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潜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01 05:21周小明天津滨海新都市投资有限公司天津300453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投融资现金流融资

文/周小明 天津滨海新都市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3

现代企业合理规划与实施投融资管理,是企业扩大规模、增进盈利、完成关键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稳健成长的重要方式;是有效管理企业投资性现金流和筹资性现金流,防控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构化去杠杆,构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良好秩序的重要组成。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进程中,企业妥善统筹投资与融资管理,科学平衡聚焦主业与股权投资,当期经营与长远发展,投资强度与融资能力,对于企业(特别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基业长青具有战略意义。

1、企业投融资管理的问题分析

1.1 投资规模与结构的失衡问题

投资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及实施的关键组成,需要企业按照战略目标指引,科学统筹资源要素禀赋与风险防控能力,合理把握投资规模与结构的平衡。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部分企业盲目追求扩张速度,大幅提高产能和营销布局,过度举债加杠杆投资,致使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偏离合理区间,相应产生企业经营及资金链条风险。这本质上是企业发展理念与战略管理能力在投资管理上的具体表现。除规模因素外,部分企业盲目开展股权投资和并购重组,特别是跨产业链、跨行业、跨地区投资操作。这影响到主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好钢没用在刀刃上”,又未实现混业经营的范围经济效应。同时大量超出标的资产公允价值的溢价收购伴生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资产,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随时存在跌价减值的“暴雷”损失风险。因此,投资规模与结构失衡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质量和效益,资本应有的价值创造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1]。

1.2 融资渠道与成本的失序问题

企业的产权性质、资产规模、行业特征、发展阶段等不同,所采用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差别较大,相应的融资成本及风险不同。中小企业通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在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博弈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融资渠道受限。数据调查显示,内源性融资模式是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的首选,虽可缓解借贷压力,但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融资期限较短,资金链存在高不确定性[2]。甚至,部分企业在面临资金困境时,为解燃眉之急而饮鸩止渴,不惜通过P2P 平台或非正规渠道筹措高息资金,致使企业产生极高的财务费用,相应造成资金链条日益紧绷,资金风险不断积累。中小企业融资过度依赖内源性融资,与各类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的互动合作尚不充分。另一方面,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部分上市公司),过度使用资本市场,激进融资以实现快速扩张的目标。其中,最突出的是股权质押融资比率过高,致使实体经济与股市的风险传导过度。经济环境波动时期,极易造成诱发质押风险和平仓困境,推动系统性的融资难和融资贵。

1.3 投资与融资的匹配效率问题

现金流平衡稳健是企业经营健康的关键保障。按照通行的资金流筹划逻辑,企业的投资性现金流首先来自经营性现金流,其余则通过融资所得筹资性现金流补充。例如,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近年来不断推进跨国扩张布局,因其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其扩张投资所需资金完全通过经营性现金流保障。投资与融资的协同关键在匹配,特别是期限匹配和数量匹配。为实现投资与融资匹配,需要企业战略规划、业务规划和财务规划统筹协调。当前,部分企业战略规划滞后,业务规划与财务规划失序甚至脱节,致使投资与融资匹配效率较低。比如,部分企业按照“现金为王”的理念,筹资金额超过业务投资的实际需求,造成存量资金冗余,推升企业财务费用和资金成本。相反,部分企业资金管控过度保守,存量资金过低,迅速筹措资金的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各类投资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当前部分企业大量融资为短期资金,而资金投向却是长周期、重资产项目,造成投融资的期限错配,致使企业面临潜在的现金流风险。

2、企业投融资管理的策略分析

2.1 完善及优化投资结构

企业投资管理需要严格执行战略管理、发展规划和全面预算。当前,企业投资应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主业盈利能力,大力改善经营性现金流。通过综合统筹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企业资源实际,合理控制主业投资的范围、强度与节奏,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投融资管控模型,避免盲目投资和“拔苗助长”,综合平衡主业营收、净利润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步增长,确保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各偿债能力指标在合理期间运行。同时,企业应通过资产整合削枝强干,坚决退出低效非主业股权投资,及时回收资金补充现金流,减少其对主业所需人力和财务资源的耗散。

2.2 调整及拓宽融资渠道

当前,国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专项扶持措施。各企业需要充分把握政策机遇,紧抓政策红利,加强与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互动,积极调整及拓宽融资渠道。除了内源性融资,各企业应大力拓展外源性融资渠道,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不同角度筹划融资路径,比选融资对象,努力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广泛对接各类创投公司,基金公司,适当借助第三方融资服务机构,化解当前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银行融资所涉及的抵押和担保压力。企业财务部门在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外,应大力加强融资能力建设,构建长期合作的多方面融资合作对象。同时,应特别留意资金链的规划与融资期限的安排,确保资金进出的期限严格匹配。

2.3 加强战略管理与风险控制

投融资管理的各种潜在问题关键在于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短板,致使业务与财务脱节,投资与融资失序。因此,为从根本上统筹平衡投融资管理,企业需大力加强战略管理,运用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工具,确保企业的业务发展和资金进出严格遵循战略指引。同时,企业应高度重视现金流风险,通过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等措施,全面加强经营和财务风险预警及防控体系,加强投资项目的事前和事中管理,严格开展投资后评价,确保实现投资目标和维护财务安全。

结语:

投融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与企业经营同等重要的管理课题。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收益与风险,紧紧围绕提升竞争力和自身价值,以确保投融资管理平稳有序,从而实现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投融资现金流融资
融资
融资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7月重要融资事件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