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仫佬族古民居的价值与保护

2019-01-31 11:18王东玉上海艾斯贝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82张清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仫佬族滩头古民居

文/王东玉 上海艾斯贝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 张清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240

1、广西仫佬族民居的价值

1.1 历史价值

“建筑是用石头编写的故事”,民居则是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民居是人们的住处居所,民居或者聚落直接反映着每个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态和经济、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 ]广西古砦仫佬族自治乡滩头村的民居建筑至今已经有300 多年的历史;作为建筑物理性的存在,它不仅传承了世代人的生活习俗,还记载了不同时代仫佬族人的思想、文化和宗族等方面的内容。将其中保存完整的且有代表性的民居实例列为文物,不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民族与民居的日常生活,宗族体制;也有利于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线索依据,其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1.2 文化价值

当今最能显示出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聚落或民居建筑,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并且它与民族的活动、当地生产生活方式联系的最为紧密。虽然,它承载了古人传承下巧妙利用建筑空间层面的智慧。但是,民居的文化价值作为其内在支撑一直是存在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建筑装饰

一个民族将自身经历和平日生产生活以一种特殊的手法将其物化的表现在门头、走马板、墀头、窗框等人们视线较为集中的地方,形成民族地域的装饰形式。如滩头村仫佬族民居的门楼、墀头、山墙、屋脊等局部采用木雕、灰塑、壁画等装饰手法。室内的家具“春凳”也是极具特色的装饰,这些民居建筑装饰体现了仫佬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家族兴旺、多福多禄、平安幸福等等)和仫佬族人在审美上的见解,所以,建筑装饰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2 宗教文化

在滩头村,人们对自然崇拜、神灵崇拜至今仍有体现,如民居的厅堂和神龛设置、宗祠和婆庙的设置等等。道教是仫佬族人普遍信仰的宗教。唐宋以后汉族道教传入仫佬族地区,与仫佬族原始宗教相结合,成为仫佬族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但是这种道教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道教,而是仫佬化的道教,或者称为道教的仫佬化,如仫佬族道师在做法事过程中都吃荤。广西仫佬族地区民间宗教活动一律由道师主持,百姓信仰道教、崇拜神仙,道教崇奉的神灵也都在信奉之列。

1.2.3 民族文化的反映

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仫佬族传统节日有着其独特的来源传说,其活动的内容和举办的仪式都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仫佬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除了几大汉族的节日外,还有富于民族特色的依饭节、二月社、婆王诞节、走坡节等等。

1.2.4 隐性的文化内涵

以上的三个文化都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然而在够感受到的文化价值背后有着更为重要的隐性文化价值。这也是我们所要探寻和挖掘的一部分。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也是有着一定的联系。仫佬族内在的文化价值是以宗教崇拜为依托并与建筑相结合的方法已被世代所传承。所以我们应在大文化的基础上探寻其中隐性的文化内涵。

1.3 建筑创作的价值

建筑价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平时所指的是其狭义的价值,即再次利用的价值,这种价值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对其广义上的价值进行探索,即对建筑的创作手法和当时构建思想再利用。并将现存完好房屋进行保护、修缮。但是,大多数民居因自身材质的限制因素并不能永存,所以,其隐性价值中的建筑创作手法和构建思想才是得以传承民族地域建筑形式的真正价值。

中国民居建筑的创作手法不但包含了对环境和空间的处理手法,也包含了构建技术、使用功能、经济指标等方面的手段。就广西仫佬族民居而言,在与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形态、与地理相互协调的群体布局、与山水环境相默契的建筑构思、等诸多方面有很多创作手法可以学习,都具有很高的创作价值。

2、当前存在的问题

2.1 古民居的遗弃现象

“空心村是在城市化落后于非农业化的条件下,由快速发展的村落建设与落后的规划体制相互矛盾所造成的村落外围粗放快速的发展而村落内衰败的空间形态产生差异的现象[ ]。”随社会的发展,旧宅的基本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村民在原有村落的周边建造大量新房屋,便形成了空心化的格局。造成空心村的原因有:1.滩头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水平较低,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这些人为了保留老家能有安身之所,以至于大量的旧民居闲置。2.村落内的民居因年久失修,部分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村民普遍都搬向新家生活,以至于旧民居被闲置。

在田野调查期间,滩头村的大部分民居都是一些老人在居住,还有一半的民居目前处于闲置或被遗弃状态。虽然滩头村村民有一定的保护意识,将新建住宅并未修在原有基础上而是建在古民居建筑群东侧的空地上。但是,村落内的古民居倘若长时间未被得到保护重视,这对滩头村仫佬族的建筑文化也将是一种灾难。

2.2 生活观念的转变对传承古民居价值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顺平的提高,村民的审美并不一定得到提高,一味盲目模仿“豪华”的装修风格,从而破坏了传统的民居构造肌理,便会出现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的情况。另外,村民们对新建民居的要求普遍偏低。新建的民居在营建过程中完全不会考虑汲取古民居中的一些创作手法和创作思想,基本上能达到居住即可,加上修建工期短,设计粗糙,也没有考虑摄入细致的元素,所以传统民居中深层的内涵价值未被提取到,导致了大片外贴瓷砖、内抹水泥的似洋非洋,仿古非古建筑的出现。这不仅是仫佬族民居建筑创作手法及思想的丢失,也是对当地原有朴素、和谐环境的一种破坏。

3、滩头村仫佬族民居建筑开发保护的建议

在广西古砦仫佬族乡,为了增强古砦仫佬族乡文化软实力,全力推进“民俗旅游之乡”建设,古砦仫佬族乡充分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在柳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下,大力实施旅游“百千万”工程,开发保护滩头、古廨、潘村百年古民居、新维千年古树以及以蓬坡为主要景点的万亩枫树林,促进全乡旅游规模全面发展。但是,对于一个村落而言,旅游开发虽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带来的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找到一个较为完善的对策,以期将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的同时为当地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

具体建议(试)有以下三点:

(1)从其功能上入手可以将其定位为仫佬族生态旅游度假村,将原有自然风貌和村落民居建筑予以保护和修缮,并将仫佬族的节日、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民族地域特色进行展示,从中发掘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实衣、食、住、行等几大旅游要素,同时还要完善旅游功能;在保持村民日常生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旅游开发以促进村民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2)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旅游开发中人人皆知的方法之一,村落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村民,仫佬族人热情、好客,而且愿意和外来人员交流,所以对待旅游开发他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开发即将所有旅游设施全部建好,雇一些管理人员来管理即可。我们要做的是将古民居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整治要让本地村民自愿的去执行。并且旅游接待、风景介绍、民族性质的活动等都要由他们去实施。所以,必须在规划实施前要让他们加入到旅游开发的队伍中来,明白规划与他们自身的利害关系。

(3)从大自然的保护上来讲,滩头村四面环山、村前有河流穿过、村后搭配大片樟树林、村落周边被大片稻田包围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开展旅游开发的同时,需要协调好多方关系进行规划,做到保护与开发齐头,恢复与重建并进,有效利用好滩头村的资源,拓展古村落影响力的范围。

小结:

在田野调查期间,根据村落的现状总结出现存的问题:古民居的遗弃现象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对传承古民居价值的影响。关于这两点问题人们应该思考其原因和解决方法,以便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者在实施工作计划前,必须要考虑村民的切身利益,将村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滩头村的人们都期望过上高于现在的生活,所以要充分利用村落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特点,以创造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仫佬族滩头古民居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凭海临风
唐启辉
垂钓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黑龙潭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