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高血压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候分型中的研究价值

2019-01-24 07:51张惊雷苏子华蒋翠花吉爱艳黄德健霍介格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阳上亢额叶半球

彭 飞 ,张惊雷 ,苏子华 ,蒋翠花 ,王 睿 ,吉爱艳 ,黄德健,霍介格,张 韡(通讯作者)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高血压偏头痛常见、多发,其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明确。目前治疗偏头痛中医辨证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偏头痛患者的频率,减缓发病时间,降低疼痛程度等。目前中医证候的识别是主观的、具有不确定性[1-2]。本课题前期研究表明,DCE-MRI发现肝阳上亢偏头痛患者存在微循环改变,但未能揭示不同证候间的差异性。本研究拟应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方法探讨肝阳上亢偏头痛的脑功能差异,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24名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病偏头痛患者,均为右利手。符合IH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肝阳上亢证型:头痛、胀、缩、痛。疼痛常有热,红脸,红眼,耳鸣如蝉,口腔不适。舌红,黄褐,脉弦。筛选出肝阳上亢证型11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0.3±2.7)岁。非肝阳上亢型13例,年龄范围35~65岁,平均为(52.4±2.1)岁。招募健康组24例,右利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1.2±3.3)岁。三组年龄、性别、利手分布均具有可比性(P>0.05)。

1.1.2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最近半月内有偏头痛发作史;(3)焦虑自评量表(SAS)<60分;(4)无磁共振禁忌症;(5)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GE公司3.0 T核磁共振仪。成像线圈为头颈联合线圈(8通道)。受试者安静躺于检查床,使用耳塞减少噪音,头颅置于正中,保持静息状态。依次扫描BOLD像和结构像(3D T1WI)。BOLD参数设置TR=3000ms,TE=35ms,层厚为5mm,翻转角度选择90°,矩阵选择128×128,总时间点为240个。扫描过程中受试者均保持清醒。

1.3 RS-fMRI数据处理

1.3.1 预处理 将原始DICOM的格式数据变换成NIfTI格式。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采集图像应用DPARSF 2.2进行预处理:(1)去除前10个不稳定时间点的数据;(2)以35层作时间基准层进行校正;(3)头部运动校正;(4)空间标准化;(5)空间平滑;(6)去线性漂移;(7)滤波。

1.3.2 后处理 分别计算肝阳上亢组、非肝阳上亢组、对照组ReHo值并制作ReHo图。每个被试者的局部一致性图像通过全脑模板内部所有体素的平均肯德尔系数来进行标准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REST 1.8软件对三组ReHo值结果分别进行单样本t检验,设定P<0.05,观察生成的单样本ReHo统计图。两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间ReHo值比较:

三组ReHo值扣带回、楔前叶、内侧颞叶、内侧额叶、顶下小叶等脑区分布均明显增高(P<0.05,Alphasim校正),符合默认网络(DMN)的主要脑区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偏头痛组和对照组左海马、左额叶、左中脑、右上外侧额叶和右额中回ReHo值则并不完全相同(P<0.05,Alphasim校正),见表。

表 高血压痛组与常对照组ReHo值差别脑区

2.2 肝阳上亢与非肝阳上亢高血压偏头痛组间ReHo值比较

相比肝阳上亢组,ReHo值非肝阳上亢组在海马旁回、梭状回、顶下小叶、左侧脑干、右侧小脑中脑脑区明显增高;ReHo值在左侧大脑半球的壳核、颞中回、顶下小叶、额叶直回、扣带回等脑区显著减低(P<0.05,Alphasim校正)。

2.3 肝阳上亢组与正常组间ReHo值比较

肝阳上亢型组在边缘叶ReHo值显著增高;ReHo值在左大脑半球的额叶直回、楔前叶、枕叶,右大脑半球的岛叶、顶下小叶脑区则有明显减低(P<0.05,Alphasim校正)。

3 讨论

高血压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对患者工作、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以往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生存在微循环改变,微循环研究已经成为偏头痛机制研究的一个方向[1,2]。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高血压偏头痛患者与正常组Ktrans、Ve、Kep有显著差异,也提示存在微循环改变。中医对治疗偏头痛有其独到疗效,已有研究表明中医针灸治疗后,偏头痛患者异常脑功能有所改善。中医辨证需要辨证论治。不同证型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中医证候的识别是主观的和不确定的。如何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对高血压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分型提供客观理论依据,将对中医理论化研究提供支持[3]。前期研究表明,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虽然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微循环异常,但并不能区分不同证候之间微循环的异常。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MRI)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氧水平脑内改变而间接测量脑内神经元相关活动的一种无创性检查,其在脑功能研究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基于BOLD-fMRI序列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因其简便易行,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当中[4]。

本研究发现,健康对照组、肝阳上亢型组和非肝阳上亢偏头痛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偏头痛组和对照组ReHo值在左额叶直回、边缘叶、小脑、右侧上外额叶、背外侧额上回脑区则并不完全相等(P<0.05,Alphasim校正),这说明三组患者在的脑功能存在异同,需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差异。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阳上亢型组在边缘叶ReHo值显著增高;ReHo值在左大脑半球的额叶直回、楔前叶、枕叶,右大脑半球的岛叶、顶下小叶脑区则有明显的减低(P<0.05,Alphasim校正)。属于默认网络的脑区的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肝阳上亢偏头痛患者对应激的不适应性;结合既往研究分析[5],本研究中患者静息态下,左侧大脑半球的额叶直回、枕叶、楔前叶,右侧大脑半球的顶下小叶、岛叶等脑区ReHo值显著减低部一直性减低可能与患者的情绪、记忆等功能障碍相关。与非肝阳上亢偏头痛组相比,肝阳上亢组在右大脑半球的海马旁回、梭状回、顶下小叶、右中脑,左脑干等脑区ReHo值降低没有非肝阳上亢组明显,提示肝阳上亢患者疼痛处理和疼痛调制的情感、认知障碍能力相对较强。结合以往研究,我们也发现,壳核在三组中均呈现显著差异,故此,壳核或许可作为区分两种不同中医证型的影像学标志。

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会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虽发现肝阳上亢偏头痛患者存在脑功能差异,但仍无法说明此差异是否仅存在与偏头痛此证型患者中。故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脑功能连接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肝阳上亢证的病理生理机制。

综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高血压偏头痛肝阳上亢分型中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区分中医证候的差别,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阳上亢额叶半球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大直径半球容器纤维缠绕线型研究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外治方法探讨
大脑的巅峰时刻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