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

2019-01-31 02:04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智障语言表达儿童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智障儿童指的是因大脑受损而影响智力正常发育的儿童,所以他们的智力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儿童并且智力发展的速度也比较慢,智障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缺失问题,而且大多不善言谈。由于发音困难,吐字不清,他们与人沟通常常受阻,长期如此,智障儿童的自尊心会严重受损,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使得智障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使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训练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和需求之后,说话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其学习环境需要有更强的生活化和活动化气息,教师可以利用视觉形象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轻松愉悦的活动。通过引导和训练培养智障儿童进行准确语言表达的能力。如在语文课上要学习《蔬菜》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或图片与实物,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蔬菜名称,并认识青菜、萝卜、白菜等,是什么颜色,在这种师生之间的问答或者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完整的语句和准确的用词能够更好地让人理解,也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地提升。

二、情感交流,启发开口说话

儿童具有极强好奇心的,首先,利用一些刺激物品,促使他们产生主动说话的欲望,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上一些小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完成相应的任务就给予奖励,但是奖励的方式不是全给,先给小口,让他吃完了还想吃,在这样的欲望辅助作用下,他们就会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和句子,想、吃、想吃、还要吃、要吃糖果、还想吃糖果等;其次,教师可以将语言教学和生活中的情境结合起来启发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表达,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要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课文,那就可以发起一个“寻找春的痕迹”的活动,鼓励学生用眼发现,用心感受,用嘴表达,如柳树发芽了、花开了、鸟儿飞回来了,这些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基础上,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说话的动机

智障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动机薄弱,不少智障儿童面对别人说话常常没有任何反应,不知道是没听到还是没听懂,或者有的儿童即使听到了也不想回答。鉴于智障儿童本身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语言教学之前,务必要先搞清楚不同智障儿童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孩子需要一个物品的时候,常常会用动作表现,这时候不要马上将物品给他,告诉他必须要讲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想喝水,要耐心等他说出:“水、喝水、我想喝水”,完成到这一步才能成功喝到水,当孩子提出其他要求时,教师或者父母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慢慢地学会更多词汇和句子。

四、整合各科资源,综合进行训练

一般都会认为语言的训练大多依靠的是语文学习,但这种形式太单一,教师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将数学、音乐、美术以及体育等课程的资源有机整合,研究更多有助于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方法,并将其贯穿于强化语言训练,发展各项思维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如在讨论“我的一家”这个话题时,可以让孩子展示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运用数学的知识,数一数自己的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分别是谁,他们中间谁最高,谁最矮,然后尝试动手给爸爸妈妈画一张画像,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各感觉器官,直观轻松地完成了诸多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既不同,也相同。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智障儿童吸收知识的速度很慢,遗忘的速度很快,所以怎样做好课程设计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智障儿童多练多说,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智障语言表达儿童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