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MR联合检测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2019-01-31 05:46毕晓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病变诊断率定性

毕晓旺

(淄博市中心医院 CT/MRI诊断科 山东 淄博 255036)

盆腔囊性病变为女性常见疾病,因其位置较深,所以常规物理检查方式并不准确[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MR、CT、B超进行检查[2]。但研究显示,在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螺旋CT虽然有较高的定位准确率,定性诊断率却较低[3],MR可以多序列、多方位的诊断囊性病变和实体,为提高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率[4],本研究探讨螺旋CT和MR联合检测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为两组,螺旋CT组34例,年龄20~80岁,平均(45.21±10.31)岁;MR+螺旋CT联合组38例,年龄20~80岁,平均(45.27±10.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日本东芝320排螺旋CT,美国GE3.0T磁共振。两组患者均于检查前一晚上进行无渣流质饮食,在检查前1~2h口服1000~1500mL水和500mL 3~5%泛影葡胺稀释液,确保膀胱充盈[5]。螺旋CT:日本东芝320排螺旋CT,层距:0.5cm;层厚:0.5cm;肘部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80~100mL,流率:2.5~3.5mL/s;扫描上至髂脊下至耻骨联合下缘;MR:美国GE3.0T磁共振,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扫描:T1WI:重复时间:550ms;恢复时间:15ms;T2WI:重复时间:2800ms;恢复时间:131ms;层距:1.0cm;层厚:5mm。增强扫描:注射15~20mL钆喷酸葡胺,流率:3.2mL/s[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定性诊断准确率94.74%明显高于螺旋CT组76.47%(P<0.05);两组患者定位诊断准确率97.37%/94.12%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论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具有密度相互接近、病变位置接近、病理类型多等特点,所以诊断其的前提就是了解其病变的性质和位置[7]。各种盆腔原发囊性肿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类型的脓肿、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囊性变、卵巢内膜样腺癌、盆腔畸胎瘤、卵巢囊腺瘤等为常见女性盆腔囊性病变[8],虽然MR、CT、B超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定位诊断率均较低[9],还需要一种提高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将螺旋CT与MR相结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定位诊断准确率97.37%/94.12%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螺旋CT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率;结果显示,联合组定性诊断准确率94.74%明显高于螺旋CT组76.47%(P<0.05),说明螺旋CT定性诊断准确率较低,而联合MR可有效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性病变诊断率定性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