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惟克:行云化雨为苍生

2019-01-25 23:33文丨曾祥铣
遵义 2019年4期
关键词:唐氏知府书院

文丨■ 曾祥铣

唐惟克,唐廉第三子唐羲叔之子。置身于家庭浓厚学习氛围与良好学习环境之中,好学不倦,于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

由于学养深厚,中举前即在湘江书院讲学8年。湘江书院始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遵义最早的书院。位于湘江南麓,即今湘山寺寺门前地段,依山临水,环境幽雅。书院为遵义县知县邱纪兴建,继而遵义府知府赵光荣加以扩建。书院内,讲堂、宿舍、活动及集会场所一应俱全,室外遍植树木、花卉。唐惟克执教的康熙末期及雍正初年,正逢赵光荣知府任内。

书院环境较好,但薪金较为菲薄,唐惟克布衣粗食,怡然自得。知府赵光荣拟为他增收学费,他怕增加学生负担,坚持不接受知府的建议。他以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为乐,醉心于讲学之中。所教的学生,大多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成就,他深感欣慰。

中举后,先后在福建、安微、湖北等省多地为官,与其祖父唐廉一样,将执教时所倡导的民本思想付诸实践,体恤民情,革除陋习,为民谋利。任福建盐场使时,惠安有贩私盐者教百人拒捕。唐惟克深知贩者只是为了谋生,而当时的法律规定又十分严厉:贩运上百斤者处斩。他只身登上盐船,晓以利害,众人皆哭泣请罪。随即将为首者及盐带回官署,但并不立即审讯,事隔许久,审讯时,盐已部分化为盐水,重量皆不足百斤,被捕者全部免死。惠安有一旧俗,大户人家妇女年幼成寡者,两家父母在大街上搭彩楼、奏鼓乐,将其送上彩楼缢死,称为“尽节”。唐惟克严令予以禁止,此陋习得以废除。在湖北代理宜昌知府时,发现当地生下的男孩大多不能存活,原因一是交不起“丁钱”,即人头税,一是生活艰难,难以哺养。他下令免除丁钱,并要求里正(当时最基层的负责人)每月报告孩子的出生数,由官府给钱哺养。

用权为民,绝不用以谋私利。在湖北、曾任监试官,有人以巨款贿赂有关人员,他严辞予以拒绝:“非不爱钱,但我子孙,亦须读书应试耳!”年近七十告老还乡时,并无积蓄,带回的只是数十箱书籍而已。

回乡后,仍手不释卷。常有人登门求教,他任其畅谈,然后予以指点,来者皆有获而归。在湘江书院执教8年,教给学生以真才实学,将其引上成才之路。返乡后直至80岁病逝,10多年间,又以其丰富的积累,释人疑难,在关键处予以点拨,升华其认识与境界。对乡邦教育的奉献,不仅在此,一生为民谋利的作为、清正廉明的作风,是更为令人信服的身教。

留存至今的7首诗歌中,有一首《看云》:“几回淡淡几回浓,道是无心又改容。不为苍生敷化雨,偏于闲处作奇峰。”对于“偏于闲处作奇峰”的不雨之云的责难,正是作者化雨为苍生的民本思想的写照。无论执教还是为官,他都贯彻了自己行云化雨为苍生的主张。

唐氏直接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另外四人是唐羲伯、唐惟钦、唐惟被与唐金。

唐羲伯,字爵三,唐廉长子,唐惟克伯父,康熙十一年(1672年)拔贡。按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考取府学、州学、县学入学资格者,称生员,亦称秀才。考取京城国子监(当时的最高学府)读书资格的生员,称贡生。拔贡为贡生中之一种,初定六年一次,乾隆时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经在京城举行的朝考合格者,可充任官职。唐羲伯由此任四川广元县教谕。当时的学官,正职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渝,副职各级皆称训导。教谕任上,尽心尽力,成绩卓著,兵部尚书鄂尔泰以“作人有法”予以举荐,唐羲伯被任命为广东阳江知县。父亲唐廉为此特写“示儿诗”告诫他要以民为本,清廉为官,勤恳为官。后来,他又在自己次子唐惟明、三子唐惟安同时赴京候选时,写下了又一首“示儿诗”。二、三子分别在山东、安徽的知县任上,遵从其训示,关注民生,重视教化,深受百姓爱戴;长子唐惟钦则为唐氏直接从事教育的六人之一。

唐惟钦,字若昊,雍正元年(1723年)拔贡,任贵州普定县教谕。教官既管理教育事务,也给生员讲学,唐惟钦秉承良好家风,其业绩为社会与生员所肯定。

唐氏直接从事过教育工作的第五人唐惟被,字燮堂,唐廉第四子唐羲季之子,唐惟克堂弟,乾隆六年(1741年)拔贡,任贵州施秉县教谕。倡修文庙,每日在县学为生员解答疑难问题,深受学生欢迎。离任时,学生送以厚礼,他拒不接受。

第六位任教者唐金,字缄之,一字汉芝,唐惟安第三子,唐羲伯之孙。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任贵州黔西州学正。与其堂叔唐惟克一样,以每日为学生讲课为乐,安于粗茶淡饭。后病逝于山西屯留县知县任上。

由此简要轮廓可看出,唐惟克行云化雨为苍生之愿望与作为,实为遵义唐氏优良家风的一种具体表现。

猜你喜欢
唐氏知府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江南书院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济公传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远处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