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智慧发展之路

2019-02-01 04:49何思黔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81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历史

文/何思黔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81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城市发展中留住体现城市个性魅力的地域风物,留住城市的文化底蕴尤为重要。如何在传承与延续之间取得有效平衡?也是本文探讨的意义所在。

1、立足原真性和整体性,走物质文化遗产的严格保护之路

1.1 留住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1.1.1 不改变原状,体现“原汁原味”

“原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它的英文本义是表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authenticity”作为一个术语,所涉及的对象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保护原真性一方面是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等有形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些实物遗存背后还隐藏着与之价值相关的意义,实物遗存是其精神意义的承载体。

1.1.2 修复性保护,力求“修旧如故”

对于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古遗址,由于长期暴露在风雨中,容易遭受虫蚁、微生物等生长在遗址上的生物破坏,或是大气污染及酸雨造成的化学破坏,或是长期负荷的作用造成的力学破坏,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等。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精神,在有充分依据和把握的前提下,对仍在使用中的文物建筑进行原样整修,修复其局部缺损,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建筑的外观原貌,力求“修旧如故”,是合理可行的。

1.2 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

古城遗址的保护,不能仅仅就遗址单体本身进行“孤立保护”,而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将其环境风貌的保护和修复一并考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一是要保护历史环境,注重整体风貌,包括各文化遗迹景点、整体空间格局、城市天际轮廓等。二是要理清历史脉络,重现历史氛围,包括运用整治的手法,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的痕迹,仔细地修复已经破坏的部分,艺术地处理难以恢复的部分,统一整个传统氛围。三是要改善人居生活,挖掘文化内涵,在整体保护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人居生活品质,以文化为本,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2、立足传承与激活,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

2.1 传承经典,打造地域特色品牌

传承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价值,展示文化个性,把文化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可以形成区域的个性和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良好的传承保护机制下可以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新生光彩。

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部些遗产在经典传承下,生产制作工艺沿袭传统手法,形式特征保持原有风格,反映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这类遗产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新的社会资源,具有文化、经济双重价值,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圈子,因此,打造品牌就比较重要。

2.2 激活民间艺术,彰显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遗产,若是仅仅依靠代代人口传心授,不采用物质载体的传承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稀有的遗产容易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物质为载体,将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彰显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魅力。

激活民间艺术,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一方面能增加旅游收入,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能以物质为载体,扩大视野,提升文化品位,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更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立足产业模式,在智慧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

3.1 “文化+旅游”模式

发展文化旅游是充分利用文化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应成为抢救物质文化遗存空间,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重要手段。例如:将“古城遗址”纳入到城市旅游景观系统组织中,大大丰富了城市旅游的内容,也为古城遗址保护本身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构建合理可行的文化旅游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使民族特色鲜明的中国历史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东方明珠。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需要在严格保护的原则下适度开发,尤其是对于一些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遗迹等,古遗迹年代久远,过度开发难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适度发展才不会背离保护的初衷。

3.2 “文化+产品”模式

在产品中运用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例如在现代灯具、家具、装饰品、首饰、丝织品设计中运用历史文化图案,在造型上加以提炼等,可以提升大众审美观及价值观。通过具体形象设计理念,表达浓厚历史文化气息,或者将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化重新诠释,强化文化深刻内涵。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能够获取广泛大众的深刻认同感,让产品设计能够在满足大众使用需求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

在“文化强国”理念提出的背景下,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注重产品设计中外观与功能的创新,提炼文化核心精髓,塑造民族特色,在延续与推广中不断发展。以树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在产品激烈竞争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了中国历史文化。

3.3 “文化+教育”模式

对于触手可及的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教育基地的作用,在雄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引导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对祖国的热爱。在教育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让基地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场所。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发挥民间传承机制的作用,以文化作为资源,开展各民族的教育培训班、文化产业培训班,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中心、民族民俗博物馆等,吸引社会各界有兴趣的人加入,既培养了历史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承者,又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要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本族文化的培养、熏陶和训练,让青少年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总结: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根”,要留住城市的“根”,需要在发展与保护中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不在保护的基础上谈发展背离了传承的本质意义,而脱离了发展的保护又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发展为长远的保护而服务,发展亦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才能在传承与延续历史文化遗产之间取得有效平衡。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历史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