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矸石山生态恢复研究初探

2019-02-01 08:49董成丽抚顺市东洲区园林管理处辽宁抚顺113003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排土场刺槐耕作

文/董成丽 抚顺市东洲区园林管理处 辽宁抚顺 113003

宁军 开原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开原 112300

1、前言

抚顺经过一百多年的矿业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均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采矿引起的地面沉陷、土地占压、掘损等环境破坏问题突出,据统计现有矸石山面积可达3 万余亩,但得到利用面积微乎其微不仅对我市的土地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

多年来,我们以绿化复垦方式进行生态恢复这项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通过大量实践和矸石山造林实验资料表明,矸子山自然风化的适宜造林时间为停排矸后的10—12年,因此排土场的生态恢复问题就将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

2、生态恢复对策

2.1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排土场的生态恢复应本着“以植被恢复为主、先恢复后完善,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下盘后上盘、先掌子面后平盘,边恢复、边利用,分层次、分重点”的原则,坚持物种多样性和适生性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作出总体和近期生态恢复规划,多种树、多层次进行绿化、农业复垦,提高人工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由于盲目开发利用造成人为的、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污染破坏。

2.2 对排土场进行用地区划

由于矸子山尚处在生产活动之中,因此,也只能针对现状作以初步的动态功能区规划。总体区划应按东、西舍场和汪良舍场分别进行,大致分为林草、林粮、林果、间作区,风景防护林区、生产用地区等。

排土场总面积为31850 亩。依据以排矸年限为主要因子进行的排土场立地类型的研究成果,划分的六种类型和面积分为:Ⅰ类(排矸年限40年以上)750 亩,Ⅱ类(排矸年限30-40年)4450 亩,Ⅲ类(排矸年限20-30)1150 亩,Ⅳ类(排矸年限10-20年)4700 亩,Ⅴ类(排矸年限10年以上)2950 亩,Ⅵ类(排矸未稳定地段)17850 亩。在同一功能区内,按不同的立地类型进行植被恢复。

Ⅰ、Ⅱ类,以阔叶混交和针叶混交为植被恢复方式,树种可选择为刺槐、樟子松、小叶朴、皂荚,以刺槐和樟子松为主。Ⅲ、Ⅳ类,以乔灌混交和灌木进行植被恢复,乔木以刺槐为主,灌木树种可选择紫穗槐、锦鸡、沙棘、胡枝子、黄栌、火炬树。Ⅴ类,以人工播种草子为主。可选择的草种为沙打旺、草木樨、紫花苜蓿、月见草、南蛇藤 ,应首先可作绿肥和饲草的草种为主。

对于Ⅰ、Ⅱ类和Ⅲ、Ⅳ类立地类型内的已进行耕作复恳地段进行改造。掌子面上的耕作面积要全部退耕还林;对平盘区耕作面积为林网串带,对于不连续的耕作区应通过机械排石整地、复土造田使之集中连片,起垄耕作方向改为于等高线方向平行,实行草粮轮作。

Ⅳ类(包括2007年停排矸生产用地)暂列为生产用地,完全停止生产活动后,进行植被恢复。

2.3 按规划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10年时间),完成风化年限在20年以上的地段的植被恢复、已绿化地段的填空补齐和耕作复垦面积的改造。

第二阶段(10-20年时间),全部完成底盘、二盘的植被恢复。初步进行相关配套设施、景点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阶段(20年时间),完成上盘的植被恢复,建立、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景点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

通过生态恢复,排土场绿化复垦率将由现在的2.4%,提高到30%以上,农业复恳率将由现在的4.7%提高到55%以上。从而不仅彻底改变了排土场生态环境,而且将对城市环境起到生态防护和绿化美化作用,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料优势发挥其经济潜能

2.4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1)采用造林技术措施,增强水土保持效果。

从试验区试验结果和多年来的矸石山造林实践来看,刺槐、紫穗槐水平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保持水土能力强,生长性状表现良好。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上,乔木应以刺槐为主,灌木应以紫穗槐为主。可以迅速达到恢复植被、改善土壤条件、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掌子面以灌木为主,采用“品”字形造林整地,在水土流失严重、砬石含量大的地段,可采用竹节壕方式整地造林。

不进行全面请场整地和割场抚育,减少水分蒸发,采用客土、蘸浆(保湿剂)、容器苗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

加大造林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上保存株数,促使幼林提前郁闭。

对刺槐、紫穗槐进行轮作式平茬,促进枝条萌生和生长速度。

(2)对于采掘严重地段,应用机械进行平整,排石整地。避免严重积水、加大冲刷力(如汪良舍场)。同时,降低复垦难度,便于进行林粮、林草间作。

(3)平盘区防护林带与主要风向垂直(东南向或西北向),充分起到林带的防风固沙作用。

(4)沿等高线方向起垄耕作。对已进行耕作复垦地段进行改造,以林网串带,加强耕地保护;实行草粮轮作,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改变耕作方向,与等高线平行,减弱地表径流对边坡的直接冲刷。

(5)在停排矸10年以上尚难于绿化的地段,应有计划地人工播种草籽。

(6)在地渗水严重的地段,修建排水沟 、挡土墙和护坡墙。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2.5 综合开发利用设想

排土场由于地势较高,地渗严重,工业开发产生的烟尘、废水、废渣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破坏,因此不适宜做工业开发用地。

在实现林粮间作、林草间作的同时,可以在种植区交通、水源便利的地段,建立饲料加工和牛、羊育肥场,充分利用地被植物,加工草粉,调制干草,生产青贮饲料,进行饲料和畜牧生产。从而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广泛的生产门路和就业机会,走出一条排土场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模式。达到以生态恢复促进生产,以生产提高生态恢复速度的良性循环。

东舍场排矸时间较长,地势较为平坦,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紧靠虎台环山森林公园和青草沟生活住宅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因此,其北边应以绿化、美化为主要目的进行生态恢复,使之与森林公园浑然连为一体,适当点缀亭台,与森林公园遥相呼应,扩大周围居民、游人休息、游憩的范围;对水泡实施人工改造,设置水榭、亭台,增添园林美感;林粮、林草、林果间作区也可成为森林公园一景,增加浓郁的乡土气息(观果园)。与青草沟邻近的地段,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作为建筑用地进行开发利用,缓解矿前地区建筑用地的紧张状况。对于早期进行复垦且具有水、电设施的东南部地区,不仅可以进行大棚蔬菜、养殖生产,也可以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立人工狩猎场、跑马场等特色旅游服务项目的服务设施。中南部地区可开辟一处公益性森林公墓(殡葬林),既可满足周边地区对于丧葬用地的需求,也可提高生态恢复的速度。

猜你喜欢
排土场刺槐耕作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高应力条件下排土场非线性强度参数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排土场的安全防护对策措施与事故分析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机制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聪明”的刺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