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群与灵通

2019-02-07 05:30张军
互联网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协同交通智慧

张军

数字经济与智群

人类文明已有五千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是基础工具赋能到电力赋能的变革,紧接着知识经济时代,是计算机、互联网赋能,它们的共同性是通过生产要素进行交换的。那么接下来是数字经济社会时代,靠人工智能(AI)赋能是否可行?这就要看人工智能能否作为生产要素进行交换,在这个命题成立之下,人工智能无疑将成为数字经济社会最大的资本和生产要素。

围绕这样的思路展开来说,可以分析出智能产生的源泉及在社会发展中的进阶方向。首先是生物智能,生物拥有自主性、协作性且能够进化,代表了生物种群或个体拥有适应改造环境的能力。进而是类脑智能,它能够以类似于人脑工作的方式运行,拥有感知与感情并具有创造力,融合了视觉、听觉、思考和执行等能力。最终发展为社会智能,它能够产生裂变、优聚且具有演化能力,不难看出整个社会发展是智能发育分布群级结网协作的过程。

从智能的外在形态来看,生物群落、神经网络乃至社区团体,都是通过集群形态存在的,集群是为应对复杂形态完成的所有元素集合的过程,但如果有人工智能为集群赋能,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智能群聚。

以交通举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智慧交通,其中车、红绿灯、高铁是单智能体,由多个单智能体组成的多智能体,在本例中即是立体交通。再宏观一些,整个城市的路网交通系统是构建了由个体—群体智能混合的多样体,即智群。

随着智能车辆的发展,每一个出行就是一个服务,智群体变成了智群服务,形成一体化、多样化、业态化的服务形态。其中多样化服务形态,能够进行全连接且高效率,从而实现流程再造与优化;业态化服务形态则是将出行需求形成按需出行链,使得出行服务体验提质、增效。

智群交通,其系统性的演进路径就是从信息化、网联化、自动化再到协同化,最终实现自主化的过程。真正实现自主化以后,此时交通就已跳出智群的范畴,即本文的主题——灵通。

回归到当前的交通现状,一是现有交通系统的成本高、效率低。中国、美国都有堵车的情况存在,这已成为国际难题。有数据显示,美国年人均堵车时间42个小时以上。二是现有交通系统总体安全水平低。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指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继续攀升,每年死亡135万人。三是环境污染较重。美国被称之为汽车上的国家,2015年碳排放总量15亿吨,其中交通占30%排放量,日本比较注重环保,同年的碳排放总量达11.5亿吨,其中交通占18.9%排放量。四是人必须适应系统。例如人们去雄安可以乘坐高铁、飞机,但都需要按照既定的高铁时刻及飞机时刻来安排出行,这是现有交通对人的制约。

如果是智群交通,交通系统将主动适应人。试想一下,有同样出行安排的人可以共享飞机,高铁可以按照人的时间定制出行,这就是智群交通对现有交通颠覆性的改变,即“人适应系统”到“系统适应人”的变革。

智群交通如何实现?

实现智群交通,先要建立网络、建立交通大数据,并且解决三个“R”。

第一个“R”是Response(智能响应)。现在所有交通中都要提前订票,飞机可以提前一年订票,高铁提前10到15天订票,汽车也要提前一天买票。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大数据、柔性计划和多元融合,出行分辨率可以从天降低到小时、分钟级,使得跨交通运输方式能够智能响应。

第二个“R”是Rectification(智能配准),通过按需匹配和跨界使用,跨载运工具能够更加精准地智能匹准,如此一来交通的响应和应急匹配会提升,通过小尺度感知和优化,出行方便率将从千米级缩小到米级。

第三个“R”是Recommend(智能推荐),通过组合优化、人机交互关联,使得跨用户出行能够得到智慧的推荐,实现出行时间更准、空间尺度更精,服务由面向个体变成针对群体。

智群交通还将实现连续的交通流和无路口的等候,其高精度的避撞和车车协同的决策方式,将真正享受到自主交通管理,使得每个人享受平等均衡、满足自己喜好的公共交通。

智群的关键技术

智群是以自主智能系统为载体,以智能协作为中心,通过知识互联在智能层面构建多元统一、融合演进的复杂功能和服务的集合。前文通过智群交通的案例展现了智群的各方各面,它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平台。

智群所应用的关键技术,由图1可以看出,横向架构由平台、网络、计算、服务(A1—A4)四个层面组成。其中A1层是智能感知,解决信号到数据的问题;A2层是互联共享,解决数据到信息的问题;A3层是知识计算,解决信息到知识的问题;A4层是智慧服务,解决知识到服务的问题。纵向由智群资源组织与再造、单体自主发育、智群自治协同、多智群博弈与演化(B1—B4)四个跨界的核心技术组成,纵横结合形成了智群的技术架构。智能化互聯、智慧化的知识,是智群最本质的特征。

智群与未来灵通

灵通,就是“智群+”,即以智群为载体,以智慧互联协作为途径,以为灵活在线、人本优先、人机物协同的智慧服务为目标,将引发人类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迈进的重大变革。

智慧互联的服务对象是多样的,包括按需出行、物流运输、应急监控、军民融合等,以人在环、机在环、物在环、智在环,环环相扣以人为本为目标。通过智群赋能,按照人的个性化需求实现。

图1 智群的架构

灵通有三种方式,其核心是“智群+灵通”,智群是基础设施,灵通是效果,从而实现人、机、物的协同。

灵通的第一种方式:交通灵通。举例来说,当智能车辆运行在智群中时,它既是移动空间,又是生活空间,也是服务空间。人们不需要驾驶车辆,在车上就能够工作、炒股甚至唱卡拉OK,实现自主驾驶、定制适配、智群自组织。当智能道路运行在智群中时,它是定制化道路,该路线未必是全局最优方案,但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局部路线方案满足最优即可,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局部最优、滚动迭代、协同一体。美国人做过一个实验,利用自动驾驶仪缓解交通拥堵,实验中不使用云计算,而是利用采集信息实现。通过动态调通、自主灵通,道路动态实时收费不再是纸上谈兵。

交通灵通同样能够描绘出未来交通的蓝图,它将是4D的,所有交通都将实现定制达到,在特定的时间内、特定的位置享受立体空中交通,提升出行、物流的效率,真正实现随时点对点、门到门的交通出行。

灵通的第二种方式:航空灵通。未来驾驶飞机的将是机器人,越是规范化的动作使用机器人越安全。这里可以参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它是“无人化”机场,将机器人应用在接待迎宾、路径指引等服务中,同时它也是国内首个启用机器人停车的机场。

灵通的第三种方式:奥运灵通。2022年冬奥会将河北与北京连在了一起,想要一睹奥运健儿风采,一站可抵。众所周知,想要去河北看奥运,北京是距离最近也是最大的交通枢纽。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们,首先将抵达首都机场,从北京城区到张家口崇礼观赛,智群助力京津翼协同,出行方案采用定制推荐,出行凭证只需一张票据,出行操作仅一次点击。此外,更细致的是,冬奥会还将实现通过App扫描票面二维码,即可实时查看比赛场馆、抵达路线、道路交通状况等,这就是采用灵动方式实现奥运。

(本文根据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速记整理,内容未经本人确认)

猜你喜欢
协同交通智慧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图说交通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