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缘一集聚”,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质量
——来自镇江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23 06:17张永胜通讯员尹文争汪蕾
银潮 2019年1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党组织干部

文>>>本刊记者 张永胜 通讯员 尹文争 汪蕾

离退休干部党员现场教学

2018年4月的一天,住在镇江信缘康护理院的老党员、93岁的黄亚英给镇江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分管领导打来电话:“我们听说了‘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党建模式,每个有党员的地方就该有党组织。我们护理院300多位老人中有97名党员,大家都希望尽快建立党组织,及时听到党的声音。”

一个月后,镇江市首个养老机构老年党支部在信缘康护理院正式成立,这是该市“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党建模式又一项创新突破。揭牌仪式上,96岁的沈富诚代表老党员发言:“工作会退休,党员不退休,党性教育不能丢,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仰更不能丢。”老党员刘毓秀说:“就是坐着轮椅也要过组织生活,因为我是党员。”

镇江市有离退休干部党员2.5万人,占全市党员数量的11%。因居住分散化、生活社会化、流动常态化,不少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有困难,组织归属感逐渐淡化。镇江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发挥党建指导职责,加强和创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创建“银发争先锋、服务新时代”工作品牌,形成了“地缘、业缘、趣缘,集聚正能量”的“三缘一集聚”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特色。

依托社区成立“地缘”型党支部

今年90岁的姚豫恒离休后组织关系在润州区委老干部局,以前每次参加组织生活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随着年纪增大,原单位组织的活动,他参加得越来越少。2017年10月,他得知润州区万科社区是全省“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试点社区之一后,找到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求就近参加组织生活。2018年6月随党支部到句容参观赵亚夫事迹陈列馆时,遇到赵亚夫本人,姚豫恒非常激动,特意和赵亚夫合影。他说:“就近参加党组织生活,不仅思想教育没落下,而且参加活动的热情高涨。社区党建氛围浓,经常开展党性教育、健康讲座等,我们这些老党员有了‘家门口的党组织’,对党组织的亲切感、归属感更加强烈。”

“地缘”型党支部,已产生出“磁铁效应”,吸引着周边离退休干部党员。“家门口的党支部”从点到面延伸拓展,让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作用发挥更明显。

每年春夏两季,桃花坞八区绿树环绕,鲜花盛放,这美景出自桃花坞八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员、83岁的沈海潮之手。他退休前喜爱伺花弄草,跟花匠学技艺。老小区改造后,因未及时完善物业管理,小区内很多花草枯死,他将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到树木绿化、花卉栽培中。他发现,适合小区栽种的花卉主要是一串红、蝴蝶花、万寿菊、太阳花等,就到焦山、南山等地采集花种,在小区里开辟了一块苗圃。在他辛勤栽培下,桃花坞八区各种花卉盛开,居民们对身边的变化赞不绝口。

社区其他离退休党员也主动争当社区绿化维护员,遇到有孩子攀树、摘花,上前制止教育;看到草坪上停有自行车,上前搬开;拿着特制的大剪刀修剪树木花卉……桃花坞八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们对离退休党员正能量发挥的喜爱和认同感与日俱增。沈海潮说:“我虽然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多做对社区、对大家有利的事。”

依据行业特征成立“业缘”型党支部

银发人才工作站、理论宣讲服务队、科技服务队、法律服务队、医疗卫生服务队、文化艺术服务队、关心下一代服务队……归拢行业,有针对性地按系统设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小组,继续发挥他们政治、经验、威望、技术优势,推动正能量活动在各行业深入开展,是成立“业缘”型老干部党支部的亮点。

丹徒区党群口老干部联合党支部就是其中的代表。说起联合党支部成立前的情况,支部书记袁宝凤感慨不已。那时候,原单位只有2名退休党员,无法单独成立老干部党支部,只能与在职党员合编在一起。但由于单位在丹徒新区,而老党员都住市区,参加组织活动很不方便。同时,在职党员的活动形式有些不适合老党员,这导致了老党员们不能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

由丹徒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办公室、区委老干部局等4家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组成的党群口老干部联合党支部成立后,袁宝凤这些老党员重新找到了“家”。在联合党支部18名党员中,有5名党员因年事高或行动不便,无法正常参加组织活动,65岁的袁宝凤便和支委们主动上门服务,向他们报告支部活动的情况,传达有关精神,送去学习材料。这些老党员激动地表示,联合党支部真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除了送温暖,袁宝凤还精心策划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丹徒区红色资源丰富,袁宝凤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先后组织党员到宝堰新四军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高资韦岗纪念碑、闻捷纪念馆、高桥大沙古炮台等进行现场教学。尤其是“跟着习总书记走”活动,老党员们沿着习总书记到丹徒世业镇视察的路线,感受总书记的关怀。这次活动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让离退休党员们记忆深刻,感慨万千。

袁宝凤说:“联合党支部成立后,党员们精神面貌有了改观,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越来越强,老有所为、奉献社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许多老党员主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参与创建卫生城市、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主动关爱孤残老人等,联合党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作用发挥越来越强。”

丹阳市老年大学常年有约2000名学员,来自黑龙江、湖北、甘肃等地的异地老党员也比较多。异地老党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对组织归属感和党员身份感需求迫切。2018年上半年,该校以“一方隶属、多重管理”为切入点筹备成立党支部。2018年9月,党支部成立,并探索“老年教育+党建”的新办学理念,专门开办了“党员时政班”。

今年61岁的吕从坤退休后从响水县到丹阳随儿子生活,2017年9月进入丹阳市老年大学学习。党支部成立的那天,他激动地说:“无论我在哪里,都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面流动的党旗,高高飘扬、闪闪发光。”

老党员张福来是丹阳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班长,他个人出资8万多元在丹阳市老年大学建起摄影服务部,专门为摄影班学员以成本价洗印、制作摄影作品。他说:“为学员服务,体现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我的责任。”

老年大学党支部成立后,马新生被聘为丹阳新闻网《摄影之家》版主,他敬业负责,每晚坚持花一二个小时看帖、回帖、删帖等,曾连续400天不间断上网,激浊扬清,严把舆情关。同时,他还主动与其他版主齐心协力营造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他说:“网络时代,老同志也要学习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运用网络积极发声,传播好声音。作为一名老党员,更应该帮助和带动更多的老年朋友学会上网、用网,在网上传递正能量。”

丹阳市老年大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吴龙大说:“现在只要是新进党员学员,都会自觉地第一时间到党支部报到。目前党员学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明显,从班级管理到学员服务,党员始终走在第一线,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中坚力量。”

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成立“趣缘”型党支部

镇江市老年书画协会活跃着的一大批离退休干部党员,具有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有强烈的组织情怀。会长徐卫国介绍,全市600余名会员,70%是共产党员,近年来将原来的书画组全部改为书画社,依托社区党委,在“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党建模式下,成立社区书画社党支部,推出“1+X”活动,“1”就是以党建为引领,“X”就是走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书画为社区、为群众服务。“非建制性党支部建立在书画社,使我们找到了家,找到了组织,使群众性的老年书画事业有了方向,接地气、受欢迎。许多非党员参加书画活动时,经常问‘你们党支部可以发展党员吗?’”徐卫国说。

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75岁的金敦厚退休后积极参加镇江市行业老干部第9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他年轻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一直未能入党。他2013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016年成为正式党员。2017年年初江科大社区书画社成立,他担任社长。随着该市“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新模式的出台,非建制性的江科大社区秋枫书画社党支部成立,他担任支部书记,依靠社区党委,创新采用靠制度推进、靠仪式激励、靠活动粘合、靠任务带动、靠微信助力的“五靠”工作法,用书画促党建,进社区、润民心,赢得了居民的赞誉。他坦言:“退休前,我的生命绽放在技术上;退休后,我的生命绽放在政治上,是党组织给了我舞台。”

随着“三缘一集聚”党建工作特色的深入推进,老党员发挥作用的正能量更加集聚,他们积极为“银发争先锋、服务新时代”品牌活动增量增质。

镇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杜官军说:“‘三缘一集聚’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紧紧聚拢在党组织的怀抱里。党组织学习活动、服务管理、发挥作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在实现组织生活正常化、学习活动规范化、教育管理经常化、服务关爱亲情化、发挥作用就地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了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哪,党组织就建到那里,组织生活就跟到那里,正能量就发挥到那里。”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党组织干部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