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钠片有关物质方法的优化

2019-02-04 06:38陆常辉张云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3期

陆常辉 张云云?

【摘要】对现有国家标准中普伐他汀钠片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了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使得普伐他汀峰与后杂的分离明显改善。

【关键词】普伐他汀钠片;有关物质;分离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2

普伐他汀鈉片为他汀类降脂药物,适用于饮食限制仍不能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和Ⅱb型)[1]。有关物质是药品质量控制中重要的项目之一,为了严格控制药物的质量,对杂质必须能够有效分离,故对现行国家标准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适当优化,从而保证有关物质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 用现行标准测定存在的问题

1.1  现行标准测定要求[2]

现行标准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品标准,按该方法测定普伐他汀钠片有关物质,结果如下。

色谱条件:

仪器:戴安U3000,HPLC,赛诺飞。

色谱柱:Zorbax SB-C18 4.6 mm×75 mm 3.5 μm;波长:238 nm;流速:1 ml/min。

溶剂:甲醇-水(50:50)

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稀释成每1 ml中1 mg的溶液。

流动相A:水-磷酸缓冲液(取0.08 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0)-乙腈(52:30:18) ;

流动相B:水-磷酸缓冲液(取0.08 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0)-乙腈(10 : 30 : 60)。

梯度洗脱程序如表1所示。

1.2  测定结果

以下为3批普伐他汀钠片(规格:20 mg)测定结果,见图1所示。通过色谱图结果可知,用此梯度洗脱方法,普伐他汀峰后的杂质峰(峰5)未能完全分离,无法对该杂质进行准确积分,定量。

2 测定方法优化

本次方法优化的目的为使主成分(普伐他汀峰)与其后杂质峰达到完全分离,首先在原色谱方法条件下,进行了梯度优化,在减小有机相变化速率的过程中,两者分离度略有改善,但并不能达到完全分离。故对选择性改变更显著的色谱柱进行筛选。

2.1  色谱柱选择

选用不同品牌不同参数的色谱柱,分离度效果均不好,如选用色谱柱(Thermo Accucore C18 4.6 mm×100 mm 2.6 μm),主成分峰与后杂分离度未能改善;选用色谱柱(Thermo symcronis C18 4.6 mm×150 mm 3 μm),主成分峰与后杂分离度大于1.5,但主成分与前杂共出峰;选用色谱柱(Ultimate XB-C18 4.6 mm×250 mm 5 μm),主成分峰与后杂分离度未能达到分离度要求,但有所改善,故选用该色谱柱进行进一步梯度优化。

2.2  梯度优化

梯度方法1:

色谱柱:Ultimate XB-C18 4.6 mm×250 mm 5μm ;

其他参数不变,洗脱梯度如表2,相关色谱图见图2。

选择色谱柱(Ultimate XB-C18 4.6mm×250mm 5μm),在梯度2条件下主成分峰及其前后杂分离度均大于2,但主峰与后杂不能达到基线分离。在梯度3条件下,主成分峰及其前后杂分离度均大于2,且能达到基线分离。更换同品牌的不同批号的色谱柱考察,重现性良好。

2.3  优化测定结果

(1)对已知杂质进行定位,见图3。

(2)选用多批样品,按优化色谱方法进行检测。图4为供试品图谱。

系统适用性溶液中,杂质I、杂质II和杂质III的分离度均大于2。供试品溶液中普伐他汀峰和其后杂完全达到分离,分离效果明显改善。

(3)对优化的有关物质进行专属性考察

取本品(17PS03005-2)细粉适量(约相当于普伐他汀钠50 mg),置50 mL量瓶中,分别进行酸破坏(加1 mol/L盐酸溶液1 mL,室温放置3小时),碱破坏(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1 mL,室温放置24小时),热破坏(60℃水浴8小时),光照破坏(置25℃、10000 lux 日光灯下,照射5天),氧化破坏(加5%双氧水1ml,室温放置10分钟),再加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优化的有关物质方法进行检查,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5,结果表明:各降解产物与普伐他汀钠峰能达到完全分离,说明本法专属性强。

3 结 语

对《中国药典》普伐他汀钠片项下有关物质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以适用于本厂生产的药品检测。主要对色谱柱、洗脱梯度等色谱参数进行了调整优化。提高了普伐他汀钠片有关物质检查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资料

[1] 普伐他汀钠片说明书.

[2]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