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剖和择期剖宫产在产科中手术指征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情况比较分析

2019-02-08 14:23蔡玉侠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急症指征出血量

蔡玉侠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剖宫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产科手术,也是解决难产,挽救母婴性命的一个有效方法。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将剖宫产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择期剖宫产和急症剖宫产,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应该准确评估产妇指征如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对称等,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式,从而使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提高。因此,本文对产科中择期剖宫产与急症剖宫产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孕周38-41周,平均(39.5±1.5)周,年龄23~37岁,平均(29.5±6.7)岁,其中43例为经产妇、47例为初产妇,根据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例为急症剖宫产、50例为择期剖宫产。两组的产次、孕周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即取仰卧位,给予产妇硬膜外麻醉后,选择下腹脐耻处为手术入路,作一个长度为14 cm的直切口,横向切开产妇的腹外斜肌和腹直肌鞘膜,然后分离腹直肌,充分暴露子宫下段,再将子宫腹膜返折切开,下推膀胱,将子宫下段肌层切开2~3 cm,将切口钝性撕开,最后人工破膜,吸净羊水,将胎儿取出,并且剥离胎盘后,仔细探查宫腔,运用可吸收线对子宫切口肌层进行缝合,对浆膜层进行连续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观察,包括头盆不对称、宫缩乏力、活跃期停滞、胎儿宫内窘迫、盆骨狭窄、臀围以及瘢痕子宫等,并且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由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行t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头盆不对称、宫缩乏力以及活跃期停滞所占比例均较高,且盆骨狭窄、瘢痕子宫、胎儿宫内窘迫以及臀围所占比例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征对比[n(%)]

2.2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63.66±7.09)min、(331.76±22.06)ml,高于对照组的(38.14±8.23)min、(202.44±20.14)ml,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产妇分娩期间,若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头盆不对称等手术指征,应该及时行剖宫产术,不仅可以使新生儿的存活率提高,还能预防产妇感染,对促进产后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虽然急症剖宫产在手术操作、麻醉等方面与择期剖宫产基本一致,但是与择期剖宫产相比,急症剖宫产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有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切口感染、产褥感染的风险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所以要将产妇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尽量选择顺产或择期剖宫产,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

综上所述,急症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比较常见的是宫缩乏力、头盆不对称等,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时间长,所以要加强孕期监测,准确评估产妇情况,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从而使手术风险降低。

猜你喜欢
急症指征出血量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