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点亮语文课堂

2019-01-31 02:00
中学语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渔父一堂课老板娘

孙 丽

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节奏是紧凑的,构思是精巧的。对情节和环境不做精雕细刻,只集中精力描绘人物、深化主题,小中见大。一堂好课也正如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精巧构思,要紧凑,要把有限的时间留给主要的内容。正如现代作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时的精彩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我们要学会在关键的点上巧妙设计一两个问题,瞬间激活学生的思维。

之前在高三听了一节课,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卡夫卡的《骑桶者》。老师一上课就请一学生复述故事,并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学生在复述故事后说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上课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课堂一片寂静,只有老师与这个学生在对话,其他同学沉默着。或许是在认真倾听,也或许觉得老师又不是在问自己,跟自己没关系。这时老师说,你说得很不错,不过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你能否告诉我,煤店老板娘有没有看见我。该生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回答,班级却热闹了起来,学生们不管有没有被提问到都大声地说“看到了”或“没看到”,搞得站着的学生都不知道该不该回答。老师请该生坐下,说不要只喊要在文中找到根据。学生连忙开始在书中认真地寻找勾画,有学生说文章这里写到了什么什么,所以老板娘看见我了,另一个立刻站起来说文中什么什么地方可以证明老板娘没看见我。整个班级动了起来。

但大家没有一个定论,然后老师继续发问:“我”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骑在桶上,并且“我的煤桶向上升了起来”“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所以,老师又问:正常的“看”一般是平视,“我”站得那么高,老板娘那么低,她能看到我吗?老师还画了一个图。学生发现老板娘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没看到“我”。既然煤店老板娘并没有看到“我”,冷漠这个主题的得出是否有点武断?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老师继续问:“我”为什么要骑在桶上去买煤?老师的话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之上,老师顺利推出关于卡夫卡的介绍,和骑桶这一虚构行为背后的荒诞和异化现象解读,水到渠成。

听完这堂课,我真是觉得意犹未尽,我完全忘记了我是一个听课者,旁观者,我完全被上课老师带动了,一步一步跟着老师的启发走。觉得思维一直在攀升,仿佛可以盘旋而上直入云霄。畅快极了。静下心来好好思索这堂课到底好在哪里,发现在于老师的提问设计非常巧妙:一个“老板娘有没有看到我”“我在哪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回归文本,仔细研读文本;一个“我为什么骑在桶上去买煤”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抛开套路回答,认真思索卡夫卡其人其文。精彩。老师的巧妙设计提问,正如那关节处的一着棋,盘活了整堂课。妙极。

所以我以为一堂课一定应该有一个能够点亮学生思维的巧问题,这个巧问题可大可小,但一定要能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来设计,一定要能够使学生集中精力,启动思维。

也很有幸看到了许多老师在独立用心思考。比如教《渔父》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是一段发生在河边的对话,请你在屈原和渔父的说话前加一个修饰语,反映屈原和渔父当时的心理。这个小小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对屈原和渔父形象的深刻把握,只有认真揣摩人物形象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心理与形象是相辅相成的,也与二人的选择密切相关。以小见大。

在教《江南的冬景》时。一位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江南的冬景美不美?学生说美。老师说: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词,江南的冬景真(),我从文中第()自然段的()句子可以看出。仍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促使学生研读文本,揣摩恰当的用词,盘活了一堂课。

其实小问题并不小,这个小问题恰恰是把握住了一堂课的核心。这需要老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准确的把握,如果不能精准把握目标,只为激起学生的兴趣而胡乱设问,那么结果只可能是两个,一个是虽然带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的思路也跟着走偏了,转到不知道哪个角落去了;另一个是兴趣只是暂时的,一会之后就是“涛声依旧”,不能贯穿整堂课。

我记得听过这么一堂课,老师在教张爱玲的《更衣记》,问:你们看过张曼玉的《花样年华》吗,在电影中张曼玉穿的旗袍美不美?学生哗一下议论纷纷,有讨论电影剧情的,有讨论张曼玉的旗袍的。然后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张爱玲的《更衣记》,看看19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着装有着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但是,说实话,学生还是闹哄哄的根本没听老师在讲什么,老师很尴尬,又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然后学生安静了,也沉寂了,接下来的课静悄悄的,尽管老师一再调动,学生也没有太大的热情。

听课的我们也很尴尬与无奈。我们知道老师的目的是想通过电影来切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问题设计太宽泛和边缘,离中心有点太过遥远。既然遥远了,则必产生歧路,所以学生还没走上主路呢就跑偏了。这时老师的强行拉回来反倒是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散再一聚,还不如从一开始就直指中心呢。既然老师想让学生关注服饰与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的密切关系。还不如抓住文中张爱玲的话去设计一个问题:张爱玲说“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为什么住在衣服里,住在了怎样的衣服里?当然这堂课结束时还可以布置学生再思考,政治太平的时期,人们有没有去创造他们的贴身环境——衣服?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他们创造了什么?

总之,一堂课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我们一定要思考怎样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性。要做到如石子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断,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渔父一堂课老板娘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都这么熟了
多待一会儿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别再调戏我
怎样写好“一堂课”?
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