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几点思考

2019-01-30 14:03罗华勇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建构探究语言

罗华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强调“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程基本理念。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只有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中得到提升,在接受作者的思想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魅力,在阅读品味文本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听说读写中情感得到熏陶,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出生态化发展景象。

我认为,一节高中语文阅读课应该抓住语言建构与运用,因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依据课程的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主线,也是教学主要任务。如何将文本的基本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然后训练学生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听、说、读、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表达与运用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组织教学呢?为了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我们课题组作了几次尝试性的教学研究。

一、第一轮情境式教学

原理: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故意设置一个或两个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音乐等,再现教师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似乎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教学目标:“情境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其思维,发展其想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起到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案例1:彭璐老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开阔,展现在眼前的是北国广袤无垠雪景,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人们都说苏轼的文风也有“大气磅礴”特点,那么大家能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找出这样的画面与场景吗?这体现什么样的文风?谈谈你的体会?

目标达成:彭老师在课堂上选用毛泽东在 《沁园春·雪》创设一个情境导入,想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一个选样的画面,随后才进入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思考与回顾。彭老师在开头与中间还穿插不同的情境,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积极性。

存在问题:一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真正体现自主探究性学习原则;二是教师仍然独霸课堂的时间较多,不够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三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训练方面太少,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述佳。

解决策略:在情境式教学法的基础之上更应该增加探究式教学,这样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陈述的机会,同时避免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

二、第二轮探究式教学

原理: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营造师生合作探究,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和谐课堂,增强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技能。

案例2:刘季老师在教学《张衡传》时提出探究问题: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张衡在政治、文学等领域又有哪些成就?

目标达成:刘季老师组织学生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探究:名垂青史、贡献问题、成就问题,这恰恰是这篇课文重点与难点。刘老师针对这三大重点,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有效解决了问题,学生通过讲述、陈述,复述,讨论等形式,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存在问题: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在不同的班级产生的效果有差异,一是学生基础好的班级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反之则不然;二是教师的亲和力较好则教学效果好,反之较弱,三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教学效果较好,反之则较弱;四是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有所突破,但逻辑性不强。

解决策略:课堂教学应该在探究式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式教学法,一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弥补教师语言表达较弱的问题。

三、第三轮合作式教学

原理:合作式教学重点体现合作性,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体验式的学习过程。问题探究活动以问题为载体,问题来自实际生活,也可以来自课本、报刊、媒体等。合作方式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通过对现有知识的研究与讨论来生成新知识;方式还可以采取知识演变和推理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旨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教学服务,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案例3:彭璐老师的《陈情表》课堂教学。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合作探究“李密写表给晋武帝的目的是什么?”第二组合作探究“李密采用怎样的技巧说服晋武帝?”第三组合作探究“李密不去就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第四组合作探究“李密说服晋武帝对你有何启示”。

目标达成:彭老师的这堂课恰恰体现合作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及程序,其方案设计实在、深入、落在了实处,其教学形式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学生的真情、讲真话、做实事,学生也在相互配合中熟练掌握了合作式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操作步骤,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回答问题语言的准确性较差,不够简洁,有偏离主题之嫌;二是理解问题的深度不够,语言陈述不够清楚有转移话题的现象;三是部分同学对课文不熟悉,没有认真阅读课文,对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及内容没有提炼与总结归纳。

解决策略:为了让课堂有针对性和探究性,应该采取优化式的方式组织教学,课堂围绕问题(话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不会分心,主动参与合作与交流。方式:课前先让学生多阅读文本,尽量与文本对话,课堂上与学生对话,课后与文本对话。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四、第四轮优化式教学

原理:优化式教学是打造语言建构与运用精品课堂的有效途径,在深化教学方案、提炼教学步骤及程序要求更加完善。方式是总结合作式教学中的不足,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原因加以完善与提炼,然后再次深入课堂教学进行实践。

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最有效策略与途径方式之一。二是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灵活性及有效性,方法是采取设置问题来引起学生。三是促进学生的应变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语言表达与建构的技巧。

案例4:我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首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从中提炼出课文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与修改。学生总结提炼出的问题:一是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二是第三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三是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目标达成:这环节在“合作式教学”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一是在操作层面上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语言的表述、结合问题所呈现的内容等环节都比较准确与严密,完全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主题;二是在教学设计层面上看,相对科学、灵活与实用,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操作步骤与结构框架上有所创新;三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上有所改变,重点采取优化式的原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都的话说;四是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有较大提高。

以上四种教学方法,都是我平时在组织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时的工作总结。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生通过语言的交流和表达从而获得对语言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表达,提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建构探究语言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语言是刀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