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三姐”到“城市歌圩”看壮族山歌在柳州的传承

2019-01-27 11:31周俊宇大连民族大学116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4期
关键词:壮歌刘三姐柳州市

周俊宇 (大连民族大学 116000)

广西是山歌之海,广西壮族山歌具有种类的繁多、意境深邃的特点。“刘三姐”的故事和歌声,在其发展过程中,刘三姐的形象与精神又与壮族山歌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山歌艺术的一种精神形象,也表现出壮族山歌的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艺术形式,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广西人的美好记忆,是壮乡多彩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早在1959年,柳州市和平彩调话剧团就将刘三姐传说编排成为彩调剧《刘三姐》参加了建国十周年演出;1960年,《刘三姐》在柳州进行了全区性文艺汇演,随后三次进入怀仁堂、四次进入中南海演出,随后在全国进行了500多次的巡回演出;1961年,由乔羽编剧、雷振邦作曲的音乐故事片电影《刘三姐》上映,迅速风靡全国,“万人空巷,妇孺皆知”,并传播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成为承载无数人美好记忆的经典佳作。

几十年来,刘三姐文化从历史走到今天,从民间走向大众。刘三姐歌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刘三姐的形象如今已不再是普通、单纯的早期壮歌偶像,其已然成为了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标杆。时至今日,广西民间延续的大大小小的歌圩,既寄托着人们对刘三姐这位“民间歌曲神仙”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精神的纪念之情,更是山歌的巧技表达、感情抒发的最佳承载地。

壮族山歌文化是在壮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基础和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民族传统。壮族人民每年会定期举行的唱山歌集会,这就是所说的歌圩。男女之间恋爱唱情歌,婚嫁之礼唱嫁歌,丧葬之礼唱丧歌,相互盘考比赛智力的歌,宴请宾客好友对唱劝酒歌与节令歌,祈求之礼唱祈祷歌,教育孩童唱儿歌与童谣,都是壮民借歌抒情的方式,其歌圩集会又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数万人参加。歌圩期间还有抛绣球、碰蛋、吃糯米饭、唱戏、物资交流等等除唱歌之外的娱乐活动,有预祝五谷丰登之意,表现出壮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之情。

广西壮族的山歌文化作为独特的传统文化,它不仅仅与壮人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壮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聚合。壮族山歌文化是在壮族长期的生活实践基础和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审美观、心理素养、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壮族山歌不仅独特的审美功能与娱乐功能,还具有传播其意识形态、社会生产功能和对其生活的认知功能,为壮族社会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传播便利。在壮族山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已牢固形成了传帮带习俗,以及极高程度的全民参与性,因此,壮族山歌的发展与传承具有十分牢固的社会基础。

56个民族是一家,壮族山歌的传承不只是一些少数壮人的事,更是关乎国家传统文化保留、储藏的大事。如只此一家传承,会使壮族山歌文化缺失民族认同感、国家的支持和民众的推行,因此不能够在较大规模的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具有影响的事态。对此,柳州市政府在保护、传承壮族山歌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如基础立法、强有力的文化建设等,实现对壮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壮歌文化当代价值的阐扬以及保护和延续问题迅速被纳入政府文化行政工作当中。在此背景下,柳州市政府为了使壮族山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壮族山歌的原真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壮族山歌进行收集、整理和翻译。

柳州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壮歌文化建设。举行各种形式的山歌文化推广演讲、演出,制作投放公益广告,营造出了浓郁的壮乡山歌文化氛围。重中之重是在全市多个繁华地带打造起的歌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鱼峰山歌圩、滨江公园歌圩。歌圩的建成,在人流量最大的市中心区域,使得人们在平常的傍晚、双休日的全天都能听到欢愉的歌声。每逢节假日,歌圩还会举行大型“壮歌王”对歌活动,歌手们结伴对唱山歌,围听者众多,场面气氛欢快。高楼林立的柳州,现代化都市环境中,这种传唱山歌的文化形式,既古老又新鲜,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即使放入全国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城市歌圩的兴盛,对于山歌艺术本身的创作、提高、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俗诗歌创作、文学创作在艺术领域是十分极具艺术性与挑战性的,通常好的作品往往需要作者通过大量的积累、沉淀、酝酿产生灵感与结构,再通过细心地雕琢、推敲最终形成文稿。古人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来一个字,拧断几根须”等句来形容创作的艰辛似乎并不为过。与之相反,壮族山歌通过通俗易懂、郎朗上口,简单的旋律、接地气的歌词与耳熟能详的“嘿撩嘹啰”句式,尤其那令人回味的比喻、比兴唱法,整齐、押韵的辞藻韵律,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更是让壮族山歌犹如现代网络洗脑歌曲一般使之在听众脑海萦绕。反而实现它的了易于创、易于唱、易于记、易于流传。出色的歌手总能“七步成歌”、“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对唱几个小时不带重复的唱功已不足为奇,他们的嘴巴如同山歌的“人工智能”系统,脱口而出对于他们来说如同常态。城市歌圩也成为了他们积极创作、永保创作活力的大舞台。

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发展一体化的演变与推进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掀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潮。城市歌圩为壮族山歌的传承奠定了艺术的基础、群众的基础,柳州政府配套主办各类山歌节、山歌演出秀、文化节和旅游表演,将壮族山歌进行了产业化开发。自2014年柳州市政府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起,柳州市“三月三”等主题活动每年如期举行,如今然已成为柳州市地域内最重要的民族特色节日。“千把芦笙闹龙潭,千人多耶唱和谐”,瑶、苗、侗等民族的演员共同演绎民族文化遗产,合奏民族团结之歌的民族对话活动也成常态,活动现场也总是人头攒动。有游客盛赞“三月三的柳州,处处都是阿牛哥和刘三姐”。柳州市政府通过不懈的职能行使,不仅增强了广大柳州市市民对山歌文化的意识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壮歌文化能更有效地向外宣传与推广。

显然,壮族山歌产业化的开发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做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物质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早已被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地域资源结合在一起,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柳州市政府一直将壮族山歌开发围绕这经济建设这一主题而进行研究和开发,将壮族山歌与旅游、推广相结合,与商贸交易合作,与慈善互惠互利,实现了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也为实现兴国富民做出了许多贡献。柳州市在壮族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经济之间已然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不仅加速了壮族山歌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可以看到,在现代新兴传媒环境的大环境下,被新媒体改变的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逐渐落寞。对信息传播时效性的提高与数字技术和多媒体间融合的新型传播模式日渐增加,依托于智能终端软件的开发,山歌文化门户网站的建立,以及依托了易于整理、翻译、保存、传播的数字化平台等也为壮族山歌的传承形成了助力。“媒介作为承载、传递知识的载体”,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介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山歌迅速被影像化、数字化,有关壮族山歌的纪录片、专题片层出不穷,随着各种传播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山歌传承从最古老的口头传播方式到上世纪的歌书传播再到曾经的传统媒体传播,最后转变为现在的互联网络和视频手机的新媒体传播。解决了曾经在接受山歌文化传承过程中诸如“上门拜师学艺”“对歌看时”等低效率的传播行为。,柳州的歌圩通过新兴的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元形式,以全新的数字化、互动性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壮族山歌的文化传播空间,提高着壮族山歌传承的品质与影响力。

猜你喜欢
壮歌刘三姐柳州市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雪山壮歌》
长安壮歌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一口气喝完
抗疫壮歌
《楚庄王》:期待壮歌飞鸣
桂林印象(二首)
注目“刘三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