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春运

2019-01-27 00:10吴小雁
中国信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马甲春运惩戒

◎吴小雁

浓浓的年味,淡淡的乡愁。不知不觉,2019年的春运仪式般如约而来,渐行渐远。

春运,是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年俗风景;品读春运,不仅可以触摸文明,丈量历史的厚度,更折射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良性轨迹和态势。

色调渐暖。“今年高铁站都在推广人脸闸机识别系统,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能帮助一些上了年纪的旅客体验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在江苏徐州,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21名大学生成了当地春运“红马甲”青年志愿者。据悉,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共同启动“暖冬行动”,20余万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春运。除了“红马甲”,年轻的“绿马甲”“橙马甲”们同样“闪亮”在全国各个人流如织的客运站点内,让繁忙的春运路多了份暖意。

一个最直观的感觉,今年的春运,拥挤的人群、焦灼的眼神、不宁的心绪已成过去式,色调变暖。这该得益于基础建设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不仅自主选座、刷脸进站、机器人导航、网络订餐……动动手指即可实现,各地车站还按标准配齐了便民餐桌、保暖坐垫、手机加油站等多项服务设施。全天候受理旅客服务需求,上下车“一条龙”帮扶服务等形成旅客问询服务的闭环管理。

乡愁渐淡。“前两年,回老家的火车票太难抢,我们只好选择大年三十回去。今年我们把家里老人和孩子都接到上海过年。”在上海浦东一家菜市场开面条店的张俊扬,很是为这个决定欣喜。

乡愁是一缕缕袅袅的炊烟,是老母亲的倚门翘望,更是一枚窄窄的车票。春运不仅是一次人口大迁徙,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一面镜子。“反向春运”的出现,就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改变。返乡一票难求,反向的运力却大多空置、价格也更具优势。城镇化的四十多年,很多当初走出家乡的年轻人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他们希望父母能够通过来大城市过年分享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反向团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铁路总公司也提出了对部分“反向春运”列车车票推出打折优惠,助力“反向团圆”的新模式。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己由1990年的25.84%上升到2018年的59.58%。是工业文明、城镇化,使乡愁变淡。传统的乡情亲情,让渡于现代文明。这不仅仅是春运流向的改变,更是春运年味的升级。

“信”力渐显。春运期间,刚刚开通不久的沈阳至承德高铁上,一男子躲进厕所内吸烟,警报声中高铁减速。吸烟男子受到限乘高铁半年并处罚款的处罚。

今年一月初,国家发改委会同公安部、人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召开2019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对春运做出部署,诚信春运被高调提出。除更强调统筹协调,优化运力组织衔接外,还强调对于“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旅客严重不文明行为要依法严惩。“今年春运,包括以后,我们将加大实施联合惩戒的工作力度,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大格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的声音掷地有声。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春运信用档案到联合惩戒失信,信用,让春运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当春运的车轮滚滚向前,流动的中国必将释放更大、更多的信用红利。

猜你喜欢
红马甲春运惩戒
忘却歌
“红马甲”赵阿姨的夕阳人生
红色之心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也谈“教育惩戒权”
把“红马甲”穿起来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