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沟吃上“旅游饭”

2019-01-25 18:34马文静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2期
关键词:河村班子工作队

■文/马文静

2018年9月,金秋时节,我从北京来到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挂职,重点联系宋河村,从此我正式加入到安徽省委政研室的驻村工作队、宋河村“两委”班子共同组成的脱贫攻坚队伍中。通过几个月的实地工作,与村干部村民朝夕相处,与扶贫干部交流切磋,我以观察者、学习者、见证者的视角,记录下乡土中国发生的重大变革,找寻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亮点。

宋河村,位于古碑镇的大别山腹地深处,29个居民小组、602户2408名村民散落居住在51.2平方公里的延绵山地中。因为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靠山吃山,这里是少有的高寒山区深度贫困村。村里老人们的记忆里封存着曾经的断壁残垣,对我们的到来也已不见驻村工作队初来乍到时的惊讶表情。此时的“美丽乡村宋河”,确实今非昔比。一条环山自驾游大马路雄赳赳气昂昂地挺进深山之中;一条经过生态护堤治理的宋家河涓涓流淌在山脚下,宛如玉带,比肩公路,结伴而行;一座美丽中心村庄在公路边拔地而起,诉说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巨大成效。

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来到村部,我便马不停蹄地加入到整理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信息录入国务院扶贫办网络平台及省扶贫办网络平台的工作中。宋河村共有5位村值班干部,一位扶贫专干,一位驻村镇干,村干部中有5位都是已知天命的老干部,2018年“两委”换届选举的村支书是80后,改善了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宋河村的驻村工作队之前由安徽省委政研室派出的3位优秀干部组成,汪木森处长带队。脱贫攻坚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履职尽责能力,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干事创业最是能够磨炼塑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

老村干部们的困难恰在于传统松散化、自治化与现在规范化、法治化的工作方法、工作思维之间的差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处处留痕、网络平台信息同步、各项措施落实程序有序规范。这些工作流程琐碎但要求准确、规范。这样一套现代化的工作规范下沉到乡土中国,想必开始是步履维艰的。宋河村的几位老村干部起初很不适应,电脑也是从头开始学习,各项工作程序也是慢慢摸索。但好在干部们逐渐适应了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尽可能地弥合程序规范与实质公平之间的裂痕。

乡村的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考验,同时也焕发着生机。随着近几年乡镇公务员招录、政府购买服务的扶贫专干聘用、第一书记长效机制、驻村工作队选派力度加大、驻村镇干部有针对性选派等管理方式的推进,乡镇政府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也强化了对村“两委”班子队伍的管理。

旅游业成为宋河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最优解。宋河村处于金寨县打造的自驾游环线马丁公路的中部,有路有河有山,风景野趣十足。2017年宋河村开了第一家农家小院,2018年11月第二家农家小院开始营业。农家小院发挥了带动周围村民就业、促进农产品销售的积极作用。还有四五家村民也跃跃欲试,希望在村里的支持下开办农家乐。我们入户访谈时,有一位老爷爷乐呵呵地说:“帽儿山也应该被开发呀,景色美得很,夏天有两三拨大学生旅游团请我当导游哩!”乡村振兴的路子找对了,村民们的思路开拓了,发家致富的动力瞄准了,扶贫干部们的心里乐开了花。接下来,还需要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继续筹谋布局。

围绕着旅游发展为主线,农业发展也找到了新思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正在筹谋布局,规划蓝图。借助外出培训考察和农技专家实地指导的学习机会,扶贫干部们拓宽发展思路,提出传统农作物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创新性措施。旅游接待中心旁边布局的中药材观赏基地“百药园”正在等待迎接春天的第一批游客。借助县农发委的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支持,即将选址种植集观赏性、娱乐性、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农作物。

一座曾经远隔大山、封闭于世的小村子,如今需要走上为人熟知的旅游乡村之路。我能够参与其中,见证这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完美融合、完美过渡,很是幸运。待到宋河村发展起来,村民们可能更愿意考虑在家门口安居乐业而不是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到时候,不仅乡愁难觅,这里还会成为寄存乡情的居所。■

猜你喜欢
河村班子工作队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7.今天工作队进村
新班子 新作为 新形象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