免产生焦虑、紧张及不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沟通交流,应尊重、了解患者需求,采用简单、缓慢的语言表达对患者支持及关心,了解患者病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及信任感。若患者伴随失眠,且情绪容易激动,可选择安静平缓的音乐。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及爱好,与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音乐方案。嘱咐患者一遍听音乐,一边意象性现象。通过此种方法,使患者情志舒畅,有效改善不良情绪[3]。

(3)健康教育。将流行性感冒知识制作成宣传卡、报纸或者宣传手册等,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加强患者理解。通过幻灯、电视、电影及录音等方式宣传流行性感冒疾病知识。

(4)监测生命体征。对于老年或者儿童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咳嗽或者咳痰等临床症状,观察咳痰音色及咳痰性质等,并做好相应记录。对于出现心衰的患者,应立即上报给临床医生,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4]。

(5)发热、腹泻及呕吐患者。流行性感染者极易出现发热现象,应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保证患者摄入充足水分。对于出现腹泻及呕吐者,应遵照医嘱给予静脉营养等。

(6)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蛋白质高且维生素高的食物,如:玉米粥、稀饭及豆腐汤等半流质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合理搭配食物,提高营养。同时,补充足量水[5]。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7)运动锻炼。告知患者减少到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日常可打太极拳、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提自身免疫力及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得分越低,表明情绪状态越好。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本次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DS、SAS评分均由表示,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X2)检验。以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95%,两组经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着较高发病率。一旦发病,有着较高传染性。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流鼻涕、发烧等,不仅损害患者呼吸系统时,也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特点,且病程较长,除了临床治疗外,还需要相应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6]。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整体护理基础之上,强调舒适,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及其满意度[7]。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大层面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感觉到舒适,可最大限度患者需求。对于流行性感冒患者而言,通过实施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监测生命体征、发热护理、饮食护理、运动锻炼等措施,让患者及家属感到舒适,在改善临床症状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流行性感冒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取得显著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焦培培.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J].健康之路,2018(5):114-114.

[2]程树莲.流行性感冒预防与辨证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3):86-87.

[3]Gravenstein S, Davidson H E, Taljaard M,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high-dose versus standard-dose influenza vaccination on numbers of US nursing home resid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a cluster-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Respir Med, 2017,5(9).

[4]陶順利.流行性感冒的观察与护理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4,2(4):425-426.

[5]李侗曾,梁连春.流行性感冒的诊疗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613-1616.

[6]吴立青.研究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2(3):179-180.

[7]韦明明.对1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180-181.

[8]姚慧勃.5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临床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223-224.

猜你喜欢
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舒适护理
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
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实证研究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