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

2019-01-26 02:51何家欢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2期
关键词:食品行业指标体系河南省

何家欢 谷 雨

1.引言

食品工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而发展,历史悠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反映了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高低和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1,2]。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产粮大省,据统计,2017年河南省粮食总产达1194.64亿斤,比上年增加5.38亿斤,增幅达0.5%。同时,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辐射区域广,这不仅为河南省食品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而且提升了河南省食品行业的竞争力。

但是,目前河南省食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布局较分散,缺乏竞争力,并且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多,经济效益较低。这说明河南省食品行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河南省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河南省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发现河南省食品行业具体创新环节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提升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建议。

美国的熊彼特是第一个提出“创新”一词的学者,他总结了五种创新模式:开发新产品或改造旧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应,以及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目前,对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较多,如魏江等运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审议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3];孙健等应用Seaty的1—9标度法和多层次分析法,对惠而浦、三星、海尔、海信和华为等5家电子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4];李子宁等从创新人员投入、创新经费投入、创新活动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方面构建了河北省高耗能行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河北省高耗能行业进行了排名[5];汪志波基于系统理论和技术创新流程的视角,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运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6]。而对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较少,山丽杰等从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四个层面揭示衡量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大小,构建了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7]。

本文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和创新转化产出能力等方面构建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河南省食品行业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河南省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1 构建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本文遵循分类评价原则,对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量化,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现阶段,学术界对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趋于完善。如山丽杰等从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技术扩散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了食品学科发展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孙健等从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产出能力、管理能力等六个方面构建了电子行业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课题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转化产出能力的4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的河南省食品行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表2-1 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2.2 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目前,关于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法,趋利避害。基于文献分析及考虑到实际评价过程的难易程度,本文选择了层次分析法(AHP)来对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1)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图1 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层次结构图

其次,构建判断矩阵并赋值,经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得到以下判断矩阵:

1)根据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目标A,对河南省食品行业的创新投入能力B1、创新研发能力B2、创新活动能力B3、创新转化产出能力B4四项之间构成的判断矩阵为:

2)围绕着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投入能力B1,对河南省食品行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C11、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C12、员工学习投入强度C13三项之间构成的判断矩阵为:

3)围绕着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研发能力B2,对河南省食品行业研发人员的比重C21、人均研发人员的专利申请数C22、人均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数C23三项之间构成的判断矩阵为:

4)围绕着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活动能力B3,对河南省食品行业科技活动企业的比重C31、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C32两项之间构成的判断矩阵为:

5)围绕着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转化产出能力B4,对河南省食品行业新产品销售份额C41、新产品的产值率C42两项之间构成的判断矩阵为: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然后计算出以上判断矩阵的近似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同时可以得到一致性比例,计算结果见表2-2。

表 2-2 显示,判断矩阵 A、B1、B2、B3、B4 的一致性比例全部小于0.1,说明检验通过,可以将近似向量作为权向量。

表2-2 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近似特征向量、一致性比例综合

然后,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根据组合权向量公式

对组合W归一化之后的组合权重

一致性检验:

表2-3 判断矩阵CI、RI、CR综合表

组合一致性比例CR为:

所以组合一致性检验通过。

因此,最后可以计算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16》《河南省统计年鉴2016》,根据河南省食品行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具体如表2-4:

表2-4 2016年河南省及全国食品制造业各个企业创新指标原始数据

该模型中,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全国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一样。因此,食品行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如下:

1)创新投入能力得分:

2)创新研发能力得分:

3)创新活动能力得分:

4)创新转化产出能力得分:

5)技术创新综合得分能力得分:

3.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实际问题按照不同属性,分解成若干层次,又将不同层次的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梯阶层级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方式,针对某一准则层各元素的相对权重,对比其重要性。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先确立了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再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指标的量化过程,建立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将得分结果综合到表3-1中。

表3-1 全国和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的得分情况

从表3-1中全国与河南省得分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与全国食品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得分略高,但是在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能力、技术创新转化产出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上,均低于全国食品行业的平均水平。更细化来说,从计算组合权向量得到,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活动能力、技术创新转化产出能力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权重分别是0.5981、0.1234、0.0755、0.2028。可以看出,创新研发能力相对来说是最重要的,而创新活动能力是最弱的,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转化产出能力的重要性位于两者中间。

总之,河南省食品行业与全国相比在创新研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创新综合其他三项的能力上均低于全国创新平均能力,且相差不大,说明河南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食品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呈现大集群发展倾向,科技创新成为食品行业发展新动能。“产、学、研、金、政”紧密合作,食品行业整体研发能力日益增强,研发和成果转化更加高效。但是,河南省食品行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呈现“大群体、小规模”特征。

4.提升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相关指标的分析可知,河南省食品行业面临研发能力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提升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能力,促进食品行业实现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1)促进产业集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中小企业通常是分散经营的,经常由于资金链断裂、信息传递不通畅而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因此,改善众多中小企业分散经营的局面,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升级,成为河南省发展食品产业的重中之重。产业集聚的发展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它是聚集食品行业创新资源,解决行业内关键共性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更为先进的产业创新联盟模式。所以,构建河南省食品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加快食品类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为河南省支柱型产业的重要途径。

(2)提高创新技术的投入,构建自主创新研发平台。河南省政府应加大对食品行业创新技术的投入力度,推动建设河南省食品行业创新类国家科技项目、重点研究所、国家级实验室等,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结构,积极培养创建食品创新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大力扶持重大关键性创新技术和设施设备的研发事项,提升食品业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有关部门需制定相关政策以激励食品类企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及企业创新转型,积极开展食品技术创新活动;另外,政府对从事食品技术研发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增强企业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及研发平台,广泛开展国内外食品创新合作交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努力发展成为河南省食品行业的创新主体。

(3)积极培养和引进食品行业创新人才。河南省应坚持人才战略,努力提高食品行业专业人才的比重。加大省内各高校对于食品专业相关人才的培育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创新设施设备和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鼓励食品行业企业对员工技能的培训,构建有效吸引、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中来,加强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猜你喜欢
食品行业指标体系河南省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供应链物流在食品行业中的运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张崇和:美好生活需要食品行业美好未来呼唤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