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游泳 世界纪录缔造者

2019-01-24 17:19王议霄汪建华汪美坤
荣誉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世界纪录游泳香港

王议霄 汪建华 汪美坤

戚烈云先生

分秒必爭,是一名游泳运动员的基本素养,砥砺前行,是支持一名游泳运动员夺冠的精神品质。一秒的速度,关乎的是国家的荣誉及个人的成败。本文今天所述的,是关於香港一代“蛙王”戚烈云先生一生中的几个非凡速度,及他创造的几个不凡第一的故事。

五十年代,他是第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香港运动员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中国国家队中的8个香港运动员之一。

1957年,他成为第一个创造一百米蛙泳1分11.6秒世界纪录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並且得到了国际泳联成立後第一张由中国人创造的世界纪录证书。

从中国国家游泳队退役後,他任职中国国家游泳队教练十三年,训练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游泳运动员。

2013年5月,他成为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的第一位中国游泳运动员。

1979年,内地改革开放,他是第一批回内地投资建厂的香港工商界人士,他在深圳,贵州,北京,天津,上海投资了工厂和酒店。

八十高齡他继续成为体育公益的组织者,推行者,完美胜任每一个角色,转换,平衡生活的每一次改变。人生有起有伏,他的一生充满艰辛坎坷,但是他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能夠迎难而上,就像游泳选手在最後一秒的完美冲刺。他一生的传奇,都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体育精神,他将这种精神在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比赛”中书写得淋漓尽致。

战火中诞生的“泳”者

“我游了一辈子的泳,血液早已与水融为一体。”对戚烈云先生而言,选择当游泳运动员,不仅是他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个人梦想,更是命运的使然,是天降大任於自己。

戚烈云先生於1934年在香港出生,在他的记忆里,所成长的年代硝煙弥漫,战乱频仍。在海边沙滩、水里抓鱼虾是他儿时最大的乐趣。他6岁就丧母,7岁随姑妈逃难到曲江(今广东韶关)的船艇上躲避战乱。10岁被收养在广州天主教会办的儿童教养院裏。1947年战乱平息後他重返香港, 他喜爱香港的海,海中畅游,可以忘卻一切忧愁,为了生存,他小小年纪就练得一身好水性。

真正让戚烈云先生认识到游泳的意义,是在中国八年抗日战爭胜利之後。1947年,他与兄弟姐妹回到香港,时常在海滨游泳,也就是那时,他遇到了热衷游泳训练的香港教练陈震南,一位於他而言亦师亦父的人。在陈教练的悉心指点下,戚烈云先生用十年的时间,努力从业餘爱好者向世界级专业型选手转变。

“抗战时期,亲眼目睹中国饱受日寇欺凌,我深深感到中国一定要强大起来。”要做一番努力,为中国人爭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作点贡献,戚烈云先生说,这是他青年时期最大的心愿!

如果说,童年的他喜欢游泳,是因为孩童的天性。那么,少年的他对游泳的渴盼,是因为看到並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百姓的苦难。“没有温水的训练年代,冬季在泳池中犹如刀割一般,必须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否则根本抵抗不住寒冷。”艰难的学习环境,令戚烈云先生清楚地明白,艰苦是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的必经之路。

运动员的真正价值,只有在运动场上才能充分呈现。1952年,戚烈云先生在香港游泳公开赛中分别以1分17秒7和2分52秒4的成绩夺得100米和200米蛙泳两项冠军,並双双打破香港纪录,他1954年初创造的200米2分45秒5的纪录在香港保持了约30年,直到1983年才被打破。他凭着天赋和努力,成为香港真正的“蛙王”。

戚烈云先生最大的梦想,是用一技之长为祖国增光,在未满17岁时就登上了“香港蛙王”的宝座。荣耀的背後,隐藏的是别人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他说,“游泳选手是孤军作战,埋在水里,到池边就转身,与水为伍。练的是如何克服水的阻力,只为提高1秒的速度。”

荣耀背後“泳”往直前

从业餘爱好者到国家队游泳运动员,戚烈云先生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多少艰辛不足以为外人道。过程中的苦和疼,他经历了无数次,但最终将其化成动力,也让他忘卻了在搏水前进中的劳累。

作为一名合格且专业的运动员,戚烈云先生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於1954年被选代表香港参加亚洲运动会,在出发前需要向英女皇宣誓效忠,这使他犹豫了。在新华社体育部的陆叔的引领下,他选择以一技之长报效自己的祖国。在1954年他跨过罗湖加入了中国国家游泳队,此後就一直为中国游泳体育事业奋斗。

“从香港回国不到半年,在选拔第二批选手赴匈牙利训练时,发现我患有肺结核,我立刻被送往医院接受气胸治疗。”当时,戚烈云先生在广州越秀山游泳池疗养,抱着运动员固有的乐观精神和良好心态,经过治疗和调养,他的身体终於康复,之後他又重新回到赛场。

对戚烈云先生而言,生病就是输一场比赛而已,输赢对於运动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学会了输,你才能赢。”这正是运动的魅力,也也是日後他为人处世的人生信条。

1957年5月1日,在广州越秀山游泳馆的公开游泳比赛中,他以“高航式”游法,翘背昂首,破浪前进,如快艇飞翔一般,卷起一道白色的水线,首先冲到终点,1分11秒6,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从此诞生,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最终得到国际泳联成立以来第一张由中国人创造的世界纪录证书。他因此於2013年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成为入选该名人堂的首位中国游泳运动员。

蛙泳选手的不易,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所体会。“游蛙泳,最容易导致膝盖受伤、膝关节外翻。”戚烈云在1957年创造世界纪录後的冬训中不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受伤腿的肌肉萎缩达三公分,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他在积水潭医院会诊时得到了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及体育界领导的重视和慰问。医院研究後建议尝试用中医穴位按摩及有针対性的体能锻炼调理。

在老中医杜志明帮他穴位按摩治疗的过程中,疼痛的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关键在坚持治疗的同时还必须配合艰苦的体能锻炼,经历约半年的努力,他奇蹟般地感觉到腿力逐渐在增强,腿围逐步恢复,疼痛感渐渐消退,无需拐杖也能慢慢走路了。经过这次穴位按摩疗法,他意识到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惊人的, 毅力至关重要, 在後期担任国家队教练时,他也将其理论实践於运动员的训练上。

努力就有收穫,自古以来这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人。五十年代,黄强辉、郑凤荣、陈镜开,戚烈云是中国四个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体育运动健儿的实力,在竞技比赛中展现了运动的魅力,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转型之路“泳”无止境

进入国家队将近20年,戚烈云先生与队友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一起南征北战参加各种比赛。在他的印象中,运动员大楼是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贺龙、陈毅经常到访的地方,他们还会去食堂,与大家一起閒谈,沟通,交流。“那是我们曾经的生活,是属於那个年代的运动员独特的记忆。”那段岁月对他而言弥足珍贵。

退役後,戚烈云先生受邀擔任国家队教练,在那个年代,训练没有健全的医疗、营养保障,他探索出一套“悬崖式”训练法,在训练中协调练习与恢复之间的关係,凭着丰富的比赛经验与独特的训练方式,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游泳选手。“没有恢复,就没有超量,只有超量,才有纪录”,当年戚教练所总结的这句话,至今仍在国家队流传。

戚烈云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第四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76年,他辞去教练一职,回到香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青联工作,他被推荐在香港打理中国青年旅行社,大力开发旅遊事业。“当时,青联保险柜里仅有90美金,拓展市场难度相当大。”他担任第一任香港总经理,是责任也是动力,如何实现创收才是最实际的问题,儘管从未做过生意,他依旧带着运动员天生不服输、不怕吃苦的劲头,拼尽全力“幹”起来。

由於交际面广,在戚烈云先生的带领下,香港中青旅行社办得风生水起,业绩亮眼,屡获嘉奖。後来,正式註册並更名为中青旅行社。直到1992年,发展模式成熟,他选择功成身退,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生意。

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後,戚烈云先生先後在北京,贵州,上海,深圳投资合资多间工厂,酒店,参与了国家改革开放全过程。虽然有如竞技比赛一样有盈有亏, 有失败有成功,但经厉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冶炼。在记者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简单将其归功於运动员的胆识和毅力,是不怕失败的体育精神在商场上的再现。事业的成功,意味着转型成功,他也成为了众多运动员中下海经商的佼佼者。

荣誉、地位之外,戚烈云先生回归家庭,共享天伦。他在中国泳坛赫赫有名,妻子戴丽华也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的女子游泳运动员,曾经七破全国纪录。在训练中,他们相互鼓励,在为祖国爭光的道路上砥砺前进,在生活中,他们相互扶持,对音乐同样抱有浓厚兴趣,戚烈云先生喜欢小提琴,夫人弹得一手好钢琴,正可谓是“琴瑟和鸣”。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在体育世家的环境渲染下,儿子也喜爱游泳,也是代表香港出征1992年奥运会的香港游泳运动员之一。

戚烈云先生认为,每一个角色定位,犹如备战一场比赛。体力上,需要不断增强训练,在恢复的基础上进行加量;精神上,不断灌入正能量, 不背包袱,从零开始;儘管每一次任务面前总有许多的困难险阻,但他认为,运动员就是不怕吃亏,不怕吃苦。目标明确,认真,谨慎,每天从零开始, 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有了这种精神,做任何事都能有一定成绩, 只是程度深浅而己。

公益路上“泳”不言棄

1957年,他在广州越秀山游泳馆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2007年,他特意选择在同样的地方向中国体育博物馆捐赠世界纪录证书。对这位体育届游泳泰斗而言,证书不是属於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游泳界的荣誉,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属於中国人民的。

运动员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赛场,退役後如何面对生活、工作,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戚烈云先生的内心裏。2013年,他与穆祥雄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在美国劳德代尔堡展览厅中,他见到了中国退役游泳运动员200餘名,大家远道前来共庆,塲面震憾, 感动之餘,他内心更加坚定,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量为游泳界多做一点事。

戚烈云先生对中国体育事业的传承有追求、有理想,而且绝没有把理想仅仅停留在收藏中。儘管,他与夫人戴丽华都过了古稀之年,但是並没有满足已有成就,老骥伏枥的他们又有新梦想:筹建中国退役游泳运动员互助会。

“在训练过程中,留给运动员更多的是身体上的疼痛,退役後,並非所有的运动员生活都如在赛场上一样光鲜亮丽。”曾创下世界纪录的广东运动员叶浩,退役後在香港病逝,家人卻没有能力解决後事,这深深地触动了戚烈云先生的内心。

像叶浩这样的运动员的案例,戚烈云先生接触过许多,儘管势单力薄,但其仍在努力。“互助会的意义,是发挥游泳人的天职,通过团结大家的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这些退役游泳运动员解决实际困难。”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想法,他正在集结各方资源进行筹备,策划退役运动员的互助模式。

大凡有所建树者,皆“奋发横绝,满怀报国之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团结互助精神,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科技强国,体育强国”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戚烈云先生希望身体力行,在这个特殊的阶段能继续参与,与爱好体育之人一起前行。

砥砺爱国情怀,践行报国之路,中国游泳运动员戚烈云先生一直奋斗在路上。

猜你喜欢
世界纪录游泳香港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展与拍
香港
长池世界纪录
九项神奇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