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2019-01-31 21:03朱峰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7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后浇带图纸混凝土

文/朱峰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700

施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现浇混凝土结构因收缩或沉降不均匀而产生一些有害裂缝,从而导致整个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后续使用。因此,应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基础板、墙梁等相应部位预留临时施工缝,然后进行后浇带施工。

1、根据施工图纸展开施工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而钢筋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产生水化热和周边的温度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与膨胀,这时就会产生一些有害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以及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而后浇带工程就是为了避免这些质量与安全隐患,在施工期间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裂缝措施,保障工程整体的安全。通过后浇带工程,使各部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接缝作用下,不会出现变形裂缝,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价值和作用。但在后浇带的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才能避免停工与返工现象,控制施工进度,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为了保障施工流程的完善性与技术的严谨性,就需要依据施工图纸来展开混凝土与后浇带施工,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问题。首先,需要选派资深的专业设计人员,根据工程项目的计划单,做好现场的勘察规划工作。使用专业的、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全面的、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与方案。还要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方案的可行性与精准性。对于后浇带施工,必须在施工方案与图纸中就进行空间的预留,这样才能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跑浆与混凝土疏松的现象。其次,在图纸和方案中明确重点和难点,密切关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环节。根据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高度,确定基础梁的连接方式是必要的。预留空间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遵循一次性浇筑的原则,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对于钢筋材料,应加强保护,防止因任何不利因素而产生弯曲、断裂、腐蚀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分析原因,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必须遵循相应的标准规定,保障正常的使用。

2、设置合理的后浇带位置和浇筑时间

将后浇带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应力水平的下部或结构中梁、板的反弯点附近。由于弯矩的影响,荷载力相对较小,剪力相对较小。此外,还可以设置在结构内板与梁之间的中间段。虽然该部分的弯矩较大,但其剪力水平较低。考虑到混凝土柱连接的稳定性,一般采用直缝后浇带的截面形式,在板的部分预留斜缝。在机构基础和梁的部分,需要留一个槽接头,具体的形式要结合截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我国建筑多为矩形结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握间距问题,将其控制在30~40 米最佳,并且将后浇带的实际宽度控制在70~100 厘米,同时根据后浇带的类型把握对应的浇筑时间。

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将其控制在42~60 天内最佳。在部分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方案设计人员会结合相关情况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制定比较特殊的标准,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作业。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将缝隙部分清理干净并在24 小时内完全保持湿润,但不允许在混凝土表面留有大量的水,在施工缝处用与混凝土中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铺一层。后浇带材料应为无收缩混凝土材料,也可采用膨胀水泥或具有膨胀作用的极普通水泥和外加剂配制。混凝土强度应比相应结构的强度高一级。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应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最佳的材料配比。

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对设计和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具体情况,当建筑物高差较大,结构设计中无需设置永久变形缝时,可设置后浇带。公共建筑和超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也有后浇带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解决沉降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基础结构设计时需将二者连成整体,但在施工过程则需用后浇带将二者暂时断开,例如在保定满城区惠友万悦城综合体项目中,主楼地下2 层,地上25 层,裙房地下2 层,地上4 层,主体建筑与主体结构裙房分开施工。主楼封顶后,大部分沉降稳定,然后在接缝处浇筑混凝土,将高低楼层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设计中,结构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受力情况,分别进行强度验算,并考虑整体连接后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为解决连接前后的应力问题,可采用调整时差、调整压差、调整标准高差等调整措施进行施工和设计。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混凝土在刚浇筑后的硬结过程中会出现自收缩现象,造成已建成的结构的热膨冷缩。但当结构变形受到约束时,温差则会引起温度应力,进而生成应力分布不均,严重时有可能在构件中出现裂缝,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若设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可以满足抵抗温度应力的需要,这样就减少了收缩应力,从而提高了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后首先必须具备的技术准备工作:在技术应用时应当确保设计内容符合工程规范中的要求,应当使结构主筋不会在缝中断裂,确保施工具有良好的效率,并确保预留缝的缝宽大于800mm。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控制好材料的耐寒性与耐热性。

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过程。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在混凝土材料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检查清洁度,在此基础上保证预留缝区的纯净度。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对预留缝进行养护,避免出现过多异常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温度问题;其次,混凝土本身不应变形,外部因素应发生较大变化。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应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做好钢筋除锈、清理、成型、绑扎等杂物的清理工作。

后浇带设计施工需要采取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首先严格其相应规范和标准实施,保证后浇筑的施工质量和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其次,必要时还要采取一定的临时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和需求,严格按照规定实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规范的操作,确保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的科学性。同时,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管理,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为以后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后浇带图纸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看图纸
混凝土,了不起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