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原因及措施

2019-01-25 12:28龚鑫梅任国荣董丽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契约精神共享单车法律意识

龚鑫梅 任国荣 董丽霞

摘要:共享单车作为共享时代的新兴产物,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遭受到不文明使用的破坏。本文从大学生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入手,调查了石家庄五所高校,发现58%的被调查者遇到过共享单车二维码被涂抹伪造现象。这主要与大学生对含有科学技术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以及试图通过成功破解寻找成就感、对共享概念认识欠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的精神缺失、高校引导教育力度不足方面有关。为改变大学生对共享单车涂抹修改的不文明行为,本文从个人、高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共享单车;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216-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高校不仅要承担教书的责任,更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培养教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社会法治道路上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大学生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我国高校在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方面仍存在不足,以大学生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为切入点探究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对于推动法治社会和维持社会有秩序发展有较为深刻的影响。

一、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现象的调查

研究小组对石家庄市五所高校在校人员进行调查,其中95%被调查者为在校本科生。各高校分别发放200份问卷,共计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8份,回收率达94.8%,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调查情况。采取派发纸质问卷与访谈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

从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不文明现象的调查结果来看,表1数据显示,共有58%的被調查者曾遇到大学生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不文明现象,甚至高校1、高校4和高校5分别高达67%、71%和60%。

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涂掉或刮掉二维码,使用者记住单车密码换成个人车锁,使其他人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占为己有;另一方面,粘贴假冒二维码从而赚取非法个人利益。在访谈中了解到少部分使用者因为扫共享单车的伪造二维码而受到财务上的损失,对此现象充斥谴责。

二、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原因

1.大学生好奇心过重。目前,大学生正处于高中向社会过渡期,对新生事物尤其是含科学技术的事物仍存有好奇心。而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时代的新生共享产物,因本身具有GPS定位、二维码解锁、APP(或微信)收费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有些人试图对二维码解锁。

某些大学生涂抹伪造二维码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方面通过涂抹二维码使其他人无法正常扫码使用共享单车,从而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另一方面,通过伪造二维码,使其他使用者扫码从而获取非法利益,从破解科学技术中找到成就感。为获取更多成就感,有些人不仅自己继续变本加厉涂抹伪造二维码,同时“传授”涂抹伪造二维码秘诀给其他使用者。

2.对共享概念认识欠缺。共享单车作为共享时代的产物,具有灵活性、便捷性、数量多等优势[2],同时其作为共享物品具有公有性。大学生对共享单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共享单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上,并没有深刻体会到其公有性的属性,即对共享概念的认识欠缺。俗话说“人性本恶”,面对共享的事物部分大学生将其理解为“自用”而非“共用”,在没有监督和约束的条件下,只要满足自己需求,共享物品亦可归为己有。这进一步说明,大学生没有正确解读和处理“共”与“自”的关系。共享时代,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时代,需要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接班人去呵护,承担延续共享时代发展的责任。

3.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缺乏。在调查和访问中发现,部分大学生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初衷并不是故意损坏共享单车,只是对共享单车二维码扫码技术充满好奇心,希望在成功挑战科学技术存在漏洞的过程中寻找成就感。大学生的这种初衷反映出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和完整的法律观念和契约精神。随意涂抹伪造二维码不仅破坏共享单车文明使用秩序、降低大学生自我良好形象,同时也是一种违反法律、违背企业与使用者之间契约关系的行为。

大学生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缺失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个体对法律现象的主观状态[3];契约精神是一种由私法自治理念延伸出来并升华为民主法治观念的社会理念,其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扩展和泛化[4]。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三观体系、认识自我和养成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习惯;同时有利于大学生理智严谨地认识和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倘若在大学阶段没有养成遵守法律、契约的良好习惯,如破坏共享单车文明使用、拖欠助学贷款、抄袭学术论文、简历造假等行为都将成为个人成长的阻碍因素,甚至影响个人的就业诚信和声誉。

4.高校引导教育力度不足。高校不仅是传授大学生知识的场所,更是教育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缺失现象应负主要责任[5]。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社会岗位所需的高校人才应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全面素质。而当前高校对于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等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不均衡,较为稀缺甚至为无。

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受法律法规教育,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法律框架化的教育。在大学阶段之前,对于法律的细节和具体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并未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教育,一方面与我们的教育课程体系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理解和辨识程度有一定限制;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对于是非辨别有较强的能力,因此在该阶段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条文的具体详细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使其深入广泛地学习中国特色法律知识,同时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在意识层面违反法律的思想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三、解決对策

1.个人:深入学习法律,培养契约精神。大学生是共享单车的使用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规范自我行为,文明正确使用和维护共享单车。为避免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现象的再次发生,一方面,大学生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清晰辨别违反法律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行为,用实际行动避免和阻止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自觉培养契约精神,在使用共享单车前详细认真阅读使用协议,在使用过程中遵守协议中的规则,培养规则意识,为自己就业时与企业形成的契约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2.高校:加强宣传教育,让法律契约知识走进课堂。高校兼有教书和育人双重责任。一方面,通过培训教师法律契约知识,使教师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和契约精神的相关内容与重要性;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行为,遵守法律和契约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示范;另一方面,开设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和契约精神养成等选修课程,打破宣传法律知识停留在表层的局面,通过课程的讲授使法律和契约真正走进课堂深入详细地向大学生解读法律;与此同时,利用微信、网站等网络平台多途径对宣传法律知识与契约精神进行辅助。

3.社会:增强大众法律安全感,树立法律威信。增强大众法律安全感的关键是依法执法、严格执法,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将这种认识转变为现实需要有严格的执法作为保障,因此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利用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严明执法、公正执法,不仅能增强大众对于法律的信任感和安全感[3];更能树立法律威信,让大学生减少在意识层面违反法律的想法,推动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行为的提高。

四、结论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希望,不仅享受共享时代带来的便利,更要学会承担责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契约精神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涂抹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的行为反映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的缺失,为解决此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和养成良好的契约精神,还需要高校加强引导宣传教育,让法律知识走入课堂,深入详细讲解法律条文,及时纠正大学生意识层面的违法思想;社会增强大众法律安全感,树立法律威信,严明执法、公正执法,加强监督。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缺失现象,进一步推进我国法制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清霞.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79-81.

[2]刘立巧.共享单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8,20(01):41-44+65.

[3]张汝昊.浅谈大众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06):114-115.

[4]吴凡.浅析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J].法制与经济,2018,(01):163-165.

[5]张建华,吴宪凤.法治视角下大学生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法制博览,2018,(06):54-55.

Abstract:Shared bicycle,as a new product of sharing era,provides convenience and is also damaged by uncivilized using.In this paper,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mear the forgery shared bicycle two-dimensional code,we investigated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ijiazhuang and found that 58% of the respondents have been smeared and forged in the two dimensional code of shared bicycles.This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curiosity about the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achievement,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sharing,the lack of the spirit of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contrac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sufficient guidance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solve the uncivilized behavior of sharing bicycles,this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from three aspects:individuals,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Key words:Shared bicycle;legal awareness;contractual spirit;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契约精神共享单车法律意识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契约精神如何培养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融通古今中外智慧,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