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尖药材的紫外光谱鉴别研究

2019-02-07 05:30赵丽茹李金花路晓玉曲帅赵利利蔡广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8期
关键词:鉴别

赵丽茹 李金花 路晓玉 曲帅 赵利利 蔡广知

【摘要】目的 采用紫外光谱测定方法,鉴别不同产地两头尖药材,建立正品两头尖药材的紫外光谱共有图谱。方法 取不同产地的两头尖药材,经70%乙醇提取后,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得到不同的紫外光谱图。结果 不同产地的两头尖药材的紫外光谱非常相近。吸光度值略有差异。正品和伪品的紫外光谱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谱法,首次建立了两头尖药材的紫外指纹图谱,不同产地两头尖药材的紫外图谱较为相似,少数略有不同。说明各产地两头尖药材的相似程度较大。采用紫外光谱法能够两头尖药材的真伪。

【关键词】两头尖;紫外光谱;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8..03

【Abstract】Objective The 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 of Anemones raddeanae Rhizona(AR) were conducted by establish the common pattern of UV spectrum.MethodsAR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areas were extracted by 70% ethanol and UV spectrum scanning were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 The UV spectra of AR from different areas are very similar.The absorbance is slightly differ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UV spectrum between the authentic and the counterfeit.Conclusion For the first time,this study has set up an UV fingerprint of AR.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AR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re very similar.The authentic and the counterfeit of AR can be quickly identified UV spectrum.

【Key words】Anemones raddeanae Rhizoma;UV spectrum;identification

两头尖药材为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性辛,热;有毒。归脾经。具有祛风湿,消痈肿的功效[1]。其主要化学成分有皂苷类、內酯类、挥发油和油脂类等[2]。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抑菌、抗炎镇痛、镇静、抗镇静等作用[3]。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如被患者熟知的中成药活络丹、再造丸,它们的主要成分就是两头尖药材[3]。笔者研究团队在两头尖药材的质量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包括两头尖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4],用HPLC-ELSD法测定了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5]。其他文献中关于两头尖药材质量研究方面的报道很少。尤其在光谱鉴别方面,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采用紫外光谱法对两头尖药材进行鉴别。

紫外指纹图谱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质量鉴别方面。紫外吸收光谱曲线的峰形、峰高、峰面积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将不同产地药材的紫外光谱的指纹特性进行比较,从而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分析鉴别。如陈先良等[6]对不同产地的杜仲进行了紫外光谱鉴别研究。此外通过比较紫外图谱的差异,还能快速简便的鉴别药材的种类,鉴别不同药材的炮制品等。如杨天伟等[7]对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进行了紫外光谱鉴别分析。紫外指纹图谱在中药鉴别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两头尖药材鉴别方面的应用却未见报道。本文利用紫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两头尖药材进行测定,图谱比对,首次建立了两头尖药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为更好的、更快速的评价两头尖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药与试剂

甲醇(分析纯)、正丁醇(分析纯)、乙醇(分析纯)。

1.2 仪器

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AB-135-S 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3 中药两头尖药材

两头尖药材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肖寄平教授鉴定均为毛莨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s raddeanae Regel的干燥根茎,其产地详情见表1。

1.4 混淆品

包括3个混淆品:天葵子、九节菖蒲、香附。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的处理

取两头尖药材粉末(过80目筛)约2.5 g,置于带盖锥形瓶中,加入70%乙醇10倍量,超声40 min后,过滤,即得。

2.2 光谱条件

扫描波长范围:500 nm~190 nm

比色皿:石英比色皿

空白:甲醇溶液

2.3 提取条件优选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3.1.1 提取溶剂类型的优化

本实验分别取甲醇、乙醇、正丁醇三种溶剂,按照2.1项下方法处理,结果乙醇提取的溶液在19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峰,而且吸收峰数量多于其它溶剂提取液,因此,用乙醇作为最佳提取溶剂。

2.3.1.2 提取溶剂浓度的优化

分别取100%、70%、50%三个浓度的乙醇溶液,按照2.1项下方法处理,结果50%乙醇提液,难以滤过,100%和70%乙醇提取液,紫外吸收峰的个数和吸收强度没有明显差别。结合节能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70%乙醇作为最终的提取溶剂。

2.3.1.3 提取溶剂剂量的优化

分别取10倍量、20倍量、30倍量70%乙醇,按照2.1项下方法处理,结果紫外图谱差异不显著。故选择10倍量的提取剂量作为最佳选择。

2.3.2 提取方法的选择

选择简单回流、索氏提取、超声提取,三种提取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提取方法的差别不太大,考虑操作的简便性和时间成本,最终选择超声提取法。

2.3.3 提取时间的选择

选择20 min,40 min,60 min三个时间点来对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时间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提取20 min时药材提取不够充分,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峰不明显;超声40 min和超声60 min样品提取效果相近,所以选择超声提取40min作为最佳提取时间。

2.4 方法学验证[8]

取同—两头尖供试品溶液,按照选定的光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记录紫外光谱谱图中共有吸收峰的吸光度值,计算平均RSD值为1.034%(n=5)。由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本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4.2 稳定性考察

取两头尖供试品溶液,按选定的光谱条件分别在0,2,4,8,12,24h进行测定,记录光谱图,计算紫外光谱图中共有吸收峰的RSD值为0.921%(n=6)。结果表明,样品在12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2.4.3 重复性考察

取同—产地的的两头尖药材五份,参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按照选定的光谱条件,连续测定5次,记录光谱谱图,计算紫外光谱图中共有吸收峰的 RSD值为1.24%(n=5)。結果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2.5 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2.5.1 两头尖药材紫外的测定

取18批不同产地的两头尖样品和3个混淆品,按照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处理,用紫外光谱仪测定,结果见图1。

3 结果与讨论

本文将18批不同产地的两头尖样品和3个混淆品经过提取后,样品溶液在500~190 nm的波长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测定。得出不同产地两头尖药材和伪品的紫外光谱图。正品药材的紫外图谱显示,其主成分分别在238 nm、336 nm、344 nm左右有三个最大吸收峰。不同产地的正品两头尖药材虽然产地不同,但是主要组成成分相似。只是不同图谱的主要吸收峰的吸光度值略有差异。说明不同产地正品两头尖药材的主成分大致相同,但是含量存在差异。而混淆品的紫外光谱图表明,其图谱形状与正品图谱明显不同,由于其吸收波长跟正品的吸收波长差异明显,说明通过紫外扫描图的数据可以快速对样品和混淆品进行鉴别。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对两头尖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建立了正品两头尖药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通过方法学考察,本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都较好。可以作为鉴别两头尖药材的可靠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68-169.

[2] 云旭龙,蔡广知,贡济宇.两头尖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2017,04:30-31.

[3] 周鸿立,孙永旭,李 勇,等.两头尖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39-1241.

[4] 张彦飞,李智萌,赵利利,等.两头尖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房,2015,27(3):399-401.

[5] 张彦飞,刘 丹,张 蕾,等. HPLC-ELSD 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 A[J].中成药,2014,36(9):1930-1932.

[6] 陈先良,陶金秋,凡小庆,等.不同产地杜仲的紫外光谱鉴别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1,28(1):303-305.

[7] 杨天伟,李 涛,张 霁,等.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的紫外光谱鉴别分析[J].食品工业,2015,36(9):208-212.

[8] 李智敏,王元忠,王瀚墨,等.不同产地茯苓皮紫外指纹图谱的分析与鉴别[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6):902-908.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鉴别
山羊绒检验综述
基于PCR技术的水貂毛皮鉴别研究
粉色蛋白石与相似宝玉石品种的鉴别
利用溶解性表,提高学生在酸、碱、盐等物质鉴别中的能力
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浅谈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