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EPC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2019-02-01 08:49蔡巍浙江杭州311122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工程进度施工进度可视化

文/蔡巍 浙江杭州 311122

1、BIM 技术的EPC 项目管理流程设计原则

由于EPC 项目工程大、管理内容十分复杂,存在很多的流程,依照流程理论对基于BIM 技术的EPC 项目管理进行优化改造时,需要以核心流程为变革对象,不需要对全部流程进行改造。所以根据价值链方法深入挖掘EPC 价值,现在的EPC 项目流程由于技术不足等问题,还无法充分挖掘EPC 项目交付模式的增值空间。因此,基于BIM 技术的EPC 项目管理流程设计要根据价值链理论对主要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与探析,寻找更多的增值空间,并且以BIM 技术价值为基础将其带入到EPC 项目管理流程设计中。

2、基于BIM 技术的工程进度管理

利用BIM 技术,可在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进行进度的可视化模型分析,发现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进度问题,进而完善进度计划,优化进度方案,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计划问题而造成一系列工程进度问题。

BIM 技术与GIS 系统有效融合,能够形成采购、运输和使用的协同管理,提高物资采购效率及使用效率,避免工程资源供应不足、运输不通畅、堆放不规范等问题。

运用碰撞模拟检测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可避免在实施过程中频繁变更,做到提前修改、优化,保证工程进度、质量。

3、EPC 模式下工程进度BIM 信息化平台的应用

3.1 EPC 模式下模型的建立

在设计阶段,三维建筑模型能够直观、便捷地展示建筑设计成果,设计部门确定工程项目的初步模型,并交付于甲方初步审核,进行调整与优化。在确定初步模型后,分别进行专业设计,根据其大数据的特点,提供详细的人、材、机各种信息,进行全过程控制。在采购阶段,BIM 模型能够详细提供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及人、材、机信息,利用GIS 系统与BIM 模型平台相结合,对建筑供应链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采购部门、供应商、工程部门能够对材料信息进行集成管理,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对资源的进度管理也由此更加全面和专业。商务部、物资部、供应商、工程部能对各类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利用BIM 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分块模拟,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等,分析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与模拟情况,具体分析相关数据,找到延误状况及延误原因,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2 工程进度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设计阶段可以利用MEP 碰撞检查功能,可视化模拟分析各专业之间设计的冲突,特别是管道和结构两者之间的冲突问题能够很好的在设计阶段就检查出来,并提前进行相关专业的修改,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此类问题,而导致返工、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间接保证了工程进度。而进度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BIM 协同平台动态监控设计人员的进度情况,并且与设计计划进行比较,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传统设计中结构专业与管线设计是不在一个工作界面上的,所以很难避免管道与构件有冲突的状况,但如果利用冲突碰撞功能就能够提前进行修改,而不必等到施工过程中发现错误才进行工程变更。

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采购部门将相关材料采购信息附加到构件中,形成采购模型。一方面采购部门能够通过采购模型清晰、快速、便捷地知道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所需要采购的材料,对采购的控制更加细化和准确。而这样的功能在EPC 模型下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会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此时设计、采购、施工环环相扣,一旦出现问题,工程进度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采购部门需要精确及时知道设计出来的工程所需要的采购量,为现场施工做好充足准备。进度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以利用采购模型,动态监控整个工程的采购情况,对提前或延误做出及时判断,并将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采购部门。

在施工阶段,工程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从总进度计划、二级进度计划到周进度计划,并将进度信息附加到采购模型中,形成施工模型。此时,进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施工进度模拟和虚拟漫游等功能,将现场实际的进度情况与模拟的进度情况进行可视化对比。每天由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将工程进度信息录入到BIM 协同平台中,比如现场施工进展照片、构件尺寸等信息。在施工进度模拟系统中可以将对应时间的计划进度可视化展现,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不仅仅可以准确知道施工延误的具体分部分项工作、地点,还可以知道延误的程度,这样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救。

3.3 基于BIM 的进度控制可视化管理

3.3.1 BIM 在施工中的可视化应用

BIM 技术最直观的功能体现在建筑模型的搭建上,是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一种基本手段,根据建筑物自身的信息,供人通过三维模型直观地了解建筑物未来成型后的模样。而BIM 技术在施工中的可视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模型与进度计划的结合上,使得每个模型对应相关的计划工序,再通过数据层及平台中心,导出整个可视化应用,包括施工过程的模拟优化、场地布置及资源的动态管理、施工碰撞检查等,实时把控现场情况,对进度管理进行有效的把控。

3.3.2 模型可视化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可通过模型进行可视化管理,辅助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进行直观把控。结合BIM 模型,建立现场与进度控制中心相统一的BIM 网络平台,两者依托平台进行信息集成与交换。通过时间节点的转移,对应阶段的建筑模型会呈现该阶段应实施的现状,再结合现场进行对比,能有效地控制进度情况。针对进度延误的不同情况,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对建筑信息、施工过程信息、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最终保证进度信息及时、准确,提高决策实施速度和现场工作效率。

3.3.3 数据可视化管理

拥有建筑信息集成功能的BIM 技术,为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提供可靠的数据化支持,凭借BIM 技术中的可视化功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全方位展示,解决一些传统技术难题,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及施工模拟建造、项目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等,都可通过这些数据支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现场高效生产模式。

结论:

EPC 模式下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相对于传统承包更加复杂和困难,需要统筹设计进度、采购进度、施工进度三个阶段,对信息的沟通与传递要求更高。采用BIM 技术进行项目进度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共享问题,为各专业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进度管理能够从前期设计、采购到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和管理,对突发状况做出相应补救措施。

猜你喜欢
工程进度施工进度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全过程动态控制下的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思维可视化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基于GIS的公路工程进度可视化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高速公路机电改造工程进度柔性管理体系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