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探究

2019-01-30 02:26关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民办高校

关巍

【摘 要】在如今时代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背景下,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着力武装青年一代,让青年一代点燃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要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培养路径的深入研究,继续继承过去的培养方式,且积极探索并合理利用适应当下的培养路径[1],努力保持培养方式的时代性与特征性,也将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化和专业化的目标。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times, we should use Marxism to arm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le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gnite the hope of the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training path of Marxism, continue to inherit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past, and actively explore 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training path to adapt to the present[1], and strive to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ing mode, and will also striv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universality and specialization of Marxism.

【關键词】民办高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

【Keywords】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xists in the new era; training path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1-0123-02

1 引言

民办高校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板块之一,也是众多年轻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因此,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民办高校的伟大使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一代活力满满,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等特点,敢想敢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贡献青年力量。现如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且国际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更应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深入的培养,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勇立时代潮头,坚持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视为己任。只有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愿为共产主义事业争取一生,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发展。而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必须要明确界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需要及意义,并且充分调查研究各类高等院校在实行计划目标时的创新方面及困难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有针对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

2 民办高校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对民办高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部分民办高校建设体系相比而言不太健全,部分院校缺少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懂党建设发展要求、能够扎实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专业教师人才。所以,部分人片面认为民办高校只是抓教学建设、抓学科建设、抓市场发展的高校,它没有将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放在首位。

2.2 过度依赖专家成果,忽视经典论著

大多数高校都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接触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社会的青年群体,绝大部分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都依赖于哲学专家编写的教科书和参考书。这便有一个弊端,这使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掌握可能会存在多多少少的偏差,这源于翻译或转述中存在的个体局限性问题很难被攻克。

2.3 强调理论研究,忽视方法论的实践应用要求

青年群体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从心底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航海的“灯塔”,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所面对的困难及各类现实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学生仍以背诵的方式强制记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便与真正想让青年群体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有些背道而驰。

3 民办高校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建设的创新之路

新时代加强民办高校的教育,培养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不仅要注重实践,还要积极创新方法和手段。高校应不断健全党的建设和组织体系,这是做好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作的基础条件。民办高校只有不断坚持从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并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建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要实现学校党委与基层组织之间稳定、顺畅的信息交流[2],不断提供组织建设者和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学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3.1 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培训环境

民办高校重点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途径便是具有极强综合性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因此,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要注重知识和实践的传承,注重历史、法治、道德、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知识的传递延伸和高效培养,拒绝应试背诵等教育理念。民办高校在引导和培养的过程中,应以实践为主要方法,让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方向。同时也应在培训学习环境方面下手,将国际情况、国家情况的发展趋势同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引导青年一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3.2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激发青年群体探索热情

坚持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年一代思想方面的调查探究,在大数据的时代下,搜集信息以分析青年一代当前的想法和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精准掌握当今社会形式和热点,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民办高校应创办创新培养模式,顺应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按照社会中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实践,开展研讨式学习。

3.3 实施精英型培训,丰富培养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普遍性,对于当代青年,我们需要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方法,让青年群体真正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在实践的过程中,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纳入学校党建设组织体系、团建设组织体系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陈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J].人民论坛,2016(27):124-125.

【2】肖和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途径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民办高校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