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新说:见侮而不斗,非辱也

2019-01-24 07:47
中学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意大利队齐达内法国队

《公孙龙子》中记载了这位坚持白马非马的诡辩家的一句话:“见侮而不斗,辱也。”就是说,被他人欺侮,如果不予以还击,就是一种耻辱。我却以为不然。这个信条在局势动荡的时代或许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与尊严,但在如今的时代,我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此,我的见解是:见侮而不斗,非辱也。

被人欺侮,确实不令人愉快,但面对此事,有些人会立即爆发,有些人则会隐忍。那些将自己的愤怒发泄,恨不得立即“与之斗”的人,即使捍卫了自己所谓的尊严,也会被人认为是恼羞成怒,继而颜面尽失。而那些选择隐忍的人,一时可能在面子上过不去,但这或许会成为他的动力,使他知耻而后勇,最终得到发展,让那些曾经侮辱他的人瞠目结舌。

韩信曾遭受胯下之辱,并没有与那位侮辱他的人“斗”。他冷静地处理与分析,接受了这奇耻大辱,但并没有将它忘记,而是在心中保留,铭记于心,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一个警钟。尽管在当时受辱,却促使自己在之后更好地发展,最终达到“不辱”的境况。类似的情况还有刘邦,项羽威胁刘邦,以他父亲作为要挟,如果不按照项羽说的做,就要煮了刘父。刘邦并没有被激怒,而是淡然处之,甚至地痞流氓似的要求“分我一杯羹”。面对这样的情况,项羽也无可奈何,只好退兵。正是这在侮前不斗的理智,才有了汉王朝的统一。

斗者,逞一时之快,结果却不尽人意。在2006年的世界杯上,法国队和意大利队闯进了决赛,当时的夺冠赔率一边倒,法国队被认为最有可能获胜。但在比赛的下半场中,法国队头号球星齐达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位意大利球员顶撞齐达内,齐达内没控制好情绪,“斗”心顿起,一把推倒了那个球员,被红牌罚下场,法国队也因失去一位得力大将而最终输给了意大利队。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否定公孙龙的这句话,在一些情况下,它还是适用的。比如,当遭到校园暴力时,隐忍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应该果断与之斗争,请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忍气吞声;又如,在国家主权与利益遭到别国侵犯时,应该立即予以反击,以实际行动维护主权。总之,受侮而斗大多是在原则问题上,受侮而不斗更多是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受侮而不争斗,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当你不逞强斗一时之勇,辱自然也就消失了。

猜你喜欢
意大利队齐达内法国队
环球图说
天下
50年代,法国混血军团威震足坛
世界杯上的失意者(下)
辟谣者 里皮
蓝色1998
教练齐达内
西媒:“菜鸟”齐达内撑不起皇马
齐达内将圆教练梦
齐达内获封“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