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流年

2019-01-25 05:18文丨海涛
遵义 2019年16期
关键词:稿纸橡皮钢笔

文丨■ 海涛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拐杖。对喜欢“爬格子”的人来说,笔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拐杖,可以说是用以书写漫漫人生路的一条腿。

我是20世纪70年代初读小学的。当时,书写多用铅笔。铅笔分两类,一类是带有橡皮头的,价格相对较贵,市面上卖七八分钱一支,班上只有家境较好的少数同学用这种铅笔。书写过程中出了错,可用橡皮头擦改。另一类是一截木棍包着一段黑色铅芯的简易铅笔,这类笔价格便宜,两三分钱一支。由于不带橡皮头,写作业时如果出现笔误,只能用手指头蘸点口水来擦抹改正,用起来不很舒心。整个小学阶段,我用的都是简易铅笔。看着有的同学使用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我真是羡慕不已。

20世纪70年代末,我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同学们用的多是圆珠笔,也有部分同学开始使用钢笔。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钢笔占据了极为显眼的位置,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当时,看一个人文化程度高低,就看他胸前别的钢笔,别一支笔的一般是个初中生,别两支笔的多是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以至于社会上不少大字都不认得几箩筐的人,也要想方设法弄两支钢笔别在胸前,假装一个文化人,目的不外乎让人高看一眼罢了。

为拥有一支时尚的钢笔,我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初一下学期,我下了好大决心,用自己存放了一年多都没舍得花的一块钱,去买了一支黑色钢笔。把笔别在胸前,那份喜悦、那份虚荣、那份自我满足简直难以言表,晚上睡觉也把它放在枕畔。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天,我下午放学后出去割猪草,回家后才发现不小心将钢笔弄丢了。我立即重返割过草的那一块玉米地,在高过人头的玉米林中搜寻了半天,最后仍然不见其踪影。一种巨大的失落和一份锥心的痛惜涌上心头,我无可奈何地一屁股坐在地上,伤伤心心地哭到天黑才回家……

1983年,我考入师范学校。就在这三年师范生涯里,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文学创作。每天放学后,不是泡在学校图书馆里读课外书,就是躲在寝室里涂鸦那些开花开朵的少年心事。那时,写作真的是靠一支笔。坐着硬板凳,伏在脱漆的桌子上,草稿完事后,仔仔细细地抄在作文本上,送老师阅批。老师阅批后,再认认真真修改一遍,最后定稿,一笔一划地誊在正规稿纸上。有时,因为一个错别字,一整张稿纸都废了,重新誊写,生怕报刊编辑看着烦,随手给丢进废纸篓里。我天真地认为,稿纸越洁净美观,态度就显得越恭敬,被编辑采用的概率也越大……

如此日复一日,中指第一关节处磨出了硬茧子。字体也在岁月的摩擦中多少有了一些长进。我时常想,为什么从事写作的人大都有一手好字?原因很简单,文字不是靠眼睛看和嘴巴讲就能在笔下端庄、漂亮和流畅起来的,其实是被日子从手上逼出来的,是在反复抄写中练出来的。累,那真是累;苦,的确辛苦。但心情挺好,乐在其中,最乐的是稿件被报刊采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飞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各单位大都配了电脑和打印机等,办公条件可谓突飞猛进。不少长期伏案写作的人也开始将手中的笔提档升级了。1996年秋天,我搜尽家财凑了8000多元钱买了一台电脑,在我任教的那个乡村学校100多名教师中,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同事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不理解我为何要花几乎可以在小城里买半套住房的钱买电脑。但我觉得这钱花得值,因为用电脑写作不仅免除了握笔涂鸦的辛苦,用起来也很方便,书写出错了,鼠标打回去,立刻就改过来;排版、校对、打印、文稿保存,瞬间即可完成;成稿想要几十上百份,容易,有打印机和复印机,几分钟就搞定……

21世纪的10多年来,电脑已悄然进入千家万户,宽带网像一场浩大的信息雨,透透彻彻地浇着人们视野以外的天地。发稿件,不用再早起赶邮递员的班车,足不出户,打开电子邮箱就能轻松愉快地发送到全国各地,告别了写信封、贴邮票的历史。累了,靠在椅背上听一曲萨克斯或钢琴曲,感觉轻松又愉悦……面对这些变化,有时很难相信,但它确确实实出现在我们面前,脚步轻悄、润物细无声地来到我们身边。由此,联想到那些著作等身的先贤圣哲们,他们没有我们运气好,没摸过电脑,稿子都是在灯下握笔写成的,可他们却为成为我们用电脑也追赶不上的大师。我想,他们握笔的手指上一定是有茧子的,那是自强不息、智慧不朽的中国文化的老茧啊!

猜你喜欢
稿纸橡皮钢笔
三支钢笔
我喜爱的橡皮
四川动物杂志稿纸
我的钢笔
橡皮收了
稿纸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
雨果的一句话

遵义2019年16期

遵义的其它文章
『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