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员专业素质构成及其成长路径探析

2019-01-29 10:27崔铭
卷宗 2019年3期
关键词:成长路径专业素质

崔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档案馆业务形态的日益升级,档案馆对馆员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档案馆员专业素质的构成,指出其包括档案业务素质、多元知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终身学习意识四方面;探讨了档案馆员专业素质的成长路径,认为应当加强在职教育,搭建交流平台以及健全激励机制。

关键词:档案馆员;专业素质;成长路径

档案馆作为存储、管理、利用文献资料的场所,在社会生产、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发展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档案馆员直接接触档案资料,全面参与档案管理实践,对于档案馆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在文献资料内容快速更新、表现形式也不断变化的当下,档案馆员很有必要重视自身专业成长,促使个人素质与履职要求相适应。鉴于此,本文对档案馆员的专业素质构成及成长路径进行探讨。

1 档案馆员专业素质构成分析

1.1 档案业务素质

档案业务素质包括档案理论素质与档案管理实践素质两个部分。就理论素质而言,档案馆员要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档案及档案管理,拥有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研究方法论、中国档案史、档案管理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通晓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了解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从而能够对档案工作形成专业性、发展性、全局性、批判性的眼光。就实践素质而言,档案馆员要熟知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掌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模块,培养合理组织和编研材料的技能、保管和修复档案材料的技能,并要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本岗位的职能,发展专项才能。

1.2 多元知识素质

档案馆员日常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资料,其性质决定了档案馆员必须要具备多元知识。只具备档案方面的单一知识,不足以胜任档案管理工作。概而言之,除档案方面的专门知识外,档案馆员还应当具备以下三类知识。

第一是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应用知识。步入数字信息时代,档案馆工作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载体已经由原来的纸质材料逐步扩展为无纸化的新型材料,并以联机网络的方式进行管理。许多档案馆以信息化的方式对外服务,实现了在线共享、在线检索、在线阅读,呈现出全新的档案服务形态。因此,当代档案馆员必须要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档案管理环境下的高要求。[1]第二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档案工作者要磨练写作技能,对文字进行深加工,简明、清晰、流畅地呈现文字,促进档案资料的知识转换,以结构化的材料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第三是外语知识。外语文献是档案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员必须要具备充足的外语水平才能识别和管理这些文献。

1.3 职业道德素质

檔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要求档案馆员牢记自身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档案馆中的文献信息为许多重要的决策提供参考,间接地创造了许多的社会效益,但是档案馆员本身是较为清苦的职业。档案馆员要提高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培养责任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此外,应当特别指出严守机密的重要性。[2]档案馆内储存了大量的涉密文献,对于涉密文件,要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档案馆员要确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对接触这些文件的途径进行监督和控制,严格管理档案收集归案补充、检查审核、交接转递、整理规划、查阅借阅等过程,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

1.4 终身学习意识

确立终身学习意识,既是提高档案馆管理效能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馆员职业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当档案馆员工作年资较高时,便易于产生职业倦怠。确立终身学习意识有利于更新档案馆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了解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最新前沿动态,使档案员将最新理念、最新方法应用于工作中,提高档案员的自我价值,强化身份认同。当馆员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职业态度,档案馆才能够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2 档案馆员专业素质的成长路径

2.1 加强在职教育,促进能力发展

在职培训是档案馆员专业素质成长的基本路径。档案馆员要提高履职能力,就必须兼顾工作与学习两方面。从馆员个人的角度来看,可于业余进行自我学历教育,以自学考试方式获取档案管理专业学位,拓宽理论视野,提升个人职业竞争能力。从档案馆单位的角度来看,要根据单位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体系,为馆员成长提供牵引。对新入职的馆员,进行初步的、全面的档案管理培训,使其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尽快熟悉业务流程。对于骨干馆员,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要求,提供各方面条件,选派重要的业务骨干参加外部培训活动,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论与经验带回本馆。对于年资较高的馆员,可安排集中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以便优化知识结构,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2.2 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共同提高

档案馆员是室内工作,同行之间交流并不多,因此档案馆要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馆员互相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平时档案馆内要形成交流定制,促进先进经验在馆内得到分享,形成共有知

识。[3]在内部交流中,可讨论前沿行业理论著作,在各抒己见中形成对理论的共同看法。也可深入分析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共同思考问题的解决对策或改善方法,起到工作总结和展望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组织档案馆员前往优秀档案馆参观学习,感受高效能档案馆的工作氛围,观摩他们的工作流程与细节,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能够让馆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形成追求进步的意识。此外,档案馆还可搭建平台促进馆员参与地区性的交流活动。可鼓励、组织馆员加入各类专业学会,打破原先闭关自守的工作状态。

2.3 健全激励机制,创设发展动力

为提升档案馆员的专业素质,不可只依靠馆员的个人内部动力,更要健全激励机制,创造充足的外部动力。具体措施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是物质激励,要改善现有的薪资与福利制度,使薪资与福利更多地与馆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挂钩,切实做到“干坏干好不一样”。第二是精神激励,要重视档案馆的内部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尺度,培养馆员热爱本职工作的积极观念,增强馆员与单位的情感联结。平时要重视人文关怀,关注馆员存在的工作困惑,为馆员创设良好的工作人际氛围。第三是目标激励。要重视改善工作制度,在档案管理中强化目标牵引,让所有馆员都明确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了解自身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提高警觉性,有意识地通过提升素质来匹配工作目标的要求。

3 结语

档案馆员是档案管理的基层队伍,作为直接接触和处理文献的人员,其素质对于档案馆的高效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档案基层管理队伍,档案馆的重要价值才能够得到发挥。因此,档案馆员要重视自我提高、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档案馆也要重视高位推动,优化整体环境,以多样化的途径促进馆员的专业素质成长。

参考文献

[1]姚丽萍,钟宗,羊琦,罗太义.新时期如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J].兰台世界,2016(S2):125-126.

[2]付晓照.论档案馆员的专业素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158.

[3]胡冬梅.新时期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对策研究[J].档案天地,2014(S1):23-25.

猜你喜欢
成长路径专业素质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反思性实践:卓越幼儿园教师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