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服务”

2019-01-27 19:55朱琼瑜
浙江共产党员 2019年3期
关键词:下基层干部基层

本刊记者/朱琼瑜

“三服务”已经开展了两个月时间,阶段性地回头看,各级干部不妨问问自己“我走到了吗?”“我看到了吗?”“我想到了吗?”

新年伊始,浙江省委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开局,元旦后第一个工作日即启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省委主要领导带头下车间、进社区、走田塍,访农户、看项目、问民生,掀起了活动热潮;1月14日,省委召开全年首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省委书记车俊在会上强调,要以优良的作风来保证“三服务”活动开展得见人见事见效,以改作风、转作风、正作风来实现真服务、深服务、大服务;1月27日,省长袁家军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聚焦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要在“三服务”上下“非常之功”;2月26日,省委书记车俊来到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对企业进行暗访,“干部来企业多吗?服务效果如何?上级部门有帮助解决问题吗?”车俊向企业负责人抛出了问题。

为什么“三服务”在一开年就成为了2019年的新热词?为什么“三服务”要在全省重要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亮相?为什么省委书记要通过暗访,实地了解“三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因为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这既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也是转换方式方法的有效路径;这既是对各级干部服务基本功的重新考量,也是对干部能力水平的综合考评;这既是政治任务,更是责任担当。

如今,“三服务”已经开展了两个月时间,阶段性地回头看,各级干部不妨问问自己“我走到了吗?”“我看到了吗?”“我想到了吗?”

走到了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服务”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干部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沉到基层。过去,记者到基层采访,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领导干部到我们这儿来了解情况,安排可紧凑了,一天之内能走几个镇、十几个村,快似一阵风。”而即便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下基层,也无法持之以恒,因为办公室里的“文山会海”正等着他们。

为了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多下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近年来,浙江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减负”策略。2018年6月12日,衢州下发《关于实行“周二无会日”制度的通知》,即每周二,不安排全市性会议或活动,不安排领导干部调研,不安排视察、检查、考核活动,全市集中开展“组团联村(社)服务”活动,干部们到联系点,走访联系群众,帮助解决问题。之所以执行“周二无会日”,就是要将干部从繁冗的会议、堆叠的文件中“解放”出来,化被动为主动,用更多精力沉下去搞服务、办实事。

“三服务”的开展同样强调了干部深入基层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脚力要够,脚步要缓。因为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与农民、工人、企业家促膝交谈,才能掌握基层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类人群的基本情况和真实诉求,才能从冰冷的材料和数据中跳脱出来,得到一个“实”字,这是真实的“实”、确实的“实”、扎实的“实”,而这个“实”是靠“走”出来的。

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我们浙江的干部下基层不算少,但是走访的目的性和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走得不勤,企业没有信赖感;走得太快,群众没有亲切感’,反而给基层平添压力。但是‘三服务’开展以来,领导干部会走慢点看、坐下来听,和群众交流,和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探讨,让相关部门即刻解决或持续跟进,下基层的效果真正显现出来。”

看到了没?

完成量的积累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很多时候,干部服务基层不到位,除了因为没有全面掌握情况之外,还碍于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找到根源性、实质性的问题。“三服务”的过程正是锻炼领导干部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在“三服务”开展过程中,不少干部发现,基层反映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芝麻绿豆事”,并且群众的表述未必完整,企业的反馈未必全面。嘉兴在开展“三服务”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一家环保科技企业一见到“三服务”的干部,就“吐苦水”,直说开年招工难;又有一家法资企业“抱怨”现在区域内“同乡”企业比较少,感到“孤独”。只是“顺口一提”的小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全局,人才的引、育、留、用工作有没有成效,招商引资的统筹布局是不是合理。透过基层反馈,倒推干部审视过去的决策安排,查漏补缺,理清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收获科学决策的依据。同时,能否从各个企业反映的情况提炼出共性问题、关键堵点,甚至快一步从现象中找到核心所在,也十分考验干部的预判能力。

春节前,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党委和各级联企联村干部组成的“三服务”团队带着“礼物”去见了农户。他们在走访浙江阳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将自己编写的农业政策信息汇编“大全”送到农户出资人的手中,这本书里涵盖了近年来从省里到区里各项农业政策。企业负责人表示:“现代农企的发展与农业政策是紧密联系的,上级部门来了解情况,我们大多反映的也是与政策相关的问题,这本书送得很及时,对政策的解读也很全面、透彻,算是想在了企业的前面。”

想到了没?

2月15日,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温州日报》登了整版广告只为说声“谢谢”。企业要谢谁?他们要感谢的正是温州市瓯海区的20多个政府部门。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由于发展态势迅猛所带来的空间不足是制约发展的首要难题。前不久,瓯海区20多个政府部门“一把手”,30多人挤在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进行现场办公,合力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公司董事长林飞说,“那次联合办公,让我们企业新项目从用地摘牌到进场施工,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这样的故事在“三服务”开展期间并不少见。据了解,温州市在“新春第一会”上,已集中交办了首批310个问题,并要求各责任单位于3月底前要完成90%以上,6月底前全部完成。

服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积分”就是“三服务”的成绩单,而这份成绩单也体现了干部思考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从目前全省各地亮出的“成绩单”来看,干部的“解题”思路拓宽了,“解题”速度提高了。“三服务”活动开展两个月来,全省各地涌现出许多为企业解困境、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谋福利的生动实践,在现阶段,成效可谓立竿见影。

但同时我们也要问一句:“一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一些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的难题,为何要在‘三服务’开展后才得以解决?一些立见成效的实招、硬招和新招为何要在‘三服务’中才能招招有力、拳拳到位?”这也从侧面暴露出过去干部下基层服务时存在的问题——不够到位、不够细致、不够扎实。“三服务”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条鞭子,推动全省各级干部对照自身、比照过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同时,服务基层,还要作长远打算,关注远期效果。服务过程中留下许多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亟待梳理研究、持续跟进解决的难点、痛点,全省各地也在探索积极有效的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运作机制。近期,湖州正在全力打造“湖州365,天天在服务”品牌,力求发现更多基层需求,列明“三张清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如何让“三服务”真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正是各地各部门做到态度不变、热度不降、力度不减,坚持“走到、看到、想到”,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真正擦亮浙江“服务牌”。

猜你喜欢
下基层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下基层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