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靠什么争当“两山”先行者?既要高颜值生态 又要高质量发展

2019-01-23 02:21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3期
关键词:武夷山市武夷山公益林

□ 中共武夷山市委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核心区的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南平市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区内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23处、全国4处之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全市森林覆盖率80.46%,主要流域水质全优,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市、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是武夷山最大的优势所在和发展后劲所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是武夷山最大的责任所在。近年来,全市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之路,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载体,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严守生态保护优先,怎么严、怎么护?既要保护当下也要守护未来

武夷山市始终坚持将生态环保作为立市之本、立业之基,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零容忍”,全力确保全市优良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一是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项目,落实主要干流及支流“河长制”。叫停河道采砂审批,全面治理流域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完成造林绿化9万多亩,落实森林抚育17多万亩。境内崇阳溪、九曲溪等各流域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7条小流域达标率100%,无黑臭水体。

二是实行最严土地管控。约一半的国土面积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比例为全省第一;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成全国典型经验。

三是铁腕整治违规茶山。武夷山市正视茶业发展给生态环保带来的影响,在2008年武夷山茶叶市场刚进入上升期时,就开始规范新开垦茶山,2013年更是全面禁止新开垦茶山,2018年开展集中整治违法开垦茶山行动,共整治非法开垦茶山2.6万亩,复绿造林面积共2.4万亩。

四是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武夷山在全国率先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拥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01多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34多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2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比例在全国县级市中保持前列。市财政参照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标准补偿,2008年以来,共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72亿元。

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通过赎买、租赁、生态补助3种方式,对重点区位商品林禁伐林木的收益兑付,同时参照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管理,目前已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1.7万多亩。开展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集约人工林栽培4400多亩、林改培2.19万亩,资金拨付3.48亿元。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怎么破、怎么立?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

全市生态红线范围占市域总面积近一半,红线区域内经济发展、居民生产生活等矛盾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管护面临诸多压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一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坚决不搞影响生态的各种工业,深入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制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选准做优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4+3”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即旅游产业、以茶为主的现代农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创会展产业四大主导产业,驱动体育赛事、现代物流、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切实将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是构建生态生活体系。打造“水美城市”“水美乡村”,开展“城乡无垃圾卫生无死角”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实施园林绿地工作,2018年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超过39%,建成区绿地率36%。2018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2.4%,污水处理稳定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农村供水覆盖率达到100%,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13多万人。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率达6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5%。

三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挖掘开发“绿色+朱子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等生态文化,开展低碳旅游文化体验活动,认证低碳酒店、景区、商户和用户。

勇担先行先试使命,怎么改、怎么试?既要落实任务也要摸石过河

武夷山于2016年成为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同时,武夷山还被福建省委列为全省两个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之一,被南平市委赋予“生态银行”试点。全市坚持抓牢抓实各项试点任务,大胆改、深入试,争取成为首批国家公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夷山模式、武夷山经验。

一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武夷山市完成试点任务8项,有序推进实施4项。

组建福建省政府垂直管理、省一级财政预算单位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协助制定完善各项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和绩效评价,解决职能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碎片化保护等问题,建立产业项目准入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探索制定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新体制、新模式。

二是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山区特征为基础,从供给服务、气候调节服务、环境质量调节服务、流动调节服务、养分调节服务、生物多样性物种保育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7个方面,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获得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定量评估,构建以森林、湿地、农田等典型山区生态系统为核心,以生态产品流转为重点的“山区样板”。

“武夷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项目成果于2018年10月28日经专家组评审,通过验收。经初步核算,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系统面积变化不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2015年比2010年提高21.2%(2010年和2015年为核算基准年),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2220亿元,是同年全市GDP的16倍,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96.6万元,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0.79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

三是“生态银行”试点。探索生态资源开发新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借鉴银行运营模式,对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进行系统收储、整合、优化,通过生态银行搭建生态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平台,实现资源转化、资源整合、资源提升、资源市场化运作,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将生态文旅资源充分释放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三者共赢。完成试点区资源调查摸底、确权以及文旅规划编制等工作,形成资源目录清单,构建生态资源资产“一张图”。

猜你喜欢
武夷山市武夷山公益林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