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细节寻找主题
——浅谈外国小说的阅读技巧

2019-01-30 08:24李倩
中学语文 2019年21期
关键词:船长人物形象细节

李倩

根据浙江省高中语文课程的安排,学生在高二下学期将研修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目的是让学生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这符合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第12点“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正因为文化的多样化与异质化,学生在学习外国小说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理解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解读上。一些同学无法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或对小说主题的解读出现偏差,对小说主题的归纳无从下手。虽然小说主题有模糊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但在学习实践和考试中,都需要我们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精确化的解读,而且从阅读习惯来讲,也是需要把握小说主题,不然就觉得小说没有读懂,仿佛没有太大的收获。那么如何提升学生对小说主题的解读水平呢?其实,抓小说主题的途径很多,前人也有许多相关论著,笔者就不赘述了。今天,笔者就从一个小角度,即小说的细节入手,谈谈如何通过细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通过细节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把握小说主题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而有些时代背景,特别是当地的人文特色,作者是不会直接写出来的,这时就要通过细节的查找,结合历史知识,推论出时代背景,从而把握小说的主旨。

在学习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时,因为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学生都很难把握小说的主旨,其实静下心来在文中找到一些细节,那么主题的线索就抓住了。如文中出现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这个尊卑序列表表明,作者生活的时代还是一个女性受到不平等对待,男性观点支配生活的时代,所以她会联想到“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根据这个时代特点,再加上作者对这个序列表的揶揄,学生自然会得出作者通过小说想表达自己女性主义观点,反对男尊女卑以及对世界既有秩序的挑战。

二、通过细节抓住人物关键性格从而破解主题

有的小说的主题是揭示社会现象,反映社会问题;有的小说的主题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高尔基的《丹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尤为重要,而在小说的考查中,有些人物形象并不是那么容易概括完整,而且人物形象关键性格的把握又与小说的主题息息相关。

在镇海中学的一次模拟考试中,出题者选了一篇马克·吐温《艾赛亚·塞勒斯船长》,其中的一题是考查塞勒斯船长的人物形象,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船长“善良、心高气傲、受人尊敬、身体高大、航海技术高超,阅历丰富”的特点,但是最关键的一点“爱吹嘘,浮夸却一本正经”无法找到,这也为另外一题“分析小说是如何层层推进塑造艾赛亚·塞勒斯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设置了障碍,导致得分很低。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就是一些同学忽略了细节。在这篇小说中有这样的细节“他总把他说的那些岛屿失踪的日期定在河运史的含混不清的早期。他从来不重复提到同一个岛屿,而且也从来不提到一个还存在的岛屿或是举出在场的人有谁年纪够大、早先可能听说过的一个名称。”从这个细节可知,前面所谓的丰富的航海经历,无法得到印证,也没人知晓,其实塞勒斯船长在讲述时进行了夸大,表现了他爱吹嘘的本质,而这个也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本文的主题。当时年轻调皮的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讽刺塞勒斯船长,给他开一个玩笑。

三、通过细节让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主题更清晰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乳交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并以具有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因着这些特点,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缺少抓手,虽然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但具体到小说的主题时却不知道以哪个角度为抓手去分析主题。在此,笔者建议不要放过小说中的事物的象征意义,而这些事物的内涵又离不开细节的塑造,因此对小说细节的揣摩必不可少。

以马尔克斯的《流光似水》为例,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两兄弟为了实现梦想在光海里航行的故事。小说充满想象与象征,把光比作水,把装满光的屋子当作海洋,两兄弟戴上航海用品在光海里练习着潜水技能和航海技术。学生在阅读时,觉得不可思议,光怎么能淹死人呢?救火队还煞有介事地跑到五楼的公寓里救火,发现孩子们淹死在光海中。这时我们就要启动联想,两兄弟为了能够得到航海装备,努力学习,得到了一个又一个奖项;为了练习航海技术,在没有海的情况下,他们制造光海。由此可见,航海技术其实就象征着梦想,两兄弟为了梦想而奋斗努力,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就不是马尔克斯了,小说的主题也就清晰明显了,但是小说的结局增加了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小说的最后一段写到“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如果不细读最后一段,那么对小说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梦想上,但是抓住这一段细节可以发现几个信息:一是托托和乔尔没有淹死,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淹死了;二是这些同学并没有认为自己在光海之中,仍像在陆地上那样玩乐;三是他们居住的城市是没有海洋,是无法学会航海术的地方。由此,小说的主题变得深刻而多元,我们可以解读为:1.没有现实土壤的梦想是令人悲叹的。2.习惯于旧体制的孩子们为美妙梦想所惑,迷失在天马行空的梦里。3.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要有基础,有努力,勇敢而执着才能成功找到灯塔与彼岸。如果不抓住最后一段的细节,那么我们就无法准确解读类似多元化小说的主题了。

虽说细节是小说情节的最小单位,但因其逼真细腻、生动精确,为小说注入了活力,让小说真实感人,更有吸引力,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因此我们在解读小说的时候不要忘记以细节为抓手,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牢牢把握住小说的主题。

猜你喜欢
船长人物形象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出发吧,船长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细节取胜
丢失
蚂蚁小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