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财政农村扶贫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28 10:07魏冉
卷宗 2019年2期

魏冉

摘 要:本文采用结合现实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等方法,综合评述财政扶贫的相关公共财政理论,并且对国内外的财政农村扶贫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同时,详细阐述我国农村财政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及背景,经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当下在农村财政扶贫工作有哪些问题,如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鉴于此,借鉴国内外卓有成效的措施,给农村扶贫提出提升工作效率、增加扶贫资料来源等更加优化的建议,进而探索出一条未来我国财政农村扶贫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財政;资金;农村扶贫

1 引言

如今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新的阶段,在广大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改革也自然买入深水区。每一届党中央领导都格外关注三农问题,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也不例外,特别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尤为关心,在国务院组建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农村扶贫工作积极创新与改革,探索新模式。并且我国经济也迈入一个改革重要时期,“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扶贫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贫困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减缓和消除贫困对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当前在财政扶贫问题方面的研究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有利于我国均衡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本文正是基于这些问题,试图通过相关分析来研究我国财政农村扶贫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 财政农村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扶贫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

扶贫资金投入虽然每年增长,但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每年也在急剧上升。2008—2017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情况。2008—2010年间,贫困县的数量为592个,但2010年之后几年内,却增加到832个,数量庞大,表明每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异常突出。同时,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也适用于扶贫资金的使用,后果就是必须要承担边际成本不断加大的代价,这样会加剧资金短缺问题。由于贫困地区自身能力不足加之外部设施建设又相对薄弱所以脱贫率较低。但即使每年国家通过努力将一些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但由于各种不利条件的存在,又有很多人重新返回贫困的范围。

2.2 扶贫资金管理上“漏出”现象严重

什么是扶贫资金管理上“漏出”现象呢?财政扶贫资金的漏出即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各经手人员通过非法违规方式私自调用,用于其他路径和方面的发展,资金在扶贫方面使用率较低,有限的资源没有完全运用到真正的贫困人口身上或未真正使贫困人口受益。调查发现,很多资金并没有发挥真正用途,竟然被非法占用,并且这部分资金与扶贫工作毫无关系,没能发挥出效益,扶贫资金在层层下达中出现流失。

2.3 财政扶贫激励机制缺失

要想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相关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可我国相对在这方面还比较滞后。一般来说,调动贫困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取得较高收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需要一项充满了激励要素的机制就可以,但我国却遗忘了这个关键的方面。只会死搬硬套,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丝毫没有改进,忽视资金利用率、工作效果等因素,导致劳动者积极性愈发下降,贫困问题难以解决。

2.4 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

由2008年的167.34亿到2017年的467.5亿,我国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是逐年增长的,但是与贫困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相比还是杯水车薪。同时,每年扶贫资金的增速也远远比不上财政收支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扶贫资金所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虽然呈现增长势头,但在其中所占比重太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表明国家投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2.5 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不规范

多头模式在我国扶贫资金管理中比较常见,应该投入到贫困地区的数量尚缺乏确定的参考标准,并且这一数量跟很多与贫困地区密切相关的条件比如人口收入之间并没有很明显的相关关系,资金利用率不高。前面也提到,扶贫资金的下放环节要经过很多部门,从中央到省、区的拨付资金都能及时完成,但是从省、区到市、县的时候推迟情况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旦参与的部门和人数增多,各自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结果就是产生寻租行为。

3 国外财政扶贫的实践与启示

3.1 加强立法建设

从各国的扶贫经验来看,都存在一个共性,就是将立法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的《社会保障法》颁布,对贫困人口用法律武器来保障平等权利;而巴西则对贫困人口通过税收立法来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反观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出台一部完整的法律来为贫困人口的基本权利保驾护航。

3.2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纵观外国扶贫历史,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保制度。巴西政府花费大量资金在农村项目上,比如试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等。而印度政府则给予贫困人口众多贷款和补贴,还有相应的社会服务供其选择。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缺乏既规范又系统的保险或者医疗方面的制度,所以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也就明确了。

3.3 以政府主导,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扶贫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印度的全国农村就业项目,主要措施是为贫困农户提供雇工就业,动用社会上的众多企业资源来进行财政扶贫。我国应该向他人学习,竭尽所能将周围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去更好地进行扶贫开发工作。

3.4 重视人力投资的作用

不足的人力资本加上人口不具备较高的素质修养是产生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如印度通过为农村人口进行技术培训、在村里建厂来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巴西每年会将大量的教科书无偿赠予贫困孩子们,还帮助贫困地区积极引进教师等先进人才。同时还通过相关科技、技能的传授和普及来促进农作物丰收。因此,我国也应该着眼于人力投资,教育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要大力提倡,使得贫困人口的脱贫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4 对策建议

4.1 增加扶贫资金来源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众多的外资将转到我国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要依靠自身劳动力等突出优势积极吸引外资,给贫困地区带去发达地区的市场意识,将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优先安排扶贫项目,给投资者营造一个便利的投资环境,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下放财政补贴,产生良好的投资效益,引入外国资本来缓解贫困区资金不足的困难。

4.2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这两个金融组织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的发展,历年来都会将部分资金单独划出用于对外支援。这使得各国政府面临一个新挑战,他们需要适应新形势,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并且严格遵守国际惯例,积极将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通过争取、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来为贫困地区争取更多的资金,提高扶贫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效益最高。并且,设法降低外汇风险,但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按时偿还债务,给他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4.3 动用舆论力量,完善社会中介组织

扶贫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纯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根本不行的,因此需要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大扶贫攻坚战略意义的宣传,运用好广播、电视、报刊来募集扶贫资金和物资。动用力量将各组织机构都积极调动起来,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进行募集捐款、发行有关扶贫的彩票等,并将所得集中管理,统一使用。

4.4 加强技能培训,推广实用技术

“以人为本”在扶贫工作中也要积极响应,消除贫困最关键的是从根本上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加大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聘请专业人才来进行指导,教授给农民职业所需技能,随之改变的还包括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发现表面功夫和随意挪用资金的现象,必须加以严惩,坚决禁止。因此,扶贫工作的配套制度建设不能忽视以此来使资金的运用取得最好的效果。

4.5 赋予地方政府适当自主选择权

由于各地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在扶贫资金的投向需求方面不同的贫困地区也有明显差别,赋予地方政府在项目上的自主选择权会使扶贫资金物尽其用,真正去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同样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在项目实施中地方政府一定要对贫困农户积极鼓励参与其中,力求资金投放合理,争取扶贫实现更好效果。

4.6 提高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首先,公平与效率都是扶贫资金在区域投向上不可忽视的方面,资金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尽量减少出现,通过因素法分配资金方式的大力推行来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扶贫资金分配,杜绝人为的干扰制约。其次,建立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刻不容缓,具体的奖惩措施也要明确,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再次,地方政府尽快完善管辖区域所有贫困人口的登记情况,确保每个人都在记录范围之内,这样以后工作的开展更具目的性。最后,强化集权的同时适当给予地方一些审批权和自主选择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财政扶贫有关的公共财政理论进行回顾,之后通过对比与分析指出目前财政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并针对问题和参考国外的众多措施,为我国农村扶贫提出合理的建议如增加扶贫资金来源、提高工作效率等,这样一来为我国农村财政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新时期我国脱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就可以了还需要进一步从精神思想上脱贫,这些年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需要继续前进,随着我国近些年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扶贫工作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穷志,吴晔.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富人俘获政府了吗[J].财贸经济,2015,(03):21-33.

[2]李小捧,曹春芳,王春光.新時期农村财政扶贫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6,(01):8-10.

[3]白素霞,陈井安.收入来源视角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5,(01):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