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仙岭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2019-02-10 12:22刘思敏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4期
关键词:岩相硅质锰矿

刘思敏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〇一大队,湖南 长沙 410114)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白垩系神皇山组(K1s1)、二叠系龙潭组(P2l)、二叠系孤峰组(P2g)、二叠系栖霞组(P1q)、石炭系测水组(C1c)、石炭系尚保冲组(C1sb)、石炭系岩关阶(C1y)、泥盆系锡矿山组(D3x)。其中二叠系孤峰组(P2g)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地层,上段岩性为灰黑色砂岩、紫红色硅质页岩、灰黑色硅质页岩、硅质岩;下段色含硅质页岩、钙质页岩、碳质页岩、及夹灰黑色灰岩透镜体。

1.2 构造

矿区区域处于双江口—冠市街构造带,为北东向构造带,由褶皱及压扭性断层构成。矿区内整体为一南西端仰起北东向倾伏的不对称向斜,西翼地层产状:倾向90~120°,倾角40~55°;东翼地层产状:倾向270~290°,倾角48~65°。向斜核部为白垩系下统神皇山组,两翼地层为龙潭组、孤峰组、栖霞组。

褶皱构造:仅为岩层褶曲,呈舒缓状。

断裂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多呈NE向和NNE向展布,多为强压扭带,为印支期或燕山期产物。但地表第四系极发育,沿断层几乎很难找到断层点露头。断裂构造对矿体破坏不大,但对矿层下伏地层的影响较大,使之重复或被分断,破坏了向斜的完整性。主要断裂有F1和F2两条断裂。

F1:为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其走向南北,长约1千米,其北端始于孤峰组地层,南端伸入龙潭组地层。切割下白垩系和龙潭组地层,为一压扭性断裂,其西侧龙潭组断层一般都倾向南,而起东部地层倾向西,由于该断裂的影响,断裂在地貌上表现出来的特征为一南北向低洼山谷。

F2:出露长度约200米,其起始端均为第四系覆盖,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70°~80°局部见碎裂岩,岩层扭曲较为明显,碎裂岩带宽约2米。次级断裂不甚发育,仅见小断层。

1.3 岩浆岩

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2 矿体地质特征

2.1 分布特征

矿区锰矿化主要赋存于孤峰组上部硅质岩、硅质页岩中;主要受层位控制,局部受构造控制。区内锰矿属于沉积型矿床,锰矿体受一定层位控制。

2.2 矿石类型及主要特征

区内主要金属矿物为软锰矿、硬锰矿。矿石结构主要为微细粒粒状晶质结构,胶状环带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胶状构造、块状构造、条痕-条纹侵染状构造等。锰矿石主要为氧化锰矿石,软锰矿矿石及硬锰矿矿石。

2.3 矿体主要特征

区锰矿体主要赋存于孤峰组上部硅质岩、硅质页岩中;主要受层位控制,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形态为层状。

1号矿体:赋存于孤峰组上部硅质岩及硅质页岩中,呈东西走向,走向80°~125°,倾向170°~215°,倾角44°~61°,地表控制长约400米,矿体呈层状。该矿体品位变化Mn在0.64%~13.66%之间,平均品位为Mn11.85%;厚度变化在0.41m~1.86m之间,平均厚度为1.26m。

2号矿体:赋存于孤峰组上部硅质岩及硅质页岩中,呈东南走向,走向131°~146°,倾向221°~236°,倾角35°~41°,地表控制矿体长约300米,矿体呈层状。该矿体品位变化Mn在0.045%~17.94%之间,平均品位为Mn13.66%;厚度变化在1.23m~3.68m之间,平均厚度为2.46m。

3号矿体:赋存于孤峰组上部硅质岩及硅质页岩中,走向295°,倾向205°,倾角31°,地表控制矿体长100米,厚0.41米,平均品位为Mn12%,矿体呈层状。

4号矿体:赋存于孤峰组上部硅质岩及硅质页岩中,走向313°,倾向223°,倾角56°,地表控制矿体长100米,厚0.77米,平均品位为Mn12.30%,矿体呈层状。

2.4 矿床成因

矿区内的孤峰组硅质岩系成岩过程中,即含有铁锰等元素,且处于浅海沉积环境,硅质来源丰富。本组岩石没有发现碳酸盐类岩石,且岩石具明显韵律结构说明其顶部沉积了较广的含锰硅质岩,可能锰质来源不丰富,没有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原生矿床。

含锰硅质岩成岩后经后期运动隆起成为陆地后,加上后期地面上不断侵蚀,长期出露于地表,岩石中铁、锰等元素在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氢氧化物的胶体溶液,沿裂隙下淋,并趋向于富集,形成矿体。因此,该区矿床属风化矿床的淋滤沉积型。

3 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3.1 成矿规律

矿区矿床类型属风化矿床的淋滤沉积型锰矿,成矿受岩相古地理、地层岩性、构造等条件联合控制:

(1)岩相古地理条件:二叠系孤峰组在区内为一套浅海细碎屑岩—化学岩相,属滨海至浅海相的半封闭还原环境的沉积产物,这种环境有利于锰矿的形成。

(2)地层岩性:矿体赋存于二叠系孤峰组上部硅质岩、硅质页岩中。其上段浅部赋存次生氧化锰矿层,为含锰硅质岩或碳酸锰岩在适宜的湿热气候条件下,经化学风化后,产生的含锰地下水循岩层层理渗滤沉积而成。深部主要赋存原生碳酸锰矿层,为半封闭海湾环境的沉积产物。区内锰矿层从上至下由氧化锰矿向原生碳酸锰矿过渡。

(3)构造:区内的不对称向斜构造对保存矿体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是区内的容矿构造。区内呈NE向和NNE向展布的断裂构造,多为强压扭带,对矿体破坏不大,控矿特征不明显。

3.2 找矿标志

(1)岩相古地理标志:浅海细碎屑岩—化学岩相,属滨海至浅海相的半封闭还原环境的沉积产物,为找矿的岩相古地理标志。

(2)地层标志: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硅质页岩的岩性组合为找矿的地层岩性标志。

(3)构造标志:不对称向斜构造是找矿有利的构造标志。

猜你喜欢
岩相硅质锰矿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碳酸盐岩储层岩相识别方法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硅质结核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综述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国外某铁锰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天然锰矿低温NH3-SCR烟气脱硝催化活性研究
东昆仑温泉沟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川西坳陷峨眉山玄武岩储层特征分析