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服务生活
——谈语文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9-01-30 14:03王永红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祥林嫂语文课程生活化

王永红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充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巧妙融入生活化内容,深化学生的语文认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华特所提出的。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巧妙地将生活化内容融入到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拓展语文课堂的空间,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之后,老师可向学生讲解,现实生活中也有“祥林嫂”——一位因发生车祸二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这位妇女也被称之为是“新时代的祥林嫂”。这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纷纷展开了讨论:1.教材中的祥林嫂如果没有失去第一个丈夫,又将发生怎样的结局?2.如果祥林嫂逃到一个非常远的地方,婆家的人又找不到她,将出现怎样的结局?3.如果祥林嫂没有一个非常严厉的婆婆,是否能够避免悲惨的命运呢?4.如果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并没有死在伤寒上,且儿子也没有被狼吃掉,这样祥林嫂是否就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呢?5.如果那个打着“吃素,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不给她讲“大道理”,她是否能够避免饿死、穷死和冻死的命运呢?6.如果年轻妇女的儿子没有因车祸死亡又将会过上怎么样的生活。同时,在经过了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师生之间共同形成了共同的认识。这样一位年轻妇女的悲剧情况是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现象,祥林嫂的悲剧也是封建社会在发展中的必然的产物。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老师便可以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旧中国妇女形象的嬗变”。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便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并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这样通过将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

在当前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字、词、句占据的比重偏低,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方面,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从语文课本内容的学习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避免受到社会中假恶丑的影响。然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个教学目标,便需要老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浓厚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中,准确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在戴望舒的经典诗歌《雨巷》这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所描述的丁香姑娘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和隐喻色彩,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中都难以深入理解丁香姑娘的形象。因此,老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进行预习,先了解戴望舒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经历。然后,老师再播放《雨巷》这首诗歌的经典录音,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时,老师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在雨天进入胡同及小巷时的感受。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有的莫名的感到哀伤,有的甚至感觉到黯然销魂。这样当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充分得到激发之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丁香姑娘形象的认识。

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是调剂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有效延伸语文课堂,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将文本的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以便学生在形象的表演过程中能够对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老师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廉颇,是否能够在听到蔺相如的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言论之后,是否会立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负荆请罪呢?假如因自己犯下了错误而伤害了亲戚朋友之后,是否能够鼓足勇气去弥补呢?通过从这个角度分析,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廉颇、蔺相如的思想与情感,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达到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老师需积极寻找生活与语文教材之间的结合点,让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活水之源,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祥林嫂语文课程生活化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