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堡脱贫攻略

2019-01-23 07:02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史馆奖学金乡亲们

在街上,遇到放学回来的张桧(化名),揉揉他小脑袋上乱蓬蓬的头发,他冲我很开心地笑笑,问我:“吃晚饭了没。”这个封闭了心灵的孩子,正在重新学习与周围的人交往。

张才远远地看到我,立即迎了上来。这个以前最喜欢挑刺儿的村民跟我们驻村工作组越来越贴心。

还有不爱笑的梁德民大爷现在越来越爱笑了,过去冷冷清清的村子现在变得热热闹闹了……

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和孟家堡的村民处成亲人;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从他们的幸福、他们的微笑中体会自豪、成功和满足。

下定决心

我叫刘阳,一个性格阳光的90后大学生。我从没到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单位派去搞驻村扶贫。我和另一个比我还小两岁的90后同事王博,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任燕鹏的助手。结识了任燕鹏,我们的好大哥。

2018年3月8日,是我们驻村扶贫的第一天,和上一任驻村扶贫干部交接。上任驻村干部都是国网冀北蔚县供电公司的老师傅,交接时我们两任驻村干部聊得很深、很细,这项交接居然一连交接了三天:

孟家堡是著名的小康返贫村。靠着煤炭资源,孟家堡曾经走出了不少富豪。2008年,随着国家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孟家堡由富裕变萧条,有想法、有办法的人离村另谋发展。没想法、没办法的又看不起“小钱”,一边坐吃山空做着“挣大钱”的美梦,一边慢慢地滑向贫困。一边是掠夺性开采造成的大片采空区和地下水资源的彻底破坏;一边是传统种植业对每年雨季山洪来袭时无力的抗争。

68岁村民梁德民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刘阳 孙孝庆 摄)

因种种原因,之前的村两委在对贫困户认定方面不够严谨,一涉及到利益,村里纠纷四起,村里几家大姓闹矛盾的同时,同姓邻里之间也起纷争。人心散了,大家各自为战,为了争抢“贫困户”这顶帽子,各自打着算盘。为了争资金、抢项目,养殖牛、羊、猪的基础设施也曾经建起来过,但补贴一到位,通电、通水的事就再也没人张罗,基础设施就扔在那里风吹日晒雨淋……

国网冀北电力对孟家堡村扶贫后,上任驻村干部在公司大力支持下,积极跑办项目,为孟家堡村引来了一万千瓦光伏项目;通过政府努力,1座300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也落户孟家堡。两个项目每年能给该村贫困人口和村集体带来75.6万元的稳定收益。可是,如何合理分配这笔收益却成了村镇两级政府和驻村工作组都头痛的问题。

当然,我们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严重缺乏的水资源,还有各家各户仓房里积压的谷子……

白天,两组驻村干部一起走访贫困户,主街道上的残垣断壁下坐街的老人们目光一片茫然,风一起,塑料袋、乱纸片到处飞;夜里,除了点点灯光和偶尔发出的犬吠,村子里一片死寂。

村民茫然,我们也很茫然,我俩不止一次地问任哥:“任书记,你说该咋弄?”

“容我想想,咱再好好议议!”任燕鹏书记沉默的时间越来越多。

很快地,我们仨在认识上达成了一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既然来孟家堡一趟,就不能虚度三年光阴,一定要给孟家堡乡亲留点念想,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当然,任书记也和我俩约法三章:“一是要倾尽全力,为了孟家堡,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二是遇到问题和困难不低头、不回避,商量着想办法努力解决;三是能不请假就不请假、能不休息就不休息!”

娃娃抓起

为了让孟家堡真脱贫、脱真贫,任哥理出了这样一条思路:通过强党建给孟家堡留下一个好班子、留下一套好制度;通过强党建,让党员发挥作用,让群众看到希望;通过强党建,把乡亲们的精气神激发出来,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树立起来。

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孟家堡的工作已经理顺了。这个“顺”不仅体现在基础资料和各项报表上,还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125户、360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我们理得一清二楚。其中已脱贫的有78户、244人。余下的47户116人,大多数收入已经在贫困线以上,真正在贫困户标准以下的只有4户、7人。

二是我们和村两委谋划的以党建带脱贫的方案和制度也日渐成型。

三是前期跑办的资金、项目也大多落到了实处。尽管资金还没有到位,但很多事情已经开始做了。村里的残墙拆除、新建和主街道硬化已经在我和王博的监督下完工。村委会修缮、小广场硬化也在任哥的监督下完工了。另外,村史馆、多功能室新建的图纸出来了,6月初开工。劝人自强、向善的民风街,宣传孟家堡村脱贫攻略的党建街也正在设计。

2018年的儿童节,我们仨筹划了好久,不仅是给孩子们送些小礼物,更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一种不甘贫困、自强不息的信念。

“……娃娃们都是好娃娃!咱们穷,不能让娃娃也跟着咱世代受穷!咱得有志气!得自己动起来……”6月2日早晨,在村两委会新建成的小广场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滨的讲话非常动情。广场中央,85个上初中、小学的孩子站得齐齐整整,广场边上,是来看热闹的乡亲们。

升旗仪式之后,孩子们还表演了诗朗诵等小节目,这时候任哥放出了“重磅炸弹”:“告诉大家两个好消息。第一个,从今年开始,咱村要发奖学金,谁考上大学本科就能领;第二个,咱孟家堡的小米样品已经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商平台上上架了,不久之后,唐山乐丫农业公司要和咱村签订长期包销合同,收购价会高于市场价……”

孟家堡村似乎一下子沸腾了。等到人群平静下来,任哥开始宣读孩子们交上来的小愿望:

“希望去首都北京看看。不错,你的愿望肯定能实现。”

“希望爸爸妈妈能回到我身边。这个愿望也不难,咱村日子好过了,你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回来,他们也不想撇下你和爷爷奶奶……”

“希望能有很多很多钱,把爷爷的病治好!孩子,任叔叔、张滨叔叔答应你,我们会想办法;你自己也要努力学习啊!要改变命运,必须自强不息!”

听着孩子们简单而纯真的愿望,我终于明白任哥为什么要“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了。

蓦然,任哥的声音里充满了苦涩:“长大以后我想当贫困户,得到更多的帮助……这是谁写的?过来,让叔叔看看。”

孩子们发出了哄笑。等笑声止住,三个低年级的小孩子委委曲曲地走出来,一个小女孩儿已经开始抽搐。任哥走到三个孩子跟前,拿出手帕,蹲下身子给小女孩擦眼泪:“不哭!不哭!不是你的错!你们都是诚实的孩子!”

任哥把几个孩子搂在怀来安抚片刻后站起身来:“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心态大家都有!但是希望并且能去帮助别人不是更好吗?孩子们,你们谁不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强大的人呢?”

没有扩音装置,但任哥的声音在小广场上回响。

“这种观念不能留!抓扶贫,得抓思想、抓文化、抓教育!我要想办法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咱怎么能联系一些人来孟家堡支教,给孩子们上课呢?”任哥有些痛心地说。

日异月殊

随着7月的来临,孟家堡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

民风街墙上的彩描完成了,党建街的宣传栏也上墙了。村里评选出的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创业标兵、孝老标兵、好儿媳、好父母都上了光荣榜,成了引领民风的风向标。随着这些工作完成,村里一下子变得干净了,邻里之间的交往更多了几分热情和真诚。

总的来说,尊老爱幼、讲究卫生、和睦邻里、勤劳致富、注重教育这些理念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社火队和广场舞队早就拉起来了,可是光有人没家巴什儿。任哥又跑到了县里,也不知道他跟商家怎么说的,人家就信他了,一张欠条就换来了一车锣鼓、扇子,而且还是送货上门。发锣鼓、扇子的时候,村里又是一番热闹。接下来,广场舞队早晨在村南小广场小折腾,社火队晚上在村两委的小广场大折腾——折腾得村里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社火队和广场舞队建起来,村里打扑克、玩麻将的一下子少了。

村两委翻修以后,原先空置的小南房也利用了起来,最先开放的是多功能室,随着多功能室开放,《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语路》等影片开始在村里播放。孩子们放假以后,这里更成了孩子们集中看动画片的地方。

接下来是便民坐椅到货、安装、投运,图书馆、村史馆相继开放。虽然蔚县一直注重教育和文化,但是有村史馆的村庄还是极少。乡亲们根本没想到,孟家堡也会有自己的村史馆,何况文化局的同志还说:“这个村史馆应该是河北省最好的村史馆。”参观了村史馆之后,不少乡亲们这样说:“小康村的时候也没听说过村史馆,现在贫困村了,反而有了这好东西!”

“独一无二”

不知是谁给孟家堡村总结了四个“独一无二”——“支教课堂村史馆、仁义干部奖学金”。

虽然,任书记很多次旁敲侧击地说过,很多驻村干部为百姓办成了大事、实事,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别的村也有村史馆。但是,乡亲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孟家堡的村史馆是蔚县唯一,上级给孟家堡派来的驻村干部是最好的;村级奖学金和支教课堂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

村级奖学金和支教课堂是对乡亲们触动最大的两件事,也是最让乡亲们骄傲的。

通过不断的思考、讨论,我们做出了支教方案:一个方案是由冀颖老师、姜文军老师和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新入职大学生来组建师资队伍;另一个方案则是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和国网张家口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培训)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当然第二个方案需要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党政领导的支持,需要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扶贫办的协调。结果方案报上去之后,公司党政领导非常重视,与国网冀北电力管培中心领导一沟通,事情就成了,而且双方还准备把这种支教活动办成常态性活动。事情既然定下来,我们自然又是一番忙碌:在孟家堡村群发公告,确定参加暑期学习的学生名单;在群里发公告,介绍老师的具体情况;编制《暑期安全责任书》,明确孩子上学、放学期间的安全责任及孩子们暑期安全注意事项。

7月30日,孟家堡的孩子们“开学”了,每周六日和周一上午的课程由冀颖老师、姜文军老师负责,其余时段的课程由国网冀北电力公司管培中心的老师负责。

当支教课堂的师资力量在村群里一公布,群里又炸了窝,乡亲们的兴奋劲儿就别提了。管培中心派来的老师一水儿国内顶级名校的博士,有的老师还有过在贫困地区支教的经历。冀颖老师对小学年龄段的儿童教育经验最丰富,姜文军老师在县一中也小有名气。这种豪华师资阵容,乡亲是想都不敢想的。

支教课堂受到孩子们和村民们交口称赞。(刘阳 孙孝庆 摄)

一开课,孩子们回家和大人一说老师如何如何,乡亲们的幸福感又是一阵飚升。这下,孩子们在教室里听课,有的大人在教室外边蹭课。还有原藉孟家堡的开车送孩子回老家蹭课听。下手早的,签了《暑期安全责任书》也就挤进教室了。得信晚的也只能趁兴而来、败兴而回了。不过看过村里的变化之后,他们也感觉不虚此行。

8月17日,“孟家堡新闻播报”又爆出了大新闻: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党委、国网冀北电力管培中心党委、孟家堡村签订了三方协议。自2018年起,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党委、国网冀北管培中心党委将在暑假期间选派优秀师资到蔚县孟家堡村开展为期三年的扶贫支教活动。

至于奖学金的事,则是按照《十上三议两落实(两监督)》议定、通过的。蔚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注重教育是光荣传统,所以这个提议是一致通过的。而且这也是6月2号那天,张滨书记和任书记当着全村人许下的承诺。

8月22号早晨,这个承诺兑现了。任书记和张滨书记把首批16000元村级奖学金颁给了董燕、张鹏等四名应届研究生、本科生。本科一批的每人5000元,本科二批的每人3000元。前来观礼的孩子们把小巴掌都拍红了。

董燕的眼圈有点红,声音也有点发颤:“今年暑假回来,一进村,我吃了一惊。村里干净了、漂亮了,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我有点不相信,这是我生活了20多年村子。16年的求学路上,我拿过很多次奖学金,可这次的奖学金,是意义最特殊的!我的研究生专业是社会保障,我衷心希望有一天可以像任书记一样,能为改变更多人的生存状态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谢谢任哥、谢谢扶贫工作组,谢谢你们为孟家堡做的一切……”说着,泪水从她脸上滑落,然后是深深地一躬。

新风渐劲

乡亲们为支教课堂、奖学金、村史馆这三大破天荒而骄傲。其实我们工作组最为骄傲的则是一个办法,正是这个办法支撑起了“村级奖学金”、村民医疗保险——就是《孝老务工奖励机制》+《“双向积分 美丽家园”管理实施办法》。

虽然文字不多,但我们耗费的心血却是最多的。光伏电站的收益分配一直是个问题,为了制订一个公平合理、顺人心的分配办法,任哥的头发都快愁白了。工作组、村两委反复商议,感觉差不多了才敢拿出来让党员和村民代表挑刺,然后各种各样地改,最终以奖励孝老务工为核心,通过弱劳力公益岗和村内其他劳务相结合的方式,将300千瓦村级电站第一阶段收益分配到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手中。

接下来是10000千瓦光伏电站扶贫收益的分配。考虑到这部分收益全体村民都应该享受,我们参考了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基层党支部管理办法、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资料,结合孟家堡村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抓管理、强保障”的管理、扶贫新模式,制定了《“双向积分 美丽家园”管理实施办法》,从道德建设、村容村貌、脱贫攻坚等方面按户积分,按人兑现,以管理兑现方式分配收益。

通过这个办法,可以引导乡亲们根除不良习惯避免扣分,可以引导乡亲们通过热心公益、自强不息取得加分,可以引导乡亲们树立自强、勤劳、多思的致富新理念,让孟家堡一天天走向文明和富裕。

随着《“双向积分 美丽家园”管理实施办法》的公示,村里变得更干净了。早上,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吸烟的人也会把烟头扔到垃圾桶里。大家都知道,这个办法从9月份才开始实施,但已经开始照着做了。

孟家堡村“强阵地,筑牢党建新基础;树品牌,激发党建新活力;创模式,凸显党建新成效”的三步工作法在蔚县全域推广了,在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扶贫点交流了。暑期支教课堂开学了,贫困村有了村级奖学金,“双向积分、共建美好家园”的消息不胫而走。

随着乡亲们脱贫的干劲越来越足,随着孟家堡村越来越好,孟家堡村来的记者越来越多、来的领导越来越多。上级越是关注,我们的压力也越大。虽然我们尽心尽力去做了,但取得的成果真的不多。面对越来越好的村子,我们也在深入地思考着。

在农村,没有制度绝对不行,制度多了也不行。怎么能让村民议事议政、村务公开透明的制度真正管用、有用,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适应各种变化?

这些都是任哥思考的东西,这些东西王博和我也都在想,可是很多东西自己也搞不明白。任哥说:“不懂就得学!学中干,干中学,扶贫的这三年是长知识、长本领的三年,是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三年,可不能荒废了!”

我们知道,一旦任哥带着我们想通了这些问题,孟家堡乡亲等到的一定是一个巨变。

猜你喜欢
史馆奖学金乡亲们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馆
关于成立少先队队史馆的调查与思考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