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降费调基正当时

2019-01-25 21:18整理本刊编辑部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8期
关键词:基数平均工资养老金

整理/本刊编辑部

——国家为什么要出台降费调基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工作。2015 年以来先后5 次降低或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涉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企业对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的呼声较强。习近平总书记2018 年11 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2018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又多次强调,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尽快落实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李克强总理多次研究部署降低社保费率问题,在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地可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之后,李克强总理又要求,必须确保社保费率降低、必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 号,以下简称《方案》),人社部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进行具体部署,并广泛开展调研、指导、督促,继续推进降费减负政策落地落实。

目前,各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不统一,高的为20%,多数已阶段性降至19%,还有个别低的为14%左右。单位缴费比例总体较高,有一定下调空间;且地区之间差异大,不同地区企业缴费负担不同,竞争不公平,也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根据《方案》,各省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16%,一是单位缴费比例最多可降低4 个百分点,不设条件,也不是阶段性政策,而是长期性制度安排,政策力度大,普惠性强,彰显了中央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二是各地降费率后,全国费率差异缩小,有利于均衡企业缴费负担,促进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有利于全国费率逐步统一,促进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三是降低费率后,企业和职工参保缴费“门槛”下降,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将更多职工纳入到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来,有利于制度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降费调基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降费调基的主要内容:一是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二是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现行的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到期后再延长一年至2020 年4 月30 日。三是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政策,将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一定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四是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统一养老保险政策,2020 年底前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五是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今年调剂比例提高至3.5%。六是稳步推进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企业职工各险种原则上暂按现行征收体制继续征收,在改革过程中不得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

缴费基数是影响企业和个人社保缴费负担的重要参数。根据《方案》,缴费基数政策也要调整:一是明确将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二是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可在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上述调整的主要考虑是,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参保人员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以此来核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工资水平较低的职工缴费基数可相应降低,缴费负担减轻。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少职工按照缴费基数下限缴费,企业缴费负担也可进一步减轻,能更多受益。假设某地区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 元,则原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3600 元,如某职工月工资水平为3000 元,需按缴费基数下限3600 元计算缴费金额;计算口径调整后,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000 元,则个人缴费基数下限相应降低到3000 元,该职工就可按3000 元计算缴费金额。前后对比,月缴费基数减少600 元,个人缴费比例8%,月缴费负担相应减轻48 元。如其所在企业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确定单位缴费基数,则企业每月缴费基数也相应减少600 元,缴费负担可进一步减轻。对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政策调整后,不仅平均工资口径调整、标准降低,选择范围也变大,选择低基数的可以进一步减轻缴费负担,收入较高的人员也可以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来提高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降费调基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总体看,各地具体方案4 月底全部出台,5 月1 日落地实施,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降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降至16%;单位缴费比例低于16%的浙江、广东两省,以及个别城市,今年费率仍保持不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均已降至16%。二是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明确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三是符合条件的25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继续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四是各省份都结合实际调整了缴费基数政策,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五是各省份都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全口径工资的60%至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六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其他险种保费按原征收体制继续征收,缴费方式保持不变。

此次降费政策的实施,受到企业普遍欢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感受到负担减轻。根据人社部门统计,上半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际减费达1288亿元。调整缴费基数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到位,实际减负效果下半年将进一步增强。预计2019 年全年可减轻社保缴费负担3000 多亿元。全国的费率差异在缩小,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全部降至16%,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减轻了负担,增强了活力,促进了发展,降费政策的红利正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据了解,一些企业将降费减少的缴费转化用于企业发展和职工福利,稳定了就业岗位,促进了企业发展。单位缴费比例和个人缴费基数的下限标准同步降低,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缴费的门槛降低,缴费负担减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职工参保积极性。同时,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确保了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为确保降费调基政策实施,国家还采取了什么保障措施?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在有效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同时,会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压力,但国家会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一是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这是党和政府的承诺,更是社会保险工作的“底线”和“红线”,绝不能突破。二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平稳,能够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支付。1—6 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1.9 万亿元,支出1.6 万亿元,当期结余3000 亿元,6 月底累计结余超过5万亿元,可支付18 个多月。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各地正在贯彻落实。三是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2019 年调剂比例从3%提高到3.5%,全年跨省调剂资金规模近1600 亿元,将进一步均衡地区间的养老负担,加大对基金收支压力较大省份的支持。同时,省级政府切实承担起确保基本养老金发放和弥补基金缺口的责任,对特殊困难省份,中央将通过适当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四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企业养老保险的预算资金达5285 亿元,同比增长9.4%,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确保养老金发放工作。部分地方财政也相应做出了资金安排。五是继续做大做强战略储备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达2 万亿元左右。六是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研究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加强养老保险支出管理,继续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通过综合改革措施,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2017 年11 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划转对象为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按照“试点先行、分级组织、稳步推进”的要求,财政部会同人社部、国资委及时启动划转试点工作。经国务院批准,2018 年首先在中国联通等3 家中央管理企业、中国再保险等2 家中央金融机构,以及浙江省和云南省开展试点。在试点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中央层面又对15家中央管理企业和4 家中央金融机构实施了划转。近期,还将对35 家中央管理企业实施划转,预计中央层面59 家企业划转国有资本总额6600 亿元左右。地方层面,除试点省份外,其他省份也相继开展了划转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企业情况摸底排查、制定实施方案、选择承接主体等。

猜你喜欢
基数平均工资养老金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千万不要乱翻番
社保缴费基数合理化可探索更多路径
巧妙推算星期几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关于一个有限集合基数定理的归纳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