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与作业质量提升方法

2019-01-30 06:45赵军赵丽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1期
关键词:作业质量生产效率提升方法

赵军 赵丽平

摘 要: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6%以上,在农业机械大量普及和广泛使用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了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与作业质量提升方法,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作业质量;提升方法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装备及技术保证,随着人们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在我国的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黑龙江省是农业生产的大省,其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位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小兴安岭山麓,因黑龙江省的主要垦区土地集中化经营效果较好,且具备优质的黑土地资源,拥有很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潜力。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我国前列,其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及先进机械的数量均具备显著优势,在现代化农业机械大量普及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利用优质资源最大化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作业质量,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1 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之后,国家对于农业机械的发展给予了多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支持,并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农民购机和农机合作社经营的风险和经济负担。黑龙江省积极的利用中央及省级提供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全国及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动力参数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截至2017年底,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813.8万 kW,相对于2016年增长了3.2%,主要农业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6.8%,相对于2016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全国第一。其中,拖拉机的保有量超过了160.5万台,同比增长1.7%,且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3.6万台。农业机械化灌溉面积603.1万hm2,节水灌溉面积208.6万hm2。共完成农业机械化作业889.6万hm2,机械化收获作业1401.8万hm2。同时,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加强了农业产业化调整,现有农机合作社超过1400个,合作社自主经营耕地面积近80万hm2。黑龙江省通过创造农机合作社典型,通过优质农机合作社发展案例,指导并带动其它地区及周边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显著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

2 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2.1 農业机械的合理使用

现阶段黑龙江省所使用的农业机械按照各自的用途具有机型种类多、形式多样的特点,由于黑龙江省四季分明,不同作业时期所使用的农机在功能和特点上大致相同,按照农业机械动力进行分类,可以将农业机械大体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类别,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利用不同功率的农业机械,既能够减少农业机械功率的浪费,又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以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的玉米作物收获为例,对于三江平原、嫩江平原等地质平坦、耕作连片的优质农业生产区域,采用大型收割机进行快速优质的收获工作,既缩短了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损耗,还提高了收获的工作效率。而对于牡丹江、黑河、鸡西等地区的部分耕地,受地形影响,耕地存在坡度较大或地形、地势不良等问题,耕地多以独自经营小片为主,不利用于大型机械作业,使用中小型农机具进行灵活的玉米收割作业更为适合。

2.2 合理调配农业机械的作业范围

农业机械的作业过程具有显著的时节性特点,通常情况下农业机械针对于某一工序而言最佳作业时间仅为20~30天;对于农时要求更为严格的播种或植保作业,作业的时限要求甚至在20天之内;对于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而言,排除天气情况的影响,通常能够保证在最优质的作业时间内完成农机化作业,达到科学生产的农艺要求。而对于小规模独自经营的农户而言,通常不具备独自的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多采用雇佣农机作业的形式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但由于农机雇佣的途径和可被雇佣的农机数量有限,常出现农业生产作业不及时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农机管理部门的合理化调配,利用农机大户及农机合作社完成工作后,农机的剩余为农民租赁农机作业提供帮助,既能满足普通农户抢农时的机械化作业要求,又能够为先进农机的拥有者增加经济收入。

2.3 优化农业机械的维修售后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中的农艺对农业机械的作业时间具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农业机械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农机故障问题会导致实际作业时间的缩短,但由于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和不确定因素较多,农业机械的故障率相对于普通动力机械更高。要保证农业机械的实际作业时间,就必须要高效地处理农业机械故障,而现阶段的农机维修行业存在着维修技能参差不齐、维修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使农机维修之后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再次发生或引发更严重的故障问题的现象。而新购置农机尽管具备一年左右的售后服务支持,但由于各厂家的售后服务能力和专业程度不同,很多国有小厂的售后服务多为临时雇用人员执行,不仅故障处理及时性没有保证,还可能出现故障维修不合理的问题。

2.4 积极促进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

在黑龙江省的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农民对于自家拥有的老旧农机依赖性强的现象,导致很多老旧农机甚至应该报废的农机还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问题。老旧农机相对于新式农机在工作状态上和实际的工作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且故障的发生率也会显著提升,同时,由于缺乏新技术的支持,很多新式的农业耕作、种植及收获方法都难以在老旧农机上实现。以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轮式拖拉机为例,新式的拖拉机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运输的要求,还能够通过悬挂或背负农业机械实现多种农业生产的作业要求,而老式的拖拉机或因与新式拖拉机结构不同而难以装配农机作业,或因本身机械状态不佳而难以实现悬挂农机作业的功能。因此,在农业机械的保有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合理的控制老旧农机的数量,促进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

3 作业质量提升方法

3.1 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指导

通常情况下,市场上销售的农业机械经过了专业的农机研究人员的设计与试验,具备可靠性和合理性,其在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满足大多数品种农作物的工作要求,但由于很多操作人员对农业机械的操作能力和操作经验相对缺乏,或由于麻痹大意及操作不规范而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因此,针对于农业机械的合理使用的问题,组织农机驾驶员定期参与农业机械专业知识、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努力提高其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并强制要求其参加农机驾驶资格考试,规范驾驶人员对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农机的工作质量,还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3.2 强化农机的维护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是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保证农业机械在优秀的状态下服务于农业生产,才能使其更加贴合于农艺的相关要求来完成农业生产的作业目标。农业机械良好的状态要依靠使用者规范的维护与保养来实现,应做到定期对农业机械及其配套农机具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并对农机具的关键部位进行合理的养护,以避免农机零件的早期损坏。

3.3 提升農机农艺匹配程度

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与农业生产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不同地区由于长久以来的不同农艺习惯影响,在农作物的品种、种植习惯、工作流程以及植株的疏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导致很多农业机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针对某一地区或特定情况易出现作业质量不佳,影响当地生产进程的问题。这是由于农业机械本身适应性问题导致的,要提升农机的适应能力,不仅要依靠设计人员在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优化,还要求农民在购置农机的过程中,明确本地区的农艺特点,有针对性的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参与农业生产,以保证实际的作业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通过合理化配置农机资源、优化农机使用环境、提升驾驶人员专业能力、促进农机农艺合理融合,能够在最小的经济投入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更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长久利用。

参考文献:

[1] 史航, 杜林峰, 何宁,等.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18(8).

[2] 谢洪昌, 曹海峰, 高勇,等.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11):78-79.

[3] 宋淑丽, 王新利.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分析——基于1990—2015年黑龙江省统计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7):102-108.

[4] 汪新勃. 新形势下对提升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思考[J]. 河北农机, 2016(4):11.

猜你喜欢
作业质量生产效率提升方法
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探讨
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探讨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
现代煤矿生产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ERP物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轻负高质 以作业质量促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