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中国道路的文明意蕴

2019-01-26 16:49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道路文明传统

刘 婷

纵观世界各国,因其历史文化、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中国道路即形成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如何承继“古今”,处理好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拓展中国道路新的发展空间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必要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认识中国道路的文明意蕴。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的关系

道路选择具有文化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文化土壤,给予中国道路以丰厚的文化滋养。同时,中国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中国道路的建构进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转化的过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文化土壤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由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影响人们思维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观念表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最终体现为该民族独特的话语、思维和实践。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能够绵延繁衍,也必有一套文化传统来维系和推动。”[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会受到其文化的浸润,因而文化是国家发展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经过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传承积累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血缘宗法制度和小农经济,以中华民族为主体、以儒道文化为主干、以伦理本位为基本特征,涵盖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集中汇聚了中国人民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智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宝贵精神财富,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4]中华文化如同血缘一般,熔铸于我们中华儿女的内在规定性之中、涵养在中华民族行为活动的各个层面之中。

道路问题是关乎国家战略全局的根本问题。中国道路肇始于革命成功以后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与世界的发展互动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中国道路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选择、产生、发展而来的,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惯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熔铸了民族性格,在中国道路的选择、实践中发挥了独特的内聚力,构成中国道路的最深层的底色,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土壤,是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定道路、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

(二)中国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

中国道路的产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依赖于中国道路的建构。一国的发展道路不可能完全与传统彻底断裂,道路是传统文化延续的现实载体。西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不同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道路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走出来的,在当下仍是一个未完成的路径。中国道路的建构进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实践转化的过程,必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中继续开拓前进。但是传统文化因其时代局限性,存在精华与糟粕两部分,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习近平同志强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5]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双创”的基本路径,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挖掘契合新时代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重新激发活力,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二、传统文化内蕴的文明理念形塑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的形塑和拓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文明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是指引政治发展理念、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文化基因。

(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指引政治发展理念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的核心。“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最早出处,即统治者不能轻视百姓,百姓稳固是国家安宁的基础。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此都有相关论述,以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孔子主张仁政,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民本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官本位思想。“民本”是手段不是目的,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始终处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状态。翻阅历史的画卷,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机融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6]并在党治国理政的各项活动中尊重群众、团结群众,尤其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理念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达,这一发展理念表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创造活力;汲取群众实践经验,共享人民发展成果。人民立场是中国道路的根本要求和价值指归,贯穿于中国道路开拓前进的各个环节。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和不断拓展,根本在于这是一条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福祉之路。

(二)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自强不息”最早典出于《周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中国古代先贤在敬畏天命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定人的主动性。“自强不息”的基本点就是相信自己、不怨天尤人,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诗经·大雅·文王》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也蕴含创新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民族基因和精神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管窥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是中国人民砥砺前进、实干勇为的40年。在问题中推进改革,在创新中走向复兴。尤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的发展是文明崛起之路,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主义,是对西方资本逻辑的超越。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内化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在破除利益藩篱、挑战艰难险阻的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对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于人民对民族内在文化精神的认同与凝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推进器”的作用,激发创造活力。

(三)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生态思想,特别是儒家、道家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儒家提出了仁民爱物的道德观,道家从自然的天道出发主张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将伦理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万物,孟子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从“仁者爱人”扩展到“仁者爱物”,体现了对万物生命的充分尊重和善意关怀。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家提倡“顺天体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即人与自然是一个多元互补、和谐共处的整体。道家平等观念具有广博深义,认为一切自然生物都是平等的。天、地、人、道是平等关系。庄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造化所化生,并无贵贱高下之分。庄子的“齐物”思想集中体现了万物平等的理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庄子·齐物论》)。这里的“齐物”指自然万物不分彼此,强调任何自然存在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与“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万物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顺应自然,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的活动按自然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给自然留下资源再生的空间。

(四)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

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宇宙万物是和谐的整体,不能破坏万物存续的和谐整体。大同理想是中国儒家先贤勾画出的美好社会愿景,孔子指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在大同社会里,社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老、壮、幼、孤皆有所安。一心为公、生活安宁的美好社会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孜孜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不仅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和睦,也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秩序观。在多元格局中各安其位,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将人类的发展前景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容“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差异,期许“天下大同”的愿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是对中国“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思想的继承、创新,也是时代之需,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指明了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传统文化的文明意蕴和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辩证统一的内在规定。

三、中国道路文明意蕴的时代价值

中国道路是一条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的文明发展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语境中,中国道路所彰显的文明意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坚定中国道路自信、贡献全球治理理念、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一)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在全球化场域中的文化发展是民族文化个性和其他文化体重建、互动的过程,开放时代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包容异质前提下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全球化是一个充满悖反性的时代,它蕴含着人类文明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民族文化存在重建的现代性隐忧。世界历史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推行其文化价值观的优先性。中国文化在西方价值观的席卷之下遭受冲击,出现崇洋媚外的文化心态。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形态的自觉肯认和充满信心。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明因子并非全盘接受传统文化,而是要摆正文化心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反对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以及完全抛弃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多元文化的世界大花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兼收并蓄。中华文明饱经历史的考验而从未间断延续至今,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仍熠熠生辉。中国需要通过唤醒历史符号以抵御文化霸权主义、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国民的民族感情。

(二)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重新拾起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熔铸于中国道路的实践之中,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道路的文明意蕴,探寻中国道路的历史文化基因,确认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厚文化渊源有助于坚定中国道路自信。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文化牵连“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历史命题,是回答“到哪里去”的时代课题的钥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文明之路,它植根于中国大地,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起来。中国道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的实践自觉,中国道路从文明中崛起未来也必将继续走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文明理念为我们当前深化改革提供了实践指导,在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里寻求有时代性的话语资源,挖掘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语境的契合点,在回应时代课题中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力,能够进一步认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三)贡献全球治理理念

当今世界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竞争与合作交织。如何重构世界文明,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达成世界共识成为各国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历史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世界历史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的工业化、信息化、电子化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兴起、壮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民族交往更加普遍,更加紧密,世界各国成为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全球性的人类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资源短缺、生态失衡、金融动荡、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等严峻事实是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难题。面对新的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得各国人民不得不成为风险共同体。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将每个国家、每个人都牵纳其中,成为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患难与共的风险共同体。由此,每个国家、每个人休戚与共,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道路是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中国道路为世界不仅贡献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还贡献了一种新的文明符码和文明形态。中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践行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求化解全球难题。爱好和平浸渍在中华子女的骨髓之中,从“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中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从“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面临共同的生态难题,我们倡导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生态危机的解决。在推动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十分重视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中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

(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近年来,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但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与误解,一些国家恶意散播中国威胁论,激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读和抵触。中国需要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国道路,使世界了解中国。习近平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宣传工作,他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7]中国的和平发展迫切需要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对外立场、态度。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人温文尔雅,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正义和自由。他们的文化比起我们更能使人类快乐。”[8]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内蕴的中国道路的文明因子转化成中国走向世界的话语资本,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展望,表达中国道路所凝聚情感、价值,有利于传播价值理念、引发情感共鸣、促进国际理解。在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回应世界关切上,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做出符合人类共同福祉的解释,传播中国道路的道德正义性。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根脉、理解中国价值理念,有助于塑造我国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道路文明传统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请文明演绎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漫说文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