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偏指小量构式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
——“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

2019-01-28 08:08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55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构式母语形容词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550000)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偏指小量”构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A+否定结构+无实义词+疑问词+(附加成分)”,例如“A不到哪里去”(又作“A不到哪儿去”、“A不到哪里”)和“A不了多少”,沈开木(2000)认为“A不了多少”属于一种偏指小量结构,即虽然语义有偏指,但偏指的程度十分有限。本文发现“A不到哪里去”同属一种偏指小量构式。在教材中,“哪里”和“多少”都是疑问代词,常见于疑问句中,但在上述结构里,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会对这种结构产生疑惑:一是搞不明白意思,不知道“好不到哪里去”含义到底是好还是坏;二是对疑问代词用在否定词之后的这种用法不解,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既然“哪里”和“多少”两个词可以这么用,那么用类推的方法,其他疑问代词可不可以也这么用呢?

二、本体异同

(一)相似性

1.构式义

从构式义上看,二者都有偏指小量含义,关于偏指小量,从语义上可以理解为:虽然“A”,但是“A”的指量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二者的偏指小量以及其暗含否定的含义,例如:

(1)他比她高不了多少。

(2)不过,想必这趟旅程也愉快不到哪里去。(彼得·梅尔《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例(1)和例(2)都表示了程度上的少量,例(1)他不一定比她更高,或者虽然他更高一些,但是高的程度有限。而例(2)表达的是愉快的程度有限,即使愉快程度只有一点点,甚至可能是不愉快的。

2.语用特点

从语用上来看,两种构式都能搭配一部分性质形容词,都不能搭配状态形容词。为何状态形容词进入不了“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结构呢,原因在于状态形容词都是一种准确的表述,而不具备程度范围。例如“酒红”,“草绿”等已经准确的给出了所形容的程度点,本身不具备程度范畴。但“红”和“绿”本身就包含程度范围的含义,“红”的范围可以从浅红到深红,而“酒红”就是从“红”这个颜色的定义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中的一个点;这些具有程度点含义的形容词不能进入含有程度义的“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结构中,只有具备程度范畴的形容词才可以和这两种结构搭配。

3.语义色彩

比如在教学《The environment》一课时,我先将其中重点单词和短语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观看学习,对教学中“environmentalist”“preservation”“poisonous”“pol lution”等需要掌握的词汇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中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上,使学生不仅能记住英语知识,还能够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

从色彩感情上看,两种结构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蔡丽(2012)认为程度补语的褒义和贬义倾向决定了所搭配词语的感情色彩。“A不了多少”同属述补结构,虽然“A不到哪里去”并没有演化为述补结构,而是作为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式存在,同样具有述补结构的作用。而本文中的两种构式所搭配的形容词本身与句子整体是相悖的含义。同时,使用者在主观上表达一种让步,例如:

(1)我们两双手做,两张口吃,在队上出工,还搞点副业,日子过得比镇上哪户人家都差不到哪里去 。(古华《芙蓉镇》)

(2)这种夜晚虽也免不了吃喝,却因有圣诞蜡烛和圣诞歌作背景,吃喝也俗不到哪里去 。(王安忆《长恨歌》)

例(1)中,说话者热爱劳动,主观上已经判断出自己家的日子过的不会差,但是却用让步的口吻表达自己就算是日子过的差,也不会比别人家差到哪里去,含有一种谦虚的语气。在例(2)中,说话者已经对圣诞夜的夜晚有了主观判断,首先认为圣诞节的夜晚不会俗气,但表述上却采取了一种让步:就算圣诞节的夜晚俗也不会俗到哪里去。

(二)差异性

1.结构差异

构式中的难点在于形容词之后的结构本身,要讨论此结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到其中的“到”和“了”,其中,无实义的“到”和“了”(赵元任1979)都是从实义词演化而来的。虽然对已经有学者提出“到”和“了”两个词呈现语义虚化,但却没有解释为何两个构式中为何分别是“到”和“了”。本文认为两个结构中语义虚化词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后的疑问词。我们可以从动词“V到哪里去”和“V得了多少”的角度来看,在口语中“哪里”一词常用的动词是“到”,例如“到哪儿?”或者“到哪里去?”。而“多少”一词在口语中常见的用法是“V+得了”,例如“拿得了多少?”等。而一个“到”字就具备了“V+得了”的作用。刘燕林(2018)对“到”和“得”进行对比提出“到”没有发展出动态助词的用法。 我们再从“A不到哪儿”和“A不了多少”的反问形式来验证一下,例如:

(1)他聪明不到哪儿——他能聪明到哪儿?

正是疑问词的不同使得这两种构式中无实义词的不同,我们能够看出虽然“到”和“了”相对应,同时都属语义虚化,但是“到”的语义虚化程度比“了”程度要弱,同时由于疑问代词的虚指使得两种构式扩大了适用范围。

2.语体偏向

形容词语体偏向不同,本文通过对形容词进行统计,发现能进入两种构式的形容词有着语体要求,只有一些偏口语化的形容词才可以进入此结构,而偏向书面语的形容词不能进入结构。同时,进入“A不到哪里去”的形容词更偏向口语化。例如:

(1)那尊容比现在……慈祥不了多少 。(海伦·亨特·杰克逊《蕾蒙娜》)

(2)可是气候太坏,他们也受用不了多少时候的。(萨克雷《名利场》)

例(1)和(2)中的慈祥和受用都偏向书面语体,只能用于“A不了多少”结构中,不能用在“A不到哪里去”中。

三、教学难点

“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两种偏指小量构式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他们的学习限制首先在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容易将母语中的结构和汉语结构联系起来,忽略此类结构在语义上的使用限制和情感色彩,使得这两种构式的教学比较困难。其次在于此类结构本身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的误差,使得学习者很容易单纯从字面理解结构,殊不知语言都是复杂的,单纯的词义相加并不能表达结构的整体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以下几种偏误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

(一)词性误用

学生在运用这种带有疑问词的偏指小量构式造句时,很容易出现词性误用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对此类构式的结构不熟悉,例如:

(1)她每天都很注意身体,病不到哪里去。

学生想表达“她因为注意身体,所以不会生病”的意思,但是却误用了结构。同时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学习这类构式有困难,便采取“回避”的学习策略。

(二)成分误加

有的学生在会在句子中加入多余的成分,其原因在于他们了解了“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表示一种程度含义,同时,他们还学过表示程度含义的“很”,“非常”等词。于是掌握不牢固所以出现这种误用。例如:

(1)今天我吃的很多,很饿不到哪里去。

(三)词义误解

学生掌握了构式的形态之后,还会出现词义上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构式本身含义的一知半解,只是知道这种构式可以表示程度,但是用在句子中具体的程度却不能准确描述和表达。例如:

(1)我是第一名,他是二十一名,我比他好不到哪里去。

通过例(1)可以看出,学生对于“A不到哪里去”构式的程度理解不深,第一名和第二十一名的差距相差程度还是比较大的,实际上是说话者的成绩要好很多。

四、教学建议

(一)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对于这种较难掌握的结构要采取引导式教学,不能把知识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争取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如在分析“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具体表达什么感情色彩时,可以让学生在结合具体实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建构。

(二)引导母语迁移

学生在运用自身知识建构时,很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除了语言上的迁移还有学习者国家的文化也会对其汉语学习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建构,还要将这些负迁移因素考虑在内。

(三)语境法教学

在具体的语境中带领学生练习例句,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语境,让学生在用中学。“A不到哪里去”和“A不了多少”两种构式并不主要提供语义信息,而是以表达情感色彩,展现程度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足够的练习显得格外重要。

猜你喜欢
构式母语形容词
汉语构式化理论研究回顾及展望*
认识形容词
构式语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承继联接与俄语存在构式范畴的建构*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形容词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