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复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9-02-01 12:20孙华英济南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山东济南25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居民点总体规划制约

文/孙华英 济南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 山东济南 250000

经过多年土地复垦,砖厂、工矿废弃地等易复垦的土地资源已基本复垦完毕,现有复垦资源主要集中在村庄居民点用地上。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做好村庄复垦工作,提出相关工作对策及建议。

1、村庄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分析

根据调查,村庄居民点用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居民点存在 “满天星”式的现象,部分农村居民点建在了土质肥沃的好地上。

1.2 土地利用率低。农村居民点存在较多的“空心村”,宅基地面积大,房屋以低层建筑为主,土地利用率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较大浪费。

1.3 村容村貌差。房屋方向各异,前后错落不齐,很多旧宅结构粗糙,破烂不堪,村内一些拆迁旧址乱放杂物,村庄环境差。

1.4 配套不齐全,生活质量差。村内路窄巷小,路面不平,排水不畅,配套设施不齐全,生活不方便。

2、村庄复垦的制约因素

目前,在村庄复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2.1 资金制约。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众个人资金不足。虽然少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是大部分群众缺乏资金,即使只缴差价,购置安置房也有难度。二是村集体资金短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来源有限,资金缺口大。三是政府投入也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补助政策,对村集体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补助力度仍然偏小。由于资金制约,一方面限制了村内空闲房屋的拆迁;另一方面不能及时建设安置房,无法及时对住户房屋进行拆迁。

2.2 规划制约。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约。实施村庄拆迁改造土地复垦,多数村都要或多或少占一部分土地建设周转房,而村周围土地大多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使有指标,也无法安排使用。二是城乡规划制约。一方面是有些村庄安置用地虽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不符合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不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部分村庄由于没有村庄规划而无法进行项目立项。三是设计制约。有些村庄安置房规划为楼房,群众在住楼房方面有顾虑,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用工具、农用机械、粮食和农作物无处存放,二是家庭庭院养殖无法实现进而减少家庭收入;三是家庭开支增加;四是上楼下楼不方便。

2.3 观念制约。大多数的农村群众仍然以土地的种植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没有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独门独院的生活习惯,不愿意花钱买楼住楼,这种观念不可能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3、对策及措施

针对存在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统筹整合、整体推进、把握关键、规范有序、以民为本、维护权益”的总体思路,提出以下对策及措施。

3.1 科学规划

3.1.1 尽快制定完善市、县(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和村庄规划等规划体系。

3.1.2 县(区)、乡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体系,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本辖区范围内村庄拆迁改造土地复垦的计划,具体确定每年拆迁改造土地复垦的村庄数量和规模,确定每个村庄实施完成的期限。村庄拆迁改造土地复垦计划制定既要科学,符合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求,又要结合所确定村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及现状特点,统筹兼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还要十分注意旧村改造特点,要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内闲置地,可以利用废弃地、坡地及山地的就不要占用耕地,控制村庄外延盲目扩张,节约集约用地。计划要在村内向群众公示,严格执行,不得无故变更。

3.2 健全机制

3.2.1 改变现有村庄复垦运作机制。年初将村庄复垦任务下达至县(区),市级政府与县(区)签订土地复垦责任书,作为年终指标进行考核。

3.2.2 建立监管机制。对实施的村庄复垦项目,定期到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发放村庄复垦进展情况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3.2.3 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在村庄复垦立项、实施、验收以及后续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各有关部门都要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2.4 完善村庄拆迁改造复垦的补助政策。建议根据当地财政状况、农民经济实力和村庄拆迁改造土地复垦进展情况,适当提高土地复垦补助标准,在经济上激励地方政府和农民参与开展村庄拆迁复垦的积极性。

3.3 培育典型

村庄复垦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搞一刀切,应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每个县(区),每个乡镇,根据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村庄复垦分步或分阶段实施的计划,条件比较好的村,实施时间可以短一些,条件比较差的村,实施时间可以长一些。让经济条件较好、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先开展起来,从中培育村庄复垦典型村,影响辐射周边。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提高村庄复垦整体进程。

3.4 广泛宣传

村庄拆迁改造复垦是一件一举多得、利国富民的好事,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新平台。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和举办专题讲座、印发明白纸、粉刷标语口号等方式,深入宣传村庄拆迁改造土地复垦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描绘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蓝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消除传统的思维模式,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各村也要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利用广播喇叭、黑板报等行之有效的形式深入宣传,与老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描绘村庄发展的美好前景,消除群众的担忧、害怕和抵触情绪,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级全方位的大力宣传,为村庄拆迁改造土地复垦营造良好的氛围。

猜你喜欢
居民点总体规划制约
基于GIS的金海湖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基于遥感技术的轩岗矿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三江源玉树藏族自治州寺院和居民点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剪刀差”制约了农药制剂出口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军队建设受战争实践制约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