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新时代文化观理论来源研究

2019-01-30 17:58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观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强调文化自信更为基本、深沉和持久。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依然要坚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初心和使命。

习总书记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基石,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文化观为阶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建设有益成果为滋养,并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文化观作为其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呈现出与其它文化观不同的鲜明特点。习总书记文化观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文化建设与创新工作。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倡导科学、实践的进步文化。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在文化方面体现为文化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规律的把握、是对现有文化的批判性吸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推动他们从事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并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在与诸多落后文化的斗争中,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文化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萌芽走向成熟。因而,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寻找并创造推动文化进步发展的条件,进而发挥文化对社会其它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倡导丰富和谐的多元文化。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要求文化必须具备多样性,在一个社会中,多样丰富的文化既要具备各自的独特性,又要在彼此之中找到契合点,否则会造成社会文化系统的混乱,因此“和谐”就成为多元文化内在要求,即一个文化系统中多种亚文化的协调。虽然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但这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矛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能在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中得到长远发展,在和谐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不断创造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共产主义文化。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也始终贯穿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理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发挥文化对人的解放和塑造作用,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共产主义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建设进步文化、多元文化、共产主义文化的文化观是包括习总书记在内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文化观的基础和根本,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文化观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我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也一贯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任务,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思考和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文化观为习总书记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

毛泽东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依据当时社会背景和主要任务,结合我国文化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观点。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深刻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倡导维护民族独立与尊严的文化,是反对封建落后思想、倡导批判继承兼收并蓄的文化,是反对服务统治阶级、提倡人民主体地位的文化。文化建设要带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点,在与各国文化交流时既敢于吸取西方文化之精华,又保持自身独立性,要对传统文化保持客观态度,剔除迷信、保留精华,更要为广大人民服务,得到全社会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为开辟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也为正确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又颇具时代性和独创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不断实践、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文化工作立足国情深入群众等,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也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文艺事业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观点,都深刻反映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观的时代精神和本质特征。

江泽民以“什么是先进文化,怎样建设先进文化”为主线,对先进文化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文化观,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状态。在建设先进文化的总体布局中,江泽民还提出了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具体举措,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对建设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文化软实力”“和谐文化”等概念,并对“什么是和谐文化,怎样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2006年考察云南时,胡锦涛指出了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大作为,并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使用了“和谐文化”的命题。胡锦涛认为,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而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党的历任领导人都提倡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习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屡次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了传统文化不容小觑的地位。

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得到洗礼,对于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维护社会安定有序起到积极作用;道家文化崇尚的和谐理念反映在了习总书记的外交文化理念上,合作共赢思想、命运共同体意识,都体现了道家和谐共赢的观念;法家文化强调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等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为习总书记文化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作为中国人民,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四、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对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观要求有机融合,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脉相承的诸如富强、诚信、和谐、友善等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包含了近代以来各国共同提倡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的世界文明成果。刚果演讲时,习总书记高度评价了人文交流对于中非友谊的支撑作用;欧洲访问时,习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对文化交流的看法和主张;面对台湾问题时,习总书记提出将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各国文化交流年的成功举办,也体现着中外文化交流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转型关键期的中国,需要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改革攻坚期的中国,需要通过文化强国之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总书记清晰地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文化观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